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七月间气温状况如何?

2.冬季青藏高原与冰岛哪里的气温低

3.西藏那边的气候怎么样?

4.四月份西藏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5.喜马拉雅山脉的气候特征

6.喜马拉雅山高度多少米?

喜马拉雅山夏天气温_喜马拉雅山气候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终年积雪。它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呈巨型金字塔形状,威武雄伟,地形极其险峻,环境复杂。在其周围20公里范围内,峰峦叠嶂,层峦叠嶂。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形成了群峰来朝、群峰涌动的壮丽景象。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矗立在广袤的喜马拉雅山的最高点,常年被冰雪覆盖。其金字塔形的山峰在数百公里外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

珠穆朗玛峰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各国登山者心目中的“圣殿”,这是每一位登山者的终生夙愿。珠峰及其附近山峰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幻莫测,更何况全年起伏不定。?

一般来说,每年6月上旬至9月中旬是雨季,强大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发、云雾雨雪冰冻的恶劣天气。11月中旬和次年2月中旬,由于西北寒流较强,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至-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

每年3月初至5月底是季风季向雨季过渡的春季,9月初至10月底是雨季向季风季过渡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本是一片海洋。?

在漫长的地质时代,大量砾石和淤泥从陆地冲刷出来,堆积在喜马拉雅地区,形成了3万多米厚的海相沉积岩层。后来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地区受到挤压,剧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上升20~30米左右。直到现在,喜马拉雅地区仍在上升。

西藏七月间气温状况如何?

今年夏天,“热”成为了一个所有人都离不开的词,我国北方多地气温突破40℃,让许多人“热到怀疑人”。这场罕见的高温天气,不仅导致了局部地区比往年更多的中暑和热射病患者。事实上,被“炙烤”的不止我国,而是全球。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世界海洋温度的飙升和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到来,2023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地球正走向“未知领域”。

有专家表示,虽然夏季是高温季节,但是今年的高温,都是创纪录的高温,为什么今年夏天会出现如此反常的高温?

从短期来看,有极端的天气过程因素,尤其是今年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热空气会上升到空中,而夏天很多地方都很热,所有空气都想往上升,空中本来就很挤了,如果这时候再飘来一个高压带,那地上的热空气就更上不去了,全堆在地上能不热吗?

这个高压就是伊朗高压。以前伊朗高压一般都被喜马拉雅山挡着过不来,但是今年伊朗高压势力大涨,突然翻过喜马拉雅山来到我国,和我国原有的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联手压制热空气。

从长期来看,这是全球变暖的体现。伊朗高压突然变强的原因其实就是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不稳定。事实上,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已经在加剧,极端天气气候频发,广发、强发、并发气候异常状况,显得更加持久和频繁,更多区域在遭遇更多的复合极端。

极端的高温天气到底会给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如果粮食减产可能就又要涨价了,其实最近已经有消息说,现在大米已经是出现了20年来的严重短缺了,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比如说咱们国家的水稻产地广西,广东,去年就是因为干旱大米产量减少,还有巴基斯坦是全球大米的主要贸易国,去年也是因为洪灾导致大米产量暴跌了31%,然后,极端的高温天气还会导致一些其他的恶劣的天气,比如说暴雨、台风,还会引发山洪、泥石流,所以它不光影响种植业,还有养殖业,也就是说整个农林牧渔板块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个影响缺电。高温天气用电就会飙升,因为大家都要开空调,但是因为高温又会导致干旱,就像去年夏天水电大省四川就是因为高温干旱没水,发不了电,导致不少地区都出现用电荒。

第三个影响就是干不了活。高温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很容易让人脱水、中暑,这对于体弱多病或者老年人来说非常危险的,当然了,年轻力壮的也受不了,所以很多户外的工作,高温的工作就干不了了,停工停产那也会影响经济。

那么面对全球变暖,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暖或者太冷。这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体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

使用节能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开车出门购物的人,请有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如果不是太远的话,跑步或者走路去健身房,不要开车。

开车族也能节能: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低碳出行

短距离(5公里内)出行:可施行“135”出行方式。即在1公里内尽可能选择步行,在3公里内尽可能选择骑自行车,在5公里内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通过用步行、骑行、公交方式,实现近零碳排放,锻炼身体又低碳环保。

