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六月底云南还会有台风吗

2.2016年10月八号天气预报惠州东是否有台风

3.连云港天气最近有台风嘛

4.历史上破坏力强的台风有哪些?

5.大连天气台风大连天气最准确的预报台风登陆

2016六月底云南还会有台风吗

天气台风2016_天气台风标志

2016六月底云南不会有台风。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

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0.6℃左右。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潮湿闷热,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2016年10月八号天气预报惠州东是否有台风

2016年10月8日惠州没有台风,但有19号台风“艾利”的外围影响,貌似有阵雨,而随后的20号台风“桑达”对惠州的影响目前还不好预测。

2016年第19号台风“艾利”已于10月6日上午8时生成并向偏西方向移动,中午11时移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后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7日至9日在南海北部海面徘徊少动,10日以后将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并向海南岛东部沿海靠近,可能于12日下午到夜间在海南岛东部沿海登陆或擦过,也有可能在海南岛东部海面减弱消失。

2016年第20号台风“桑达”的胚胎还在酝酿当中,不减弱也没有明显加强,烈风警告发布已达78小时之久,有可能在近期生成,或影响台湾、福建沿海一带,预计未来几天将是19号台风“艾利”和20号台风“桑达”的舞台。

连云港天气最近有台风嘛

连云港天气最近没有台风。

2016年第18号台风“暹芭”于9月28日凌晨2时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向偏西方向移动,10月1日至2日加强为强台风级;预计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向琉球群岛南部海域靠近,3日夜间进入东海东北部海面后北上趋向日本西南部沿海,对我国没有影响。

2016年第19号台风“艾利”的胚胎已在酝酿中,并即将形成台风,其路径摇摆较大,可能于10月7日抵达台湾东南侧近海,8日或将登陆闽粤沿海。

历史上破坏力强的台风有哪些?

1、2010年的“梅姬台风”

梅姬台风

台风梅姬于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宾登陆,是有记录以来登陆菲律宾风速最高的台风。梅姬,在韩语中为“鲶鱼”的意思,最强时风速每小时达241千米,据JTWC指标,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相当于超强台风。热带气旋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118千米,才能被称之为台风,而超强台风梅姬造成菲律宾和台湾地区69人死亡。

2、1959年“维拉台风”

维拉台风

维拉是史上最致命台风之一,于1959年九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维拉破坏性之大,主要因台风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势湾洪水严重泛滥,与其每小时305千米的强劲风速联系不大。巨浪摧毁了防波堤,庄稼、马路、铁道全都付之一炬,150万居民无家可归,痢疾大范围爆发,坏疽和破伤风也随之而来。此外,维拉带来的这场灾难,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达系统的建立,用以预期未来的重大风暴。

3、1961年的“南施台风”

南施台风

南施台风是196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风暴在9月7日形成,在9月17日消散,维持了10天。南施在日本本州登陆之前,影响了关岛和日本的琉球群岛,并为该区造成巨大损失。南施的一分钟最高平均风速为约345千米每小时(215英里每小时)或185节,可能成为全球有纪录以来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由于南施为日本带来严重破坏,故日本气象厅为它命名为第二室户台风(日语:第2室戸台风),是为气象厅8个命名台风其中之一。

4、1983年“佛利斯特台风”

佛利斯特台风

1983年9月,超强台风佛利斯特在西太平洋形成发展,这是有记录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热带气旋,气压以24小时为周期每次下降100毫巴。

这一热带风暴在当年9月28日袭击日本,最大风速达每小时137千米,整个日本降雨量高达48.3厘米,毁坏46000间房屋。这场风暴总共造成伤亡21人,损坏程度为中等。

5、1959年的“萨拉台风”

萨拉台风

超强台风萨拉,最大风速可达每小时310千米。1959年9月17日,萨拉在韩国南部登陆,狂风暴雨造成6人死亡,并摧毁6000间房屋,农作物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整个韩国,泛滥的洪水与巨浪造成669人死亡,782126人无家可归;此外,洪灾还造成日本死亡24人,数千座房屋无一完好。

6、1973年的“诺拉台风”

诺拉台风

诺拉的风眼可达30℃,胜于任何热带气旋。当风速达298千米每小时,它就形成超强台风。1973年10月10日,诺拉在抵达中国东南地区时减弱,但也造成18人死亡,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7、1979年的“泰培台风”

