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听力题

2.托福听力结构题解题方法关键词+预判

初中语文听力题

有关天气的听力_天气听力音频和题目

听力材料(一)试题附后

巴 尔 扎 克 的 手 杖

巴尔扎克并非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在成名之前,巴尔扎克也曾困顿过,狼狈过。

比如,他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玩艺儿又不断地被退了回来,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他便在桌子上画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更发人深省的是,也正是这段最为“狼狈”的日子里,他破费七百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石的粗大的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正是这句气壮山河的名言在支持着他。后来的事实表明,他果然成功了。

答案(一)

1、巴尔扎克;2、法律;3、名扬天下、狼吞虎咽、气壮山河

4、我将粉碎一切障碍;5、《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6、鲁迅;

7、略(言之成理即可)

听力材料(二)

寻  觅

我所苦苦寻觅的不仅仅是那份香甜,更是那份久违的真诚。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条小巷里,小巷的两旁堆满了杂物,使小巷变得分外拥挤,可是小巷的人从未发生争执,总是亲亲热热好似一家人。

这里的小孩子更是情同手足,嬉笑玩耍不分家,每当听到屋外一阵“叮当,叮当”的铁器敲响时,“哎――叮叮糖――叮叮糖!”我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把已准备好的废牙膏皮拿出,牙膏皮可换一块糖,那换糖的老头乐呵呵地接过牙膏皮,又乐呵呵地拿后块洁白的糖放在我们的小手中。望着我们那副馋相,他像得到了一种满足,惬意地眯着老花眼。调皮的孩子踩坏了他的竹筐,他也不气恼,只是一阵数落:“咳,你们这些鬼头儿呦!”若是吃完了还不解馋,走过去甜甜地叫一声“爷爷――”准又会得到一块叮叮糖。

那份香甜哟,一直沁到心底。

一晃几年过去了,事过境迁,我早已远离小巷,住进了高楼林立的宿舍区。对邻居略知姓名,见面点点头。以后的日子,便是“各扫门前雪”了……

偶然,在立交桥下一个极不起眼的地方,我听见一阵“叮当,叮当”的响声,极微弱,终抵不过马路上的噪音。我仔细搜寻,终于发现了一个小贩正挑着久违了的“叮叮糖”。我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猛然记起自己没有废牙膏皮,却听见小贩嚷到“五毛钱一块,五毛钱!”

“好久没吃过这种糖了!”

“以前可没这么贵……”

“嫌贵?!嫌贵就别买!”小贩不满地嚷着,一脸的横肉在抖,颇有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派头。几个人悻悻而去。

我小心地买了一块细腻的,好像还感到有细砂在牙缝中作梗。

“叮叮糖啦……”无论如何,我再无法听见昔日那清脆悦耳的叫卖声,再也感觉不到那沁人心脾的香甜了。

答案(二)

1、qiè qìn luo xìng

2、(1)事情已经过去,客观环境也改变了。

(2)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合适。文中指糖的香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深厚、真诚了。

3、引出下文,点明中心

4、生活的环境 卖糖人的语言 神情 糖的味道

5、与第4段照应

6、有利于表现卖糖老人的纯朴、真诚、善良的性格,也为了与下文另一位卖糖人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更好的表现中心

7、一方面,经济发展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无暇交往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过多地看重经济交往,感情上缺乏交流。

听力测试资料(三)

应 聘

大学刚毕业的浦田在一张报纸上看到兴达电脑公司的招聘启事,很是兴奋。因为,他学专业,只有到这样的公司才能派上用场。何况,该公司的待遇也是很优厚的。

到了规定的日期,他欣然前往,参加考试。

考完试,骑车回家的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从树林那边射过来的夕阳,他兴奋地哼起一支很流行的歌。他感到考得不错。

回到家,他心平气和地躺在床上,等待聘书的翩然飞来。

爸爸说:“孩子,有家彩电公司在招聘文秘人员,你去试试吧!”