中距离(5至50公里)出行:放弃汽油车,改乘地铁、公交车或新能源车,可减少碳排放95%以上。

长距离(50公里以上)出行:放弃汽油车或飞机,改乘城际列车、轻轨、火车,可减少碳排放90%以上。

这几年的这个极端天气越来越极端了,一年比一年热,而且好像今年永远是最凉快的一年,治理环境真的迫在眉睫了,不能只是一个口号了,需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冬季青藏高原与冰岛哪里的气温低

七月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27.6,最低6.1。年降水量50~500毫米(山南地区超过2000毫米)。

装备

首先,在西藏旅行携带的行李越少越好,当然,是在够用的前提下。在高原上背负沉重的背包是一项很大的负担。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尽量利用当地可以提供的设施和服务,而避免把用不着的东西背上高原。另外,考虑到要经常的背包移动,行李不要超过两件。

背包:硬质的行李箱通常不适合于在高原的旅行。最好使用双肩背的背包来负担你所携带的装备。背包的大小通常是由你打算去的地方的难度来决定的。挑选一个好的旅行背包是很有利于你的西藏之行的。

如果不是长途的旅行,并不需要一个超过45升的背包。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比较偏远,或者包括一些野外活动,比如在圣湖旁边徒步之类的。那么一大一小两个背包应该是更方便的选择。

建议:就是带一把小锁去西藏,在交由其他人看管自己的行李的时候可以安心一点。另外,在有些小镇的小旅馆里,房间是没有锁的,那时候也就更可以用上了。你的重要的证件建议你携带一个护照袋随时带在身上。

服装: 在西藏的游客的装束一般都是五花八门的。在夏天拉萨的街头,你即可以看到有人穿着羽绒服,也可以看到有人穿着短裤,当然,也有人上半身穿着羽绒服,下半身穿着短裤。 带什么衣服和你去的地方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果准备不充分,一旦遇到坏天气,肯定会弄得自己手忙脚乱,在珠峰、阿里等高海拔的旅游区赶上七月飞雪是很常见的事情。

下面是关于服装的具体建议:

1、羽绒服,除非你只打算在七八月份去拉萨、日喀参加一次团队游,否则实在无法想象在西藏旅行可以不带羽绒服。即便是最炎热的夏季,在喜玛拉雅山区以及阿里这些地方,一般晚上都在零度上下;在游客比较多的珠峰大本营,经常会有七月飞雪的场景出现。同时,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早晚的时候还是比较冷的。 当然,如果不是去特高海拔的,夏天的时候,穿件很温暖的羽绒的背心或者毛衣,再冷的时候加一件防水防风外套应该就够了。

2、我们要强调防水服装的重要性。既包括防水的上衣,裤子,也包括鞋子。在西藏的七、八月,几乎天天要下点什么,服装的防水性不好,实在是不可想象的。在雨季里,拉萨地区多是夜间的急雨,而林芝等地区的降雨经常很多。

3、保暖的和防水的服装谈完之后就是贴身的衣服了。 如果去西藏有徒步或登山,还是应该准备一套排汗内衣的。在野外,有汗粘在身上是比较麻烦的,而且它会迅速带走你身上的热量,这是很危险的。一般的来讲,在西藏进行野外活动,排汗内衣和保暖内衣都是需要的。另外,保暖的毛衣也是需要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我们还建议你在旅行前考虑是否已经携带了下列用品: 机票,照片(用),羽绒服,外套,羊毛衫,羊毛内衣裤,内衣裤,运动衣袜,长裤,户外运动鞋,羊毛袜,雨衣,遮阳帽,手套, 日用品:背包,表,军刀,地图,资料袋,钱,护照袋,证件,手电,备用食品和水,盥洗用具,手纸,湿纸巾,塑料袋,剃须刀,笔和纸,电池,墨镜,护肤霜,润唇膏,针线包,通讯簿,打火机,药品,摄影器材

礼品: 由于西藏的相对的封闭性以及语言交流上的困难,携带一些小礼物给当地的老百姓会是个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好办法。通常的来说,糖果和铅笔是送给儿童的最好的礼物。在包括喜马拉雅山区以及阿里这样的地方,以及一些跟外界交流比较少的牧区,一些实用的礼物比如风干肉,罐头,一些小的工艺品等等都能让你比较容易的亲近当地人。

当然,和中国的其他绝大多数地方一样,香烟也是很好的礼物,无论在路途中遇到困难还是你期望结交当地的朋友的时候。要特别提到的是,在西藏,外国香烟受欢迎的程度远远没有国产香烟高。

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些易于使用的药品也是很好的礼物,但是,要考虑到你对药品是不是足够的了解,以及你是否有把握使接受你的药品的当地人不会错误的使用它们。

西藏那边的气候怎么样?

