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露节气怎么进行养生
2.二十四节气 寒露节气的养生食谱
3.到了寒露节气应该如何养身
4.寒露时节养生最健康的起居调整
5.寒露节气怎么样养生?
6.中医养生:24节气之寒露
寒露节气怎么进行养生
寒露节气是天气转凉的象征了,这个节气就是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在寒露期间是需要很好的注意养阴防燥,注意滋阴润燥,其实除了这些,也是有很多其他的方面需要很好的注意,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脚是离我们心脏最远的了,所以负担也是最重的了,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了,而且再加上脚上的脂肪层很薄,保温的性能非常差,所以就是会容易受到冷刺激,所以大家是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泡泡脚。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建议,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有益于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在寒露过后,天气是会寒冷起来,对于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群来说是要很好的注意防寒保暖了,逐渐的增添一些衣物,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
3、朝盐晚蜜
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是我们补充身体水分的好方法,而且也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也是可以很好的防止因为秋燥引起便秘,大家是可以在日常饮用的白开水里面加入少许的食盐或者蜂蜜。
大家在寒露的时候是要很好的注意上面的内容了,我们想要更好的养生保健就是需要多了解一些养生保健的知识,我们在养生的时候是要很好的注意顺应节气,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十四节气 寒露节气的养生食谱
寒露节气应该如何养生的呢,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哦,寒露节气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同时秋季也应该滋阴润燥,选择一些滋阴去火的食物,这样的话可以有调理体质的作用哦,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呢,下面的这些食谱就是不错的选择了。
食谱一:红枣花生山药粥
原料:红枣10枚,花生45克,山药1段,大米100克。
做法:
1、山药洗净去皮切块,花生、红枣洗净。加水适量。
2、先把山药、花生、红枣煮开,然后把大米放进去,用勺子搅拌一下,防止粘锅。煮10来分钟就好了。
功效:红枣具有补气血、健睥胃的作用;花生连红衣一起食用不仅健脾和胃、滋养调气,还可以补血;山药补脾养胃、补中益气。本粥养脾补血,滋养容颜。红枣和花生一起吃的话可以有补气血的作用,对于调理体质有好处,还可以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哦。
食谱二:参麦雪梨瘦肉汤
原料:瘦猪肉500克,太子参30克,雪梨4个,麦冬15克,南杏仁30克。
做法:
1、太子参、麦冬(去心)洗净,雪梨洗净,连皮切4块,去核;南杏仁用开水烫,去衣;瘦猪肉洗净,切块。
2、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 ̄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秋燥风高,一定要清燥润肺、益气生津。中药太子参、麦冬、南杏煲雪梨瘦肉正有此功效。太子参、麦冬均为养阴润燥之药,南杏性平味甘,功能止咳、润燥,雪梨润肺、生津、清热、化痰,《本草纲目》认为它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的功用。秋季吃这样的食物可以有滋阴润燥止咳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咳嗽啊或者是咳痰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和效果呢。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的呢,上面的这些食疗的方法可以试试了,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哦,同时也可以有滋阴的作用,对于止咳化痰去火气有好处,还可以起到润肺的效果呢,不妨试试这些食疗方法吧。
到了寒露节气应该如何养身
寒露节气的到来,预告着冬天快来了,天气会一天比一天冷,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季节,早晚温差还是挺大的,天气也比较干燥。那么,到了寒露节气要如何养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六点出发:
一、适当的运动
大家都知道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维持身形,还能保持健康的状态,而且早上的空气也比较清新,又没有夏季那么炎热,去跑跑步,可以让身体得到放松,不想跑步,也可以去公园散散步,晚上的时候也可以去跳跳广场舞,总之要让自己动起来。
二、每晚可以泡脚
工作了一天,身体更方面都很疲惫了,而晚上的时候,泡下脚,不仅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还能赶走一天的疲劳,晚上的睡眠质量也会更好,当然,泡脚的时候放入一些中药材,效果会更好。
三、可以喝枸杞红枣茶
秋季本身气候就比较干燥,很容易缺水,多喝茶也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在加上补血补气的枸杞、红枣,对女人来说,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四、早睡早起
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总要早睡早起很难,熬夜虽然一时爽,但长久下去总是不行的,早睡早起才是王道,充足的睡眠,可以让一个人精神百倍,饱满的精神状态做起事情来事半功倍。
五、多喝养生的汤
养身首先要先养胃,而养胃的办法可以尝试做各种养生类的汤,比如黄豆猪脚汤、冬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海带排骨汤等等。
六、不要随意的憋尿
寒露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觉得口干舌燥的,这时候就需要摄入水分了,喝水喝多了,总会想上厕所的,所以这时候不要憋着,而且憋尿对身体也不好,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寒露时节养生最健康的起居调整
寒露时节养生最健康的起居调整
现在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时节,寒露表示着完全进入秋季了,这时候天气也会有明显的变化,树叶开始慢慢的掉落,气候也是非常的干燥。寒露时节我们在起居上面要做好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在饮食上也是需要注意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寒露如何养生 吧。
寒露时节最健康的起居调整
有句俗话是这样讲的,寒露教不露,寒露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天气明显的变凉,早晚的温差是非常的大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多的不方便。所以我们这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要及时的给自己增减衣服,不要让寒凉之气进入到我们的体内,以免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
1.防寒
防寒要从足部开始,两脚距离心脏是最远的所以血液供应很少且脚步脂肪层很薄容易受刺激。脚步冰冷是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有些女性和老年人经常手脚冰冷,脚步受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和毛细血管收缩,而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抵抗力自然就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以使得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防寒工作的另外一个重点是不要经常赤胳膊露身,大街上经常还是可以看到穿无袖衣服的少女,其实这样单纯为了美观而露出胳膊的行为对健康有很多不利的影响。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就是最好的养身之道。
除此之外,秋天也常常发生腹泻的症状,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腹泻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寒露做好保暖是多么的重要。
2.早睡早起,保证睡眠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让身体状态好转,精神状态也会变好。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3.室内保湿
秋季气候容易干燥,特别是寒露过后,干燥的现象愈发明显了。这时候室内保湿工作要开始执行了。在室内摆放植物是室内保湿的方法之一。以下植物比较适合秋季摆放在室内:
绿萝
绿萝天南星科喜林芋属植物,属于攀藤观叶花卉。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藤长可达数米,节间有气根,叶片会越长越大,叶互生,常绿。 萝茎细软,叶片娇秀。水养很简单,保证2至3天换一次水,配以简单的营养素。绿萝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蔓茎自然下垂,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充分利用空间,为呆板的柜面增加活泼的线条、明快的色彩。
富贵竹
富贵竹是属于百合科龙血树属常绿直立灌木,通常我们都是把它放在房间里面用水养着的,富贵竹的也在是翠绿色的,茎秆笔直,圆形和竹子相似,富贵竹的叶卵形先端尖,叶柄基部抱茎,它是极耐阴植物,就算没有阳光也是能够生长的非常的好。
富贵竹可以长期摆放在室内观叶,不需要特 别养护,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能旺盛生长。水培时,将富贵竹茎秆切成20厘米以上的小段作为插穗插在水中,只要插穗的`1/3能浸在水中就可生根成活。
风信子
风信子又名洋水仙,百合科风信子属,多年生草本,鳞茎球形或扁球形,外被皮旗呈紫蓝色或白色等,叶基生,叶片肥