他答:“不,我相信我的实力。”

又一天,妹妹说:“哥哥,我们广告公司正在招创意人员,你要不要去试试。”

他答:“不,我相信我的实力。”

一个个日子在他的等待中溜走了,可兴达电脑公司的聘书却迟迟不来。

浦田急了,赶到该公司去问,才知道自己落聘了。

骑车回家的路上,空气还是那样清新,浦田却一点感觉不到,夕阳还是那样诱人,浦田却觉得夕阳在滴血,觉得自己完了,没脸再见父母和同学了。还有心中的她。

于是,他骑车来到一家刀具店,买了一把尖刀,把车子骑到路边的树林里,用锋利的刀去抹自己青春的脖子。

可是,他没有刺中要害,被护林老人及时发现,把他送到医院。

在他快要伤愈出院的时候,兴达电脑公司的聘书却姗姗来迟。捧着聘书,浦田热泪盈眶。

原来,他的考试成绩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复查时,公司发现了这个问题,及时改正过来了。

这天晚上,他捧着聘书,就像捧着一块金砖,兴奋得睡不着,心想:等我一出院,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同学。当然,还有心中的她。

到了上班的这天,他穿戴一新,欣然走进公司的大门。秘书把他领进老板办公室。

老板望着他,心平气和地说:“小伙子,你被解聘了,你回吧!”

那一刻,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讶地说:“这是为什么?”

老板仍心平气和地说:“听说你落骋后抹脖子自杀。试想,你连这点小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了,又怎么可能为我们公司建功立业呢?”

“可是——”他用手抚摸着留在脖子上的那个暗红色的伤痕,委屈得说不出话来。

(答案略)

听力材料(四)

天空出现的彩色的圆弧叫做虹。分主虹和副虹两种。若同时出现,主虹在内,副虹在外。主虹又称“虹”,由阳光射入水滴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所产生的分散的各色光线组成,色带为内紫外红;副虹,又称“霓”,由阳光射入水滴经两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成,色带为内红处紫,色彩不鲜明。在夏季雨后,出现在太阳相对的一边天空上。中纬度地区,高空盛行偏西风,云雨等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若虹现东方,说明云雨区在本地以东,还会影响本地;虹在西方,云雨将影响本地,故有“东虹日头,西虹雨”的说法。

(答案略)

听力材料(五)

公平的:克拉

我寻找世间最美的,结果发现了克拉。

克拉,一种奇妙的植物,它均匀,精致,每一粒都是0.2克,不多也不少。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人们用它来作砝码,一颗颗放上天平,衡量钻石,并因此成了钻石的重要单位,与钻石一同永恒。

微小的克拉是的,这种来自它自身的公平。公平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钻石本身。如果没有公平,再重的钻石有什么意义?

0.2克,克拉真小,克拉却又多么了不起。

将克拉播种在人们的心间,长出公平的。

(答案略)

听力材料(六)

人生应该是一段悠扬的旋律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一个作曲家的角色,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谱写一段旋律。

有的人一生是精彩的,他们的一生如同一首交响曲,气势恢宏,使人为之振奋;有的人的一生是灰暗的,他国的一生如同行尸走肉,了无痕迹,被人遗忘甚至憎恶;有的人的一生是悲壮的,他们的一生如同一台悲惨的歌剧,听后不禁使人伤感,落泪;而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平淡的,他们的一生如同一曲小调,平滑,稳重,但你细细品味后,才觉得这又不失为一段悠扬的旋律。是啊,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你要勇敢地去涉足,背上你的行囊,坚定的去走你的路。

人生的路上有坎坷,有荆棘,勇敢些,向前去。当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光辉的顶峰的时侯,你会自豪的说:“我获取了最灿烂的人生!”