夏天青藏高原气温低,冬天冰岛气温较低。

1、青藏高原气候特点: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冬季,中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中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中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2、冰岛气候特点:

冰岛地处高纬,但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和西风带的控制,所以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同纬度地区一种特殊的气候。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主要从其南面流过,并有一支绕行于它的西面和北面。所以虽然地处北极圈附近,冬季气温并不低,夏季气温全岛在7至12℃之间。

处于冰岛低压中心附近,天气多变。气旋给冰岛带来丰沛的降水,西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间,北部和东北部较少,为400至600毫米。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可能下雨和下雪。

尽管冰岛靠近北极,但冬季的温度并不是很低,平均温度—零下2℃左右;

夏季气温只有7℃—20℃之间,凉爽的天气最适合户外活动,由此冰岛的最佳旅游时间是6月—9月和1月—3月。

6月至8月底冰岛会出现极昼现象,几乎没有夜晚,特殊的自然现象为那些旅游爱好者提供方便,可以进行搭帐篷露营活动,夜间行车也很方便。

1月至3月是溜冰、冰钓的好时节,此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更加刺激的活动,如雪地机车或越野等活动。

四月份西藏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独特的高原气候

由于西藏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境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除呈现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总趋向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以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

(一)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海平面在摄氏零度气温条件下空气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292克,标准气压是1013.2毫克。平原地区空气密度与气压值与海平面相差无几。而位于西藏高原的拉萨市(海拔3658米),空气密度是每立方米810克,年平均气压652毫克,分别是平原地区的62.64%和64.35%,比平原地区少或低三分之一强。平原地区氧气比较充足,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气250一260克,西藏高原每立方米空气中只含氧气150-170克,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其中尤以藏北为最,夏季七月气温大面积低于8摄氏度。

从温差角度看,西藏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特点特别明显。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的年较差为18-20摄氏度,而纬度相近的武汉、南京是26摄氏度。年平均日较差,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为14-16摄氏度,而成都、长沙、南昌仅为7摄氏度。定日的日较差达18.2摄氏度,约为纬度相近的南昌的2.5倍。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夏季八月白天气温可达10摄氏度以上,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地处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拉萨、日喀则等地,六月份中午最高气温可达27-29摄氏度,给人以盛夏的感觉;傍晚气温下降,人们又有秋凉之感;气温降至5摄氏度,整夜都要盖棉被;翌晨日出后,气温回升,又给人以春意,真是“一年虽四季,全年备寒装”。

西藏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是一个有利的气候条件。年较差小,冬季气温不太低,在一定高度以下越冬作物能够顺利过冬,可以大面积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等作物。日较差大,白天气温高,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植物的呼吸损耗,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四)干季和雨季分明,多夜雨。由于冬季西风和夏季西南季风的源地不同,性质不同,控制的时间不同,致使西藏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非常不均,干季和雨季的分野非常明显。

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西藏高原上空为西风急流,地面为冷高压控制,干旱多大风,低温少雨雪,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20%,如拉萨十月至翌年四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3%,故被称为干(旱)季或风季。

五月至九月,高原近地面层为热低压控制,西南季风登上高原。在它的支配下,西藏各地雨量非常集中,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比如拉萨五至九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因此称为雨季或湿季。雨季中,多夜雨、多雷暴、多冰雹。藏南各地以夜雨为主,可占雨季降水量的80%以上。藏北高原雨季中雷暴和冰雹频繁,如那曲、索县等地一年雷暴日在八十五天以上,是北半球同纬度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西藏高原降冰雹的日数居全国之冠。那曲年平均雹日多达三十五天,一九五四年降雹六十四天,为世界所罕见。

(五)气候类型复杂、垂直变化大。西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藏北高原海拔4500-5000米,藏东南谷地海拔1000米以下。其气候特征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分为: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等各种气候类型。