泰培台风

1979年10月12日,泰培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是有记录以来最猛烈的热带气旋,风暴直径为2220千米,几乎等于美国大陆的一半长度。

据测量,风暴中部气压为870毫巴,表层风速为每小时190英里,共造成日本与美国关岛86人死亡。泰培也属严密监控的热带气旋,美国空军曾进去执行过60次任务。泰培带来的灾难十分深重,且威力仍在继续,最近一次是在1989年。

8、1991到1994年间的“约翰台风”

约翰台风

台风约翰,是持续最久、波及范围最广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厄尔尼诺现象猛烈的1991到1994年间,威力最强时相当于5级飓风。

约翰活动期间,从东太平洋到西太平席卷了13280千米,然后返回中部太平洋地区,共持续31天。因为同时活跃于东西太平洋两个地区,因此约翰既是飓风,也被称为台风。由于大部分时间它都停留于洋面,因此对夏威夷岛造成的损害不大。

大连天气台风大连天气最准确的预报台风登陆

1、台风什么时候到大连2、台风。登录哪里3、今天的台风从哪里登陆4、台风现在在哪登陆5、大连的气候如何?台风什么时候到大连

据中国气象局最新通告,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的中心已于27日8时30分前后在中朝交界附近的平安北道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0百帕,登陆后逐渐转为北偏东到东北方向移动,穿过东北三省,强度逐渐减弱,预计27日下午大连将逐渐脱离其影响。

受台风影响,大连依然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截至8月27日8时,全市223个站点中,67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100mm,94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50mm,28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25mm,25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10mm,1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0.1mm。其中,张家、西韭、安波、鲁凤、高家沟、郑沟、逸盛大化、城子坦、蒿房、荷花山、南甸、金店、初店、马家、小长山等15个站点降水量相对较大。

台风。登录哪里

第一种是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海面一直向西移动,经我国南海,在华南沿海和海南岛、越南沿海一带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第二种是西北移路径:台风自菲律宾以东海面向西北方向移动,横穿我国台湾和台湾海峡,在闽、粤一带登陆;或者穿过琉球群岛,在苏、浙沿海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常常侵袭我国大陆,对华东、华南均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种是转向路径:台风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先向西北方向移动,以后转向东北,呈抛物线状,是最多见的路径,如台风在远海转向,主要袭击日本或在海上消失;如台风在近海转向,大多向东北方向移动,影响朝鲜,但有一小部分在北上的后期会折向西北行,登陆于我国辽鲁沿海

今天的台风从哪里登陆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台风“梅花”今天(9月16日12时40分前后以热带风暴级在辽宁大连第四次登陆我国,为2000年以来首个登陆辽宁的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北的秋台风。随着“梅花”到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将掀起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辽宁中东部等地有大暴雨,需警惕。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9月16日12时40分前后,“梅花”的中心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台风现在在哪登陆

在中朝边境附近的平安北道海岸登陆。

2020年第8号强台风“芭薇”于2020年8月27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在中朝边境附近的平安北道海岸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

上午10时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其中心仍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即北纬40.1度,东经124.8度。最大风力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

大连的气候如何?

大连市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集中,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35℃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28~-18℃,无霜期180~200天。年降雨量550~800毫米,旱年多于涝年。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7级或7级以上大风日数沿海每年40~65天、内陆10~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日照率60%左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4%~70%。年平均雷暴日数18~26天。年平均大雾日数市内四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高新园区35~50天,庄河市、长海县为40~55天,其他地区10~30天。