听力材料(七)

东西南北齐推进

“两会”刚过,院先后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部署开发西部,振兴东北工作。一个是西部开发工作会议,下发了《院关于近一步推进西步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另一个是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东北落后的关键在于体制不活,观念落后,历史包袱重,传统产业比重大,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比重比较大等。如黑龙江国有企业占整个固定资产的百分之八十八。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和东北三省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央批准启动了第一批共60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总投资56亿元。曾聚集了沈阳市2/3工业企业的铁西区,一年多时间就吸纳了90亿元外来资金,国有成分的比重下降了23个百分点,财政收却上升百分之五十一,国有经济优良率也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五。

听力材料(八):

“乡愁诗人”终还乡

“原乡行”——余光中诗作朗诵会昨晚在泉举行

本报讯昨日下午,原籍泉州永春的台湾著名“乡愁诗人”、散文家、学者余光中先生第一次返回故乡泉州寻根祖,开始了“原乡行”。昨晚,“原乡行”余光中诗歌作品朗诵会在泉州音乐厅举行。

这次由泉州对外交流协会、泉州市广播电视中心、永春县人民共同主办的闽籍作家“原乡行”活动,分别在泉州市区和永春两地举行,将持续至19日。这是2003年“海峡诗会”——余光中诗文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余光中及其夫人范我存、台港澳地区和海外30多位华文诗人、学者在福建开展文学交流的第三站。

“原乡行”围绕余光中的诗作鉴赏和学术交流展开,余光中先生今日将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寻根祖,与族亲聚叙乡情、亲情,并到华桥大学讲学

市委、市昨晚举行宴会,欢迎余光中先生,市委副书记骆灿堂向余光中先生赠送了礼品。

听力材料(九)

永远的座票

朋友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说,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追求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朋友作为生意人,经常被同行羡慕“运气好”。因为一些看来希望渺茫的机会,一旦被他撞上,总能达成最后的合同。当我听过他“找座位”的故事后,我开始悟出,他的运气其实是他不懈的回报。他的自信、执着,他的富有远见勤于实践让他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座票。

参考答案(九):

1.人满为患 锲而不舍 2.对号入座的车票 成功的机会

持之以恒不懈追求而带来的成功机遇。

3.迷惑 蕴藏 4.(1)迷惑(2)满足(3) 担心

5. 锲而不舍的寻找 6.言之成理即可

听力材料(十)

打电话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后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7 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参考答案(十):

1、漫不经心 乘虚而入

2、时间:某天上午9点左右或一个寒潮初袭的清晨 地点:北京,老王家中 人物:老王

3、(1)絮絮叨叨 (2)漫不经心、不耐烦 赶紧截住

4、竟没想到故乡已经下雪了;寒潮初袭时,竟对7旬老母少有牵挂。

5、含义: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生活中却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的牵肠挂肚,而儿女对父母少有牵挂。心理:表现了老王的困惑、内疚、有所醒悟。

6、对比的写法。

7、要点:领会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以实际行动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

问题(一)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本文主人公原是学 (专业)

3、请写出文中出现的成语(2个以上)

4、主人公手杖上刻的一行字是:

5、请写出文中主人公的一部文学作品

6、请举出类似文中主人公经历的中国著名作家:

7、从文中主人公成功的经历,你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二)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惬意( )  沁( ) 数落( ) 悻悻( )

2、

解释下列词语。

(1) 事过境迁:

(2) 沁人心脾:

3、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本文主要用对比手法,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对比?

5、文章结构精巧,结尾“沁人心脾的香甜”与前文哪一段相照应?

6、作者在第3段中描写卖糖老人的神态、语言,有何作用?

7、谈一谈你对“各扫门前雪”的理解与看法。

问题(三)

1、“浦田”在“应聘”中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一处表现了主人翁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一处表现的是___________的心情。

3、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

4、“浦田”最终被解聘的原因是什么?

5、你怎样看待人生中的挫折?

问题(四)

1、文段中有一组同音字是:_______、_______。

2、文段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3、文段是用了______________的结构形式.

4、文段中引用了一则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五)

1、“克拉”本是一种_____________,人们用它来作_____________,使它成为了钻石的____________。

2、“克拉”有什么特性?