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自下而上,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平原地区从南到北相隔数千公里才能呈现出热、温、寒三带的自然景象,而这里从低到高则出现在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的范围内,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从气候类型的分布看,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1100米以下的地区属于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这里最暖月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3摄氏度以下,比同纬度的中国东部地区还高。年降水量2500毫米,个别地方达4495毫米,是西藏降雨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多雨地区之一。这里森林茂盛,四季常绿,各种热带植物生长繁茂,藤本植物交织缠绕,满山遍野的野芭蕉、野柠檬林和竹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热带风光。这里可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农作物一年三熟。

上述这些地区海拔1100-2500米的地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18-22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终年温暖,雨量充沛,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农作物一年两熟。

喜马拉雅山以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500-4200米,属于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10-18摄氏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能种植小麦、青稞、马铃薯等喜凉作物和温带果木,农作物一年一熟。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藏北高原南部湖盆地区,海拔4200-4700米,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和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6-10摄氏度,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是西藏的大草原,以牧业为主。

藏北高原北部海拔4700-5500米的地区,属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在6摄氏度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是广阔的天然牧场。海拔5500米以上的地区,终年积雪,是一片晶珠碎玉般的冰雪世界。

喜马拉雅山脉的气候特征

四月份西藏的温度白天平均15度左右,晚上0度左右。白天只需穿长袖外套即可,晚上则需要穿羽绒服来御寒。需要注意的是,在四月份的时候西藏的昼夜温差很大,要做好保暖工作以防感冒。

扩展资料:

西藏气候类型

从气候类型的分布看,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1100米以下的地区属于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这里最暖月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最冷月 平均气温在13摄氏度以下,比同纬度的中国东部地区还高。年降水量2500毫米,个别地方达4495毫米,是西藏降雨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多雨地区之一。 这里森林茂盛,四季常绿,各种热带植物生长繁茂,藤本植物交织缠绕,满山遍野的野芭蕉、野柠檬林和竹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热带风光。这里可以种植热带经济 作物,农作物一年三熟。

上述这些地区海拔1100-2500米的地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18-22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终年温暖,雨量充沛,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农作物一年两熟。

喜马拉雅山以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500-4200米,属于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10-18摄氏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能种植小麦、青稞、马铃薯等喜凉作物和温带果木,农作物一年一熟。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藏北高原南部湖盆地区,海拔4200-4700米,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和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6-10摄氏度,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是西藏的大草原,以牧业为主。

藏北高原北部海拔4700-5500米的地区,属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在6摄氏度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是广阔的天然牧场。海拔5500米以上的地区,终年积雪,是一片晶珠碎玉般的冰雪世界。

西藏地区多夜雨

即使雨季到西藏旅游,白天不备雨具,也决不会遭雨淋。而傍晚外出,则要当心。夜雨是西藏气候的一个特点。西藏雨季从四、五月份由藏东南察隅、墨脱开始,降雨中心不断西移。逐步扩展到拉萨、日喀则等腹心地带,至7月份西藏全境进入雨,9月份中下旬到10月上旬,雨季很快就结束。

西藏各地的夜雨率(即从晚上8时到次日清晨8时的降水量,占一天24小时降水量的百分比)大都在60%以上,尤以雅鲁藏布江谷地诳雨最显著,拉萨的年夜雨率达85%,日喀则达82%。唯西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夜雨较少,约占50%左右。

西藏夜雨的形成条件

西藏夜雨的形成,除受大范围天气形势影响外,主要受局部地形条件影响所致。白天山坡太阳辐射,受热面积大,增温快,形成低气压区,河谷受热面积小,增温较慢,形成高气压区,气流从谷地上升形成谷风,在天空形成一朵朵顶部凸起、底部平坦、形如馒头的积云。但是,白天太阳辐射强烈,云层中的小水滴容易吸热蒸发消散,所以云层变薄,乃至天空少云或晴空万里。而太阳落山时,地面迅速降温,山坡冷却很快,冷空气下沉并抬升谷地暖温空气,增加了大气层的的扰动,为降雨提供了条件。加上夜晚冷却,下层暖,对流加强,云层内不稳定性加大,有利于汽饱和凝结,最后就形成了夜雨。

西藏的气温总体特点分析

(1)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的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4~16度。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夏季8月白天气温可达10度以上,夜间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小溪和水潭上结冰。

(2)一天度四季,全年备寒冬。每年6月,拉萨、日喀则中午最高气温可达27~29度,给人以盛夏的感觉。傍晚气温下降,人们又感觉秋凉之感。气温降至0~5度,整夜都要盖棉被,好似冬季。翌晨日出后,气温回升,又仿佛春天。为适应这种“一天度四季,全年备寒冬”的特殊气候,藏民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就脱出一只袖,调节体温,到了落日时分再紧裹藏袍。

(3)西藏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冬季和初春气候干寒,风沙大,空气含氧量较夏季明显降低,且许多地区和路段为冰雪覆盖。因此,去西藏旅游的时节以4-10月份较为理想。7-8月份是西藏的雨季,部分路段会出现泥石流、塌方、泥沼等情况,导致车辆无法通过。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藏气候

喜马拉雅山高度多少米?