以2016年的大连地区气候特点为例: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大风日数偏少,大雾日数偏多。全市平均气温11.1℃,较常年偏高0.7℃;春夏气温偏高显著,秋冬气温接近常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40毫米,较常年少近1成;降水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格局;冬春降水偏多,夏秋降水偏少。全市平均日照时数2511小时,接近常年;大风日数较常年偏少10天;大雾日数较常年偏多6天。1月中下旬出现异常低温时段;2月13日(大年初六经历冰冻雨雪、大风寒潮复杂天气;春夏发生阶段干旱;5月初入海爆发性气旋带来强风暴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平均气温创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之最;汛期强对流多发重发;入秋雾、霾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总体上,2016年全市气候条件良好,气象灾害偏轻。但夏秋降水持续偏少,水资源少于常年;雾、霾天气较多,空气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显著偏高,春夏两季尤为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11.1℃,比常年高0.7℃。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年平均气温11.1~12.0℃,其他地区年平均气温10.0~10.5℃;与常年相比,各地高0.5~0.8℃。年极端最高气温35.1℃,8月14日出现在普兰店区;年极端最低气温-21.4℃,1月23日出现在庄河市。1月23日全市出现极寒天气,大连市区最低气温降至-18.8℃,追平该站1971以来历史极值。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气温接近常年,出现异常低温时段。全市冬季平均气温-2.9℃,比常年同期高0.3℃。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2.1~-1.3℃,其他地区-4.7~-4.5℃;与常年同期相比,普兰店区持平,其他地区高0.2~0.5℃。1月中下旬受多股强冷空气影响,全市出现异常低温时段,全市平均气温-5.3℃,较常年同期低6.0℃,尤其是1月23日各站气温降至全年最低。春季(3~5月气温偏高显著,出现持续高温时段。全市春季平均气温11.1℃,比常年同期高1.5℃。庄河市、长海县10.0~10.2℃,其他地区11.1~12.1℃;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高1.3~1.9℃。其中,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3.0℃,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夏季(6~8月气温总体偏高,8月上中旬气温为1971年以来同期最高。全市夏季平均气温23.7℃,比常年同期高1.1℃。长海22.7℃,其他地区23.4~24.2℃;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高0.7~1.3℃。其中8月上旬至中旬,全市气温异常偏高,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2℃左右,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夏季我全市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共25天,为近10年来最多。秋季(9~11月气温接近常年。全市秋季平均气温12.6℃,比常年同期低0.1℃。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13.3~13.8℃,其他地区11.3~11.5℃;与常年同期相比,市区、瓦房店市和长海县低0.1~0.3℃,旅顺口区、庄河市高0.1℃,其他地区持平。2—9月和12月全市月平均气温均表现为偏高态势,其中3月、4月和8月平均气温均异常偏高,比常年同期高1.3~1.9℃;1月和11月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降水。2016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比常年少1成。市区、旅顺口区和金州区年降水量380~429毫米,其他地区604~660毫米;与常年相比,市区、旅顺区和金州区少2~3成,庄河市少1成,长海县多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据大连市气象局区域自动站监测显示,瓦房店市东北部、普兰店区北部和庄河市北部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为700~900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300~700毫米。冬季降水显著偏多。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35毫米,比常年同期多7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24~52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市区和普兰店市多1~2成,瓦房店多近7成,其他地区多1倍左右。春季降水偏多。全市春季平均降水量12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3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103~16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旅顺口区和庄河市多1成,市区、普兰店市和长海县多2~3成,其他地区多6~7成。夏季降水偏少。全市夏季平均降水量310毫米,比常年同期少2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198~456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长海多2成,瓦房店市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4成。秋季降水偏少。全市秋季平均降水量7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3成。庄河市最多为149毫米,其他地区47~104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多1成,普兰店市少近1成,其他地区少3~5成。全市各月降水量差异明显,8月降水量最多达148毫米,1月降水量最少仅3毫米。1月、3月、10月和12月降水显著偏少,较常年同期少5~7成;2月和5月降水表现为异常偏多,其中2月平均降水量20.7毫米,比常年同期多2倍,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5月降水量95毫米,较常年同期多8成。

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511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年日照时数2296~2714小时,与常年相比,庄河市多1成,旅顺口区和普兰店区少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冬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冬季日照时数561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日照时数483~623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旅顺口区少近1成,庄河市多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春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春季日照时数752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日照时数678~805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多近2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夏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夏季日照时数665小时,比常年同期多32小时。各区市县日照时数564~725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金州区、瓦房店市和庄河市多1~2成,普兰店市少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秋季日照异常偏少。全市秋季日照时数530小时,比常年同期少近2成。各区市县日照时数455~592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2成。1—8月全市日照时数均比常年同期持平到略多,9月开始日照时数表现为持续偏少,其中9月和12日照时数显著偏少,均比常年同期少2成,分别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少和第三少。

相对湿度。全市年平均相对湿度65%,与常年基本持平。各月相对湿度52%~83%,1月、5月、6月和8月相对湿度比常年同期低5%以上。各区市县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1~70%之间,与常年相比,长海县基本持平,其他地区低2~4%。

大风。全市年平均大风日数16天,比常年少10天。12月份大风日数最多,全市平均3天。年大风日数金州区最多为32天,北部地区年大风日数较少,均不足10天,其他地区17~26天;与常年相比,金州区多17天,普兰店区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0~23天。