3、“克拉”什么象征作用?

4、怎样理解“克拉真小,克拉却又多么了不起。”

5、你怎样理解“公平”的?

问题(六)

1、材料中说了哪几种人生?

————————,————————,——————————。

2、如果是你,你将怎样度过人生?

3、听出材料中的四字短语。

4.人生的路上有————,有————,勇敢些,向前去。

5.你如何理解“我获取了最灿烂的人生!”这句话?

问题(七)

1.

院先后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是指?

2、东北地区落后的关键在于?

3、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和东北三省取了什么措施?

问题(八)

1。文段的体裁是:——————它的主标题是——————————副标题是——————

2、你学过余光中的诗吗?是哪一首?

3、诗人的故乡在哪儿?

4.“原乡行”活动围绕什么展开?

5.“原乡行”活动是由哪几家单位共同主办的?

问题(九)

1.写出所听到的两个成语: , (4分)

2.“座票”原意是指 此处是指 “永远的座票”指的是:

(6分)

3.根据拼音写出词语:mí huò( )( ) yùn cáng( )( )(4分)

4.下列词语揭示了大多数乘客的心态。请选择填入句中横线上。(6分)

满足 迷惑 担心

(1)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

(2)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让大多数人 ,……

(3)他们 万一找不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

5.朋友能找到座位的真正“秘诀”是什么?(5分)

答:

6.听了这则材料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答:

问题(十)

1、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 (4分)

2、指出文中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人物: 。(6分)

3、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

4、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5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一句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

6、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太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

7、听完本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托福听力结构题解题方法关键词+预判

托福听力结构题也叫托福听力组织结构题,是听力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题型,但是难度却并不低,很多同学听力的扣分项都包括这类题目。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托福听力组织结构题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托福听力结构题解题 方法 关键词+预判

一.通过题干关键词定位答案

托福听力是先听音再看题,因此我们要根据题干关键词,定位回我们自己的笔记、或者定位回我们对听力材料的记忆来找答案。这样的做法同样适用于组织结构题,要想把组织结构题作对首先要在听音过程中注意教授所作的比较;第二要看当教授提到一些看似离题的内容时,考生要明确教授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在托福听力的组织结构题中经常利用一个例子进行考察,考察为什么要提到某个例子。给大家举个例子:

官方真题Official11 lecture 2

Why does the woman refer to visiting her grandparents?

A. To explain why she is interested i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B. To explain why she knows a lot about the history of Cape Cod

C. To explain why she is familiar with Cape Cod houses

D. To explain why she enjoys visiting rural New England

本道题目所对应的原文为:

Professor: Good! Of course for a Cape Cod house, it might be even more accurate to say that form also follows climate. Who knows what the climate’s like on Cape Cod?

Bob: Cold in the winter.

sue:and whenever I visit my grandparents, it’s really wet. It’s usually either raining or showing or foggy, and windy too,I guess because it's so exposed to the ocean?

通过学生与教授之间的一问一答,教授提的问题,仍然是与Cape Cod houses相关的话题。可以看出sue提到自己的grandparents,it’s really wet是为了例证自己的也知道Cape Cod house,然后又通过后面raining or showing or foggy, and windy,表明sue经历过这些天气,因此sue说到grandparents是为了说明自己对Cape Cod houses很熟悉。从本道题目中可以看出,女士说到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是了解和熟悉的。

二.预判

将预判的方法融入组织结构题同样非常适用,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关于组织结构题常见提问方式:

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 X? / How does the professor introduce/explain X?

