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空,机场,空管气象预报有什么区别

2.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的关系

3.青岛空管局气象台工作累吗

4.气象技术与工程是干什么的

航空,机场,空管气象预报有什么区别

空管雷达和航管雷达_空管系统天气雷达

都是根据卫星云图气压图风向图来推测未来一段有效时间内的天气发展趋势,空管的就包括场站和航路天气预报,看降水、台风、冷暖锋、颠簸、雷暴等原因对飞行的影响,机场的气象预报基本也是属于空管的,主要对机场附近天气进行实施的观测和预报,并发出日常气象报(每小时或每半个小时发一次),主要会包括风向风速、主导能见度、跑道视程、云高、重要天气现象、温度/露点、场面气压等信息。TAF报(也就是预报)对一段时间的天气进行预报,主要包括主导能见度和重要的天气现象。

航空公司的气象预报主要是看有什么对公司运行有影响的情况,并实时的了解天气不好的机场信息,给签派员和飞行员提供信息的。

由于气象预报受观测方式、计算方法、经验的影响会有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国外许多著名的的气象观测预报机构都有可能作出不同的预报,所以不存在什么浪费不浪费的问题

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的关系

在飞机起飞、降落和空中飞行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风、气温、气压都是影响飞行的重要气象要素。地面风会直接影响飞机的操纵,高空风会影响飞机在航线上的飞行速度和加油量。气温高低,可改变发动机的推力、影响空速表、起落滑跑距离等等。气温高于标准大气温度时,会增加飞机起飞滑跑距离和上升爬高时间,降低飞机载重量。气压会影响飞机的飞行高度。由于各地气压经常变化,往往造成气压高度表指示的误差。此外,雷暴、低云、低能见度、低空风切变、大气湍流、空中急流、颠簸、结冰等天气现象都直接威胁飞行安全。

雷暴是夏季影响飞行的主要天气之一。闪电和强烈的雷暴电场能严重干扰中、短波无线电通讯,甚至使通信联络暂时中断。当机场上空有雷暴时,强烈的降水、恶劣的能见度、急剧的风向变化和阵风,对飞行活动以及地面设备都有很大的影响。雷暴产生的强降水、颠簸(包括上升、下降气流)、结冰、雷电、冰雹和飑,均给飞行造成很大的困难,严重的会使飞机失去控制、损坏、马力减少,直接危及飞行安全。

低云是危及飞行安全的危险天气之一,它会影响飞机着陆。在低云遮蔽机场的情况下着陆,如果飞机出云后离地面高度很低,且又未对准跑道,往往来不及修正,容易造成复飞。有时,由于指挥或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飞机与地面障碍物相撞、失速的事故。

低能见度对飞机的起飞、着陆都有相当的影响。雨、云、雾、沙尘暴、浮尘、烟幕和霾等都能使能见度降低,影响航空安全。地面能见度不佳,易产生偏航和迷航,降落时影响安全着陆,处理不好,还会危及飞行安全;当航线上有雾时,会影响地标航行;当目标区有雾时,对目视地标飞行,空投、照相、视察等活动有严重的影响。

低空风切变对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有严重的威胁。风切变即是在短距离内风向、风速发生明显突变的状况。强烈的风切变瞬间可以使飞机过早地或者被迫复飞。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导致飞机失速和难以操纵的危险,甚至导致飞行事故。

大气湍流、空中急流都会造成飞机的颠簸。由于空气不规则的垂直运动,使飞机上升下沉。严重的颠簸可使机翼负荷加大而变形甚至折断,或使飞机下沉或上升几百米高度的危险。

结冰对飞行是很危险的。由于冰霜的聚积增加了飞机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因为机翼流线型的改变,螺旋桨叶重量的不平衡,或者是汽化器中进气管的封闭,起落架收放困难,无线电天线失去作用,汽化器减少了进气量,降低了飞机马力,还可使油门冻结,断绝了油料来源,驾驶舱窗门结冰封闭驾驶员的视线等原因造成飞机失事危险是可以想象的。结冰的形态可以分为明冰、毛冰与雾凇三种。明冰和毛冰最危险。因其牢固,不易排除,而且增长极为迅速,成为最危险的一种积冰。

当出现不利天气状况时,为保证乘客与航空器的安全,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门会根据天气变化,对航班的起降进行不同程度调整和控制,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将造成进出港航班的延误与旅客滞留。

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积雨云形成的云系中,降雨范围可大可小,有时东边日出西边雨,有时又会从河东一直下到河西。当强对流天气(我们俗称雷雨)出现的时候,往往在短时强降水的同时,伴随着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会给飞行造成很大的困难,严重的会使飞机出现失去控制、损坏、马力减少等危险状况。强电子流形成雷击,可以损坏雷达罩、天线、风挡玻璃、机翼,轻则会导致机体烧蚀现象;强烈颠簸,可以造成机体结构变形,当然飞机中的乘客就更加危险;如果在飞行中,突入雷雨,飞机误入积雨云或者进入强降水区,容易诱发引起发动机停车,而且使机翼、机身表面粗糙,阻力增加,有利迎角变小,升阻减少,失速速度增大,使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严重降低;如果是在起飞降落的过程中进入雷雨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可能遭遇低空风切变,飞机会很难操纵,容易失去方向,甚至失速坠落。

影响航班正常的原因

天气原因

目前,天气原因是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天气恶劣是显而易见的,造成航班延误旅客能理解,其实不见得。