大雾:全市年平均大雾日数43天,比常年多6天。7月份大雾日数最多,全市平均为8天。庄河市年大雾日数最多为70天,其他地区26~56天;与常年相比,庄河多24天,金州区和瓦房店市多16~17天,市区少12天,其他地区基本持平。

无霜期。全市年平均无霜期日数229天,比常年多36天,比上年少14天。其中,瓦房店市201天,金州区240天,普兰店市198天,长海县254天,庄河市201天,旅顺口区238天。全市初霜日平均出现在11月2日,比常年推迟3天,比上年提前12天;全市终霜日平均出现在3月17日,比常年提前14天,与上年终霜日相同。

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寒潮来袭,渤海海冰面积超同期。1月中下旬出现严寒天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6.0℃。各站平均气温均创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1月22日—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各地区出现2016年气温的最低值,其中市区-18.8℃,追平1971年以来极端最低值。受寒潮影响,大连海域出现“海浩”景观,沿海地区进入“冷冻模式”,渤海海冰面积迅速扩大。据风云3号气象卫星监测显示,1月24日,渤海海冰覆盖面积3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同期(2015年1月下旬偏大2.9倍。

春节返程高峰期,突遇复杂天气。2月13日(正值大年初六,一天之内经历雨、雨夹雪、冻雨、雪多种降水相态的复杂天气,各地区出现大雪到暴雪、大风、寒潮恶劣天气,降温幅度达10~12℃,海面风力8级阵风10级,陆地7级阵风9级。此次天气过程造成大连机场进出港航班300余班取消,大连港轮船全部停航。

春夏出现阶段性干旱,灾损偏轻。3月中旬至4月上旬、6月末至7月上旬,出现两次阶段性干旱事件,降水量异常偏少。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量仅有1.7毫米,比常年同期少21.3毫米,是1971年以来第二少;由于降水少,气温偏高,局部地区出现轻度干旱。6月末至7月上旬,再一次出现阶段性干旱,全市平均降水量3.6毫米,是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普兰店市个别地区出现中到重度干旱,作物受灾7220公顷。

入海爆发性气旋带来强风暴雨。5月2日—3日,受黄淮气旋影响,出现大雨到暴雨和强风天气。强降水主要出现在瓦房店市和普兰店区北部地区,最大降水量107毫米。同时伴有强风天气,海区风力8~9级阵风11~12级;陆地7~8级阵风10~11级。瓦房店市极大风速达32.3米/秒。受此次强风暴雨影响,多地设施农业受损,广告牌折断,树木、通电、通讯线杆倒伏,给农业、交通、通讯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持续“桑拿天”。7月下旬到8月中旬各地出现持续闷热天气,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超过30℃的日数市区为15天,比常年多10天,是近10年最多。其中8月上旬至中旬,全市平均气温26.5℃,比常年同期高1.9℃,为1971年以来同期最高。

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跳水”如隆冬。10月末至11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2.7℃,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低。10月31日,全市出现大风、强降温天气,各地降温幅度6~8℃,同时伴有6~8级的偏北大风,各地最低气温都在冰点以下。11月8—9日,再次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各地降温4~6℃。

台风“狮子山”间接影响。8月31日,第10号台风“狮子山”以热带风暴强度进入吉林省东部,与东北气旋合并,其外围云系给大连市带来一次风雨天气。海岛站小长山乡风速最大,瞬时极大风力达12级。受“狮子山”带来的强风影响,部分乡镇出现农作物倒伏情况。汛期局部地区强对流多发。汛期先后经历6次影响较大的局部地区强对流,部分地区出现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天气。6月30日,庄河市部分乡镇出现冰雹,冰雹直径10毫米左右,部分乡镇果树受损;7月21日,庄河市东北部出现大暴雨,仙人洞镇降雨量218毫米;8月7日,瓦房店市西部和普兰店区南部出现大暴雨,最大小时降雨强度达86毫米,局部出现城市积涝。

持续性雾、霾天气出现。进入秋季,由于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偏小,出现严重雾、霾天气。11月5日,在全市集中供热开栓第一天,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大连市气象台发布秋季首个大雾红色预警和霾**预警。12月17日—21日,全市再次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连续多日为重度污染,此次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全市交通运输、市民生活均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