例如官方真题Official 2 Lecture 2,Professor在听力的最一开始就提起自己上周末出去旅行的事, 并且围绕旅行这件事持续说了近30秒。不需多说我们也看得出来,这和听力前面所说的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in a botany class(植物学课堂)绝无半点关系。这个结构考生很容易判断其为无效段落,认 为是废话可以不必理会。多数学生还认为这段天 马行空的跑题结束之后,正式课堂内容的开始, 才是真正重要内容。听起来这个猜测不无道理。 但一篇Lecture时长不过4-6分钟,专门拿其中20-30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讲一段废话的概率, 试想能有多大?应该不会很大。所以这一段比较 大的可能会被出题。而且出题方法相对固定: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 X?X为跑题的内 容。以上面那个例子来说,就是会问:为什么教 授要给学生提她上周末的旅行?如果能预判出这个提问方式,那么听跑题的 目的相对就容易了。在跑题结束时应该会有 总结 和解释,等着总结和解释的话出现,这段跑题的目的也听出来了。

托福听力背景知识:常见校园服务

托福听力材料 一、bookstore (购书咨询)

这一话题看似不起眼,其实在托福考试中还较为常见。那是因为在国外读书,教材费比较贵,而且许多书印刷精良,用铜版纸印刷。所以很多学生还有购买2手书的习惯,8成新的教材可以以5-6折入手。同时,每个semester开学,教授都会有一个booklist,上面罗列了选这位教授的课需要读的书,有些书图书馆可以借,但是由于经常要on recall(召回),同时僧多粥少,因此下手慢的童鞋自然就抱憾而归,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去书店自行购买所需教材。有些教材是专业类书籍,要到专业书店购买,又或者学生购买之后,由于不适应所选科目,开课不久就drop(退课)了,这种情况下,纠纷就发生了。在新托福考试中,通常这类对话就在学生和书店员工之间展开,同学们要记住一点,书店员工都灰常的负责,热心的帮助学生找书,但如果要退书的话,对不起,钱是不能退的,只能把新书退回,来张积分卡,下次用所谓的点卡买书。在我们的TPO练习中,TPO10-4

以及TPO 24-1 基本就属于这样的类型。

托福听力材料 二、Campus facilities(校园设施使用)

北美大学校园里面的各类设施在使用时,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这种情况下,就会求助于各大设施的服务人员。问题主要在于time(设备的使用时间是有规定的);fees(有些设施的使用需要额外收费,因此精打细算的学生们就会有诸多抱怨);requirement (使用一些设施或者服务需要提供一些证明,申请或者要提前预约)。各种设施的工作人员会机智的化解学生因为各类原因无法使用其设备的埋怨或者愤怒,堪称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在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比如托福考试有考过学生抱怨体育馆门卡无法参加 游泳 课,需要额外收费,一女学员愤怒异常,开口说that’s not fair. 只见这位守门大叔镇定的回答:Well, I think if you can think about it. You’ll see that it’s fair. 被折服之后的女生就去预约了游泳测试。另外一个例子是说一学生的社团活动没有被学校网站刊登出来,非常着急,担心活动当天没有人来,只见服务机构的director一四两拨千斤的语言化解了她的悲愤之情。(___^_ 我们的同学在做TPO时,可以着重练习TPO3-1,TPO11-1,TPO12-4 和TPO 13-4。

托福听力材料 三、diet problems (饮食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的不好,自然学习的状态和效率也会下降。因此,饮食问题,即食堂问题在新托福考试中也是恒久不变的主题。在美国,学生光顾的一般有四种地方,其一是dinning hall,离学生的 dormitory较近,它是学校里最大而且人最多的食堂,一般是自助餐,参加meal plan的同学都在这里吃饭,价格比较便宜。其二是cafeteria,它离教学楼较近,大部分教员,校职工中午都在这里吃午餐,cafeteria是非自助性的,吃多少买多少,但比较贵,而且经常要排队。尽管如此,许多住在apartment的学生中午都在这里吃饭,省事,下午有课的同学不用回去了。其三便是restaurant,它在校外,较贵,但有些同学聚会或者没赶上食堂吃饭的时间,就只好在饭馆了。最后便是快餐店,但一般都是麦当劳,肯德基等,但基本不是托福考试的内容。我们考试时,主要还是围绕着学生想要修改自己的meal plan为主,想要换一个套餐,而餐厅服务人员会以营养问题对于学生进行 教育 ,尽量让学生续订。或者是对于食堂的卫生和饮食安全提出一些建议等。在TPO中,我们可以在TPO 17-4,TPO 19-4,即第二个长对话中了解相关内容。