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一个影响空气和水的大循环系统的气候大分界线,对于南面的印度次大陆和北面的中亚高地的气象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位置和令人惊叹的高度,大喜马拉雅山脉在冬季阻挡来自北方的大陆冷空气流入印度,同时迫使(带雨的)西南季风在穿越山脉向北移动之前捐弃自己的大部水分,从而造成印度一侧的巨大降水量(雨雪兼有)和西藏的干燥状况。南坡年平均降雨量因地而异,在西喜马拉雅的西姆拉(Shimla)和马苏里(Mussoorie)为2米,在东喜马拉雅的大吉岭则达4米。而在大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在诸如印度河谷的查谟和喀什米尔地带的斯卡都(Skardu)、吉尔吉特(Gilgit)和列城(Leh),只有0.1~0.2米的降雨量。

当地地形和位置决定气象的变化,不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不同地方气候不齐,甚至就是在同一山脉的不同坡向也有差异。例如,马苏里城在面对台拉登的马苏里山脉之巅,高度约为1859米,由于这一有利位置,年降雨量为2.337米,而西姆拉城在其西北一系列高度为1 848.9米的山岭之后约145千米的地方,记录到的年降雨量为1.575米。东喜马拉雅山脉比西喜马拉雅山脉纬度低,较为温暖;记录到的最低温度在西姆拉,为-25℃。5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在大吉岭1945米的高度记录到的是11℃。同月,在邻珠穆朗玛峰近5029米的高度,最低温度约为-8℃;在5944米,气温降到-22℃,最低温度为-29℃;白天,在能避开时速超过161千米的强风的地区,即使在这样的高度,太阳也多是和煦温暖的。

南坡从海拔仅2000多米的河谷上升到8000多米的山峰,河谷的水平距离不过几十公里,自然景象却迅速更替:低处温暖湿润,常绿阔叶林生长得郁郁葱葱,形成常绿阔叶林带;海拔升高,气温递减,喜温的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针叶树则渐增加,在2000米以上为针叶林带;再往高处,热量不足,树木生长困难,由灌丛代替森林,出现灌丛带;在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带;5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带;更高处为高山永久积雪带。

北坡气候干寒,降水量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布的层次也比南坡少得多。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即阴坡阳坡的问题,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降雪速度与融雪速度的问题)。两个因素那个影响为主很难区分,见到的题基本上表现出来降水量的影响要大于温度的影响,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大于阴坡阳坡的问题。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是阳坡,应该雪线高,但南坡也是迎风坡,所以雪线应该高,出现矛盾,但实际上南坡雪线低,因而说明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大于阴坡阳坡的问题。判断雪线高低应以此为准。

喜马拉雅山脉海拔平均7000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

傍晚的喜马拉雅山也是非常有看点的,整个阳光晒下来洋洋洒洒的,总让人感觉到特别的浪漫,这样的一种景象实在是让人感到特别的舒服,就比如说图面当中的喜马拉雅山好像是一副艺术品。

扩展资料:

当地地形和位置决定气象的变化,不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不同地方气候不齐,甚至就是在同一山脉的不同坡向也有差异。

例如,马苏里城在面对台拉登的马苏里山脉之巅,高度约为1859米,由于这一有利位置,年降雨量为2.337米,而西姆拉城在其西北一系列高度为1 848.9米的山岭之后约145千米的地方,记录到的年降雨量为1.575米。

东喜马拉雅山脉比西喜马拉雅山脉纬度低,较为温暖;记录到的最低温度在西姆拉,为-25℃。5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在大吉岭1945米的高度记录到的是11℃。

同月,在邻珠穆朗玛峰近5029米的高度,最低温度约为-8℃;在5944米,气温降到-22℃,最低温度为-29℃;白天,在能避开时速超过161千米的强风的地区,即使在这样的高度,太阳也多是和煦温暖的。

百度百科——喜马拉雅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