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的特点有哪些?
2.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3.哈尔滨一年四季天气怎么样
4.春天的天气特点有哪些
5.春天的季节特征
春天的特点有哪些?
春天的特点有:
1、天气:气温升高,冰雪渐渐融化了;开始下雨了,有时还会听到雷声。比起冬天来,白天渐渐长了,黑夜渐渐短了。
2、植物:万物复苏,树枝上开始冒嫩芽,慢慢的长出了绿绿的小叶子。开花最早的树有梅树、桃树、杏树、李树。农民要开始播种,期待秋天能有个好的收成。
3、动物:动物活跃起来了。蜜蜂在树木花草中飞来飞去,它们在花酿蜜。许多虫子也都出来了,象蜣螂,它们冬天藏在地里,天气一暖和,就都钻出来了。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在屋檐下搭窝。大雁也从南方飞回北方。
气候特征:
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从立春节气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至此,渐次复苏。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在以北大部分地区,只能是说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的冬天。对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距北回归线(黄赤交角)越远,进入春天越迟。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春夏秋冬各季节的特点如下:
1、春天:天气会变得越来越暖,万物生长复苏,这个季节是多雨的季节。
2、夏天:天气特别热,树木长势最好的季节,有阵阵蝉声入耳。
3、秋天:秋高气爽,树叶变黄了,随着深秋的到来,叶子全部落下。
4、冬天:白天将会变短,夜晚就会变长,这个季节以降雪为主,很少降雨。
哈尔滨一年四季天气怎么样
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130°13'之间,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安岭山地,东部和东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
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风强于夏季风,而且来得早,夏季风则来得迟。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温热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时,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步发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夏季风逐渐后退,即由北向南结束。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盛行偏西或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春、秋季较短,偏南、偏北风交替变更。
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
春季气候 春季(3-5月)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变幅大。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全市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5.1℃。低温中心在尚志、延寿和通河,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在4.4℃以下;高温中心在双城、阿城和宾县,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大于5.6℃。 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80.2毫米,少水年为39.0毫米(1989年),多水年为127.9毫米(16年)。春季降水是南部和东部偏多,易发生春涝;西部偏少,易出现春旱。 春季风速最大,4~5月最大风速在22~37米/秒,历年最大风速为37米/秒(阿城14年5月3日);平均大风日数为25天,依兰大风日数最多为63天。 全市各县终霜差异较大,历年平均为5月10日;双城、阿城和宾县在5月5日;五常、方正和依兰在5月上旬末;巴彦、木兰、通河和延寿在5月中旬;只有尚志在5月下旬初。终霜年际变幅较大,有时可比常年提早或后延10天左右。终霜拖后会造成晚霜冻,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
夏季气候 夏季(6-8月)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全市夏季历年平均气温为20.8℃,在19.4-22.4℃之间变化;19.4℃这个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最高22.4℃出现在1994年。夏季平均气温变幅虽然很小,高低只相差3℃,但是,对农业影响非常大。夏季气温也是西高东低。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3℃;其中尚志、延寿、通河和依兰不足22℃。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一般只有2-3℃,为各季最小。夏季降水全市历年平均为379毫米;历年变化在1.5~633.7毫米之间,多少之间相差2倍多。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大于400毫米的有尚志、五常和巴彦。降水强度不大,平均暴雨日数1~2天,特大暴雨少见。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易造成山洪或水涝之患。
秋季气候 秋季(9~10月)是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候由暖变寒。气旋活动仅次于春季,天气冷暖多变,每当冷锋过后,气温急剧下降。气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9℃。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4℃;年际变化范围在7.9~11.1℃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初霜全市年平均在9月23日;最早出现在9月7日(尚志和延寿16年)。由于霜受地形影响很大,造成了平原与山区的初霜日期早晚的差异。入秋后,降水量显著减少,但多于春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4.3毫米;年际变化在46.2~167.1毫米之间;东部山区的尚志、延寿、方正和通河大于100毫米。秋季风速较大,仅次于春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冬季气候 冬季(11~翌年2月)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降水极少,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历年平均气温为-14.2℃。1月份最冷,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9.6℃。 冬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雪)量为23.6毫米;年际变化在6.6-35.4毫米之间,多少相差近5倍。冬季全市盛行西南风,风速很小。有时出现暴雪天气。
气候极值 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1969年延寿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2.6℃(1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大降水量168.3毫米(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4年5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 (来源:哈尔滨市气象局)
春天的天气特点有哪些
答:春天的天气特点有这些特点~
1、气温变化幅度大
人们一般把春季作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但是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是气温乍暖还寒和冷暖骤变的时期。据报道,北京一次最高与最低气温差竟然有28度。