托福听力材料 四、declare class or drop the course (选退课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既有可能和顾问讨论,也可能和教授直接对话,会涉及到一下一些方面。比如,教授会建议先上入门课,后上高级课,(Intro course/advanced course);热门的课程怎么选得到,同时有时会因为选的课hold不住,想要退课,老师通常会劝说学生坚持,鼓励他完成这门课(sign up for/ register for/ enroll in/ enlist in/ drop,quit)。当然还会有其余一些小话题也会考到,TPO 5-4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浅谈托福听力中的常见语法问题

前后搭配

要细心看清楚前后单词、时态是否和你所填的单词搭配。比如题目___ancient China,那么空应该填used in而不是used by;但是如果题目是__ancient Chinese,那么空应该填used by而不是used in。

再比如 It weighs 16.5 kg and trels quite (3)…………………答案只能是slowly 而不是isn’ t very fast

要留心题目问的形式 例如:题目问What do some intelligent people find it difficult to do?

听力原文说话人的表述是 they he difficulty reading simple directions

而答案却不能写reading simple directions 而要写 read simple directions

其他语法问题

如主谓一致,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问题。不能因为一些小的语法问题而被扣分,,所以切记最后复查语法错误。

复习Tips :

记得有句话说:“有时让你疲惫的,不是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这说明的细节的重要性,细节甚至能决定成败!不能让细节成为阻挠我们成功的绊脚石。

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多总结,把错误归类(如单复数错误、前后搭配错误),并且查缺补漏,把自己不熟悉的语法点认真巩固。

另外一个总结 是把自己拼错的单词或者不会写的单词记下来。

托福听力备考中,大家除了积累词汇和句型,还要注意托福听力语法表达等各方面的问题,只有均衡发展,才可能取得好分数。

托福听力不同题型如何针对性答题?

结合 文章 考查的重点,我们再来分析题目所对应能力。托福听力的题型设计可谓很有“艺术感觉”,题型几乎全面涵盖了听力的能力要素,从主旨考查,到细节考查,从局部考查,到整体关联考查,几乎面面俱到。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题目的考查与能力的对应关系。

托福听力主要考查三大基本能力,分别是:BASIC COMPREHENSION , PRMATIC UNDERSTANDING, CONNECTING INFORMATION。然而从这三种能力可以衍生出多种考查题型,具体见下图:

托福听力不同题型如何针对性答题?

● Basic comprehension: 这种考查能力的题型基本分为主旨题和细节题两种,考查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段落主旨的把握和细节把握。其实这种能力的考查区别于其他两种的地方在于,basic comprehension 只考查文章中出现的基本结构,并且只要学生听懂文章内容,即可选出正确选项。这种能力的考查题目也几乎占到整体题量的70% 比重。换言之,只要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过关,托福听力的分数应该在22 分之上。

●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实用技巧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语言在实际语境中意思的理解,亦或,主要考查的并非是考生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是语言实际运用中的言外之意的理解。例如作者说话的态度是什么,目的是什么等等,这都是在考查考生能否身临其境的按美语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所以在这一部分题目的考查中,会涉及一种早期托福没有考过的题型——重听题。主要是Listen to part of the conversation/ lectur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就是要考查某一个片段的言外之意是否理解。此部分题目强调了对于语言运用的把握。

● Connecting information: 信息关联能力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握程度,题目可能涉及到文章的各个部分,可以通过表格题、推理题等呈现方式展现出来,这类题目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大约是10% 的题量会涉及考查信息关联,但是这种题型的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对于文章整体的信息都有记忆并且做出关联才可以把题目做对。这就更加印证了上文讨论的理解文章能力的问题,托福的题目考查,必须通过能力提高来解决,单纯的解题技巧已经无法帮助考生做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