1.天气是什么意思

2.诸葛亮怎么会对天气了如指掌,难道真有神鬼莫测之术吗?

天气是什么意思

古人对天气变化的总结_古代对天气的了解

天气(weather)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

天气的历史:

公元前650年左右巴比伦人使用云的样子来预测天气。公元前34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中描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有进行天气预报的纪录。

古代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气现象,比如人们观察到晚霞之后往往有好天气。这样的观察积累多了形成了天气谚语。不过许多这些谚语后来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做天气预报。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20世纪气象学发展迅速。人类对大气过程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确。10年代数字天气预测随电脑硬件发展出现并且发展迅速,今天成为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式。

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海战,1854年11月14日,当双方在欧洲的黑海展开激战时,风暴突然降临,且最大风速超过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万丈狂澜,使英法舰队险些全军覆没。

事后,英法联军仍然心有余悸,法军作战部要求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勒佛里埃仔细研究这次风暴的来龙去脉。

诸葛亮怎么会对天气了如指掌,难道真有神鬼莫测之术吗?

诸葛亮了解天气只是他当时所总结的规律,而绝非鬼神之说。

赤壁之战当天就是我们所说的冬至,这一天昼短夜长,大家都知道冬天吹的是西北风,而当时的曹操对此深信不疑。而诸葛亮却做了完全的准备,经过他自己的思考以及询问当地的百姓,他总结出来在冬至的时候有大概率会出现东南风,他只能祈祷会出现东南风。于是他跟周瑜说他要去借来东风,到时东风一到,只需要点燃战船,势必能给魏军重击。

当时孙刘联军一直在等,其实诸葛亮心中一直没底,所幸后来东风到来。他们把战船点燃,风带着火船向魏军进攻。曹操的人没有防备,损失惨重。后来曹操发现自己败局已定,匆匆逃跑。这场战役称为“赤壁之战”。

诸葛亮“借得东风”还是要归功于他善于观察生活,懂得思考,知道在冬至的那一天,风向可能还有所变化。而曹操却没有想到这一点,曹操太过自信。诸葛亮这一招可谓是给蜀汉争了很大的面子,本来处于弱势的蜀汉也抬得起头来。

其实诸葛亮对自己计谋还是留有后手的,他不会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他跟鲁肃说要好好训练士兵,尽早安排出兵的事宜,计算是他这边借东风失败了,他们到时也能及时替补上,不至于所措手不及。由此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