民航方面目前对于因天气恶劣造成延误的解释是:天气原因,不够飞行标准,不能按时起飞.一般民航服务人员往往和旅客一样也不了解具体是什么恶劣天气影响航班的。旅客角度来看:天气恶劣就是大风大雨大雾,飞机就可能无法起降,航班就要延误。而这种认识是片面,也就会造成很多误解,认为民航方面在骗人,尤其是出现有的航班能走,有的又走不了的情况下。

“天气原因”简单的四个字实际包含了很多种情况: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起飞;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降落;飞行航路上气象状况不宜飞越等等。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符合飞行、起飞、降落的天气标准有不少,这里首先介绍天气状况对一次航班飞行的影响出现在哪些地方,有助于你的理解:

--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能见度、低空云、雷雨区、强侧风)

--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能见度、低空云、雷雨区、强侧风)

--飞行航路上的气象情况(高空雷雨区)

--机组状况(机组技术等级、分析把握当前气象及趋势作出专业的决策)

--飞机状况(该机型对气象条件的安全标准、符合安全的前提下某些机载设备失效导致飞机不宜在该天气状况飞行)

--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后续状况(多指机场导航设施受损、跑道不够标准如结冰、严重积水等)

常见的情形释疑:

疑问1: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天气状况良好,能见度佳,为什么还是因天气原因延误?

答:目的地城市天气良好无大雨无大风,旅客十分不理解,确仍然延误,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天气状况良好不代表该机场适宜飞机降落,覆盖在机场起飞降落航道附近是低云、雷雨区是导致这类型延误的常见因素。

知识点:为确保飞行安全,飞机即使处在自动降落状况,在降落前的一定高度(一般为60米)飞行员也必须完全能见跑道及地面状况,如果此时无法能见跑道,是不允许降落的。

疑问2: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天气状况良好,能见度佳,该机场也起降正常,为什么还是因天气原因延误?

答: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飞行航路的气象状况不宜飞越,无法通过,比如雷雨区,这种情况飞机往往只能在地面等待。

知识点:一旦在狭窄的航路上出现雷雨区等状况,某些条件下可采取饶过雷雨区的方式通过,但出于飞行安全和国防需要,民航航路是严格受限的,可饶飞、回旋的余地很小,雷雨区较大时,此方法就行不通了。

疑问3:同样是飞往某地的航班,为什么有些能走,有些却被告知因天气原因走不了?

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多,首先要明确的是飞机起降的标准与飞机机型有关, 同样的机型在各航空公司定的具体安全标准也可能有差异,机长对当前气象及趋势作出决策也会有所不同。取决于机长对飞机状态、机场、气象等判断后的决定。民航法规定,“机长发现民用航空器、机场、气象条件等不符合规定,不能保证飞行安全的,有权拒绝飞行”。

疑问4:为什么快到目的地机场才告知因天气原因无法降落而备降其他机场或返航,而有些飞机又能正常落地?

答:虽然民航气象部门依靠先进的设备会不断发布比较准确气象变化趋势预报以利于航班运作和调度,但天气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也难以很准确的判断,这就会出现到快落地时天气情况突然恶化导致飞机无法降落,出于安全考虑或油量不足以继续盘旋等待天气好转,飞机就不得不备降其他机场。

天气不断在变化,可能是短时间的恶劣天气。这就会出现5分钟前和5分钟后的天气都允许飞机降落,而你的飞机正好赶上那阵恶劣的天气状况而无法降落,这也是常见的现象,同时,如前所述,当天气处于标准边缘时,能否降落由机长决定。机长认为天气不宜降落备降其他机场或返航是应该绝对支持的。

关于天气原因延误航班要请旅客注意的关键点是:

天气原因绝不仅仅是指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的天气状况,飞机起降不怕大风大雨,影响的关键气象因素是能见度、机场起飞降落航道附近的低云、雷雨区,强侧风,你眼前的天气晴朗,航班却因天气原因而延误是正常的。

青岛空管局气象台工作累吗

累。

气象观测工作非常辛苦,观测员需要全天24小时每小时观测和记录天气并发布气象报文,而且又经常需要熬夜。

气象台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气象机构。

气象技术与工程是干什么的

气象技术与工程是一种与大自然研究和预测天气有关的工程学科。

一、培养目标:

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国家培养气象领域的新工科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将掌握现代化地面观测系统、多波段的天气雷达系统、卫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等全方位的探测原理与技术,具备探测系统开发和维护能力;

具备扎实的气象信息与信号处理、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气象产品开发与服务等工程能力。并具备将气象技能应用于各类社会服务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

气象工程导论、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现代气象业务与气象装备、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同化技术、气象服务工程、短时与短临预报、数值预报与人工智能技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经济学。

三、就业方向:

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进入气象局、民航空管部门、高端气象装备制造企业、新兴互联网服务行业等工作。也可报考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气象技术与工程的实际应用:

1、气象雷达技术:

气象雷达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气象探测手段,可以实现对大气中降水、云、雾等天气现象的探测和定量分析。通过对雷达反射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降水强度、云高、风场等信息,为气象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卫星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遥感手段,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天气进行观测和监测。通过卫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云图、温度场、风场等信息,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全面而精准的数据支持。

3、数值模式预报技术:

数值模式预报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构建的预报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大气运动规律来进行天气预报。该方法具有可靠性高、精度高等优点,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天气预报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