2、空气干燥多大风
春季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除了气温变化幅度大之外,空气干燥并多大风天气也是另一特点。
3、北方多沙尘天气
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若前段时间降水偏少,地面干燥,当大风来临时,极易出现沙尘天气。
4、南方多阴雨天气
中国初春或深秋时节接连几天甚至经月阴雨连绵、阳光寡照的寒冷天气。
春天的季节特征
春天的季节特征
春天的季节特征,众所周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首个季节,春天万物生机,气候多变,乍暖还寒。那么大家知道春天的季节都有哪些特征吗,下面就让我来带大家看一看春天的季节特征吧。
春天的季节特征1
1、气温变化幅度大
人们一般把春季作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bai但是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是气温乍暖还寒和冷暖骤变的时期。
春季一天中的气温差异最大,以北京为例,1966年5月3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竟然达到26。8℃。所以要春季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加衣物。
2、空气干燥多大风
春季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除了气温变化幅度大之外,空气干燥并多大风天气也是另一特点。春季是冬季与夏季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势力相当,而且都很活跃。
所以经常出现大风天气,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其特点是南北大风交替出现,风力较大。一般来说,5月份后,南北大风频繁的现象才能好转。一次大风天气的到来,带来了冷空气,气温下降,同时降低了空气湿度。容易引起感冒、鼻炎、关节炎、、皮肤病等病症。
3、北方多沙尘天气
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若前段时间降水偏少,地面干燥,当大风来临时,极易出现沙尘天气。气象上把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的三、四月份还是沙尘天气的多发期。
沙尘天气发生的结果就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急剧增多,特别是对人体有害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也急剧升高,从而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这些悬浮颗粒中有很多致敏物质,它们容易诱发过敏体质的人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以及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体质一定要远离这些过敏源,外出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范措施。
4、南方多阴雨天气
中国初春或深秋时节接连几天甚至经月阴雨连绵、阳光寡照的寒冷天气。又称低温连阴雨。南方,春季常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温交替出现,阴雨季节,湿气较大,容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对人的心理疾病影响很大,因此春季应特别重视顺应自然适应气候的变化。
春天的季节特征2春天有什么特点及好处
一、天气
1、天气渐渐暖和了;冰雪渐渐融化了;开始下雨了,有时还会听到雷声。
2、比起冬天来,白天渐渐长了,黑夜渐渐短了。
二、植物
1、树枝上的芽慢慢地长大了,有的长出了绿绿的小叶子,有的长出了花朵。
2、开花最早的树有梅树、桃树、杏树、李树。
3、地上长出了小草,麦苗开始返青,有的蔬菜要下种。像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等。这些蔬菜都喜欢温暖的天气。所以,农民们在天气还很冷的时候,就先把西红柿、茄子的种在温床里,让它们在温床上发芽、出苗。当幼苗渐渐长高了,外面的天气也暖和了的时候,再把幼苗从温床里挖出来移植到菜园里去。
4、地里的蔬菜、园里的果树都需要人去照料,比如浇水、上肥料等。
5、地里种的、萝卜都开花了,以后还要结籽。
三、动物
动物活跃起来了。蜜蜂在树木花草中飞来飞去,它们在花酿蜜。许多虫子也都出来了,象蜣螂,它们冬天藏在地里(叫冬眠),天气一暖和,就都钻出来了。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在屋檐下搭窝。大雁也从南方飞回北方。
四、人们的衣着和劳动
1、因为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人们脱去了棉衣、毛衣,先是穿绒衣、线衣,后来就干脆穿单衣了。
2、农民在地里非常忙,比如平整土地、播种、施肥、除草、间苗等等。
春天需要注意什么
1、因为早春季节乍暖还寒,正是西北风和东南风相互交替的时候,冷暖气流经常呈拉锯状态,因此气候忽冷忽热,变化无常。这种天气很可能使人体防御功能被摧毁,导致流感、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忽冷忽热的气候,易使人体的血管不断收缩扩张,很不稳定,这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危害极大,它会使患高血压病人发生“脑中风”,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忽冷忽热的干寒气候更易使体弱的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感冒等疾病。
2、早春忽冷忽热的气候给肌体调节增加了困难。加之冬季闭合的汗腺早春逐渐放开,春寒就更易侵入人体使人致病。因此,春天更强调“春捂”,就是为了使人在体内产热量下降后免遭春寒侵袭。究竟应该捂到什么时候,则要看个人体质的好坏,不能强求一致。
3、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各种致病原滋生的时节,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虫类也异常活跃。因而,有必要加强防护,控制或杀灭各类害虫,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4、春季在饮食上,应该多吃健脾壮阳食物,老弱者春季进补,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鸡、鸭、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野菜,不但能健脾壮阳,也利于消化。
5、春季居室宜除尘通风。居室紧闭一冬,会有不少灰尘积聚,早春除尘通风,能减少和抑制病菌繁殖,预防疾病。
6、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外出锻炼的大好时机。加强锻炼,能吸收到更多新鲜氧气,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大脑的兴奋度,改善综合体质。
春天适合做什么
1、野外踏青。
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看着让人神清气爽,此刻约上几个好友到野外踏青,欣赏欣赏美丽清新的风景,呼吸呼吸清新的空气,多感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2、外出旅游。
春天温度适宜,此时轻装出去旅游不仅会放松心情,而且还会更有,春天绿的确很合适。
3、锻炼身体。
春天温度刚刚回升,是个锻炼身体的好时机,锻炼可以驱除体内淤积的寒气,增加肺活量,提升自身免疫力。我们可以多做些慢跑、瑜伽等运动。
4、喝花茶。
春天适合多喝花茶,因为花茶香气浓郁,能帮助人们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令人精神振奋,消除春困,可以提高人体机能效率。
5、种花草。
春天种花温度合适,湿度也合适。种花对于爱花惜花之人来说是种精神上的享受。
在春天的节气有哪些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结晶通过几个字简单的描述,就能把一年四季的全部特征都十分到位的描述出来,所以要研究春天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不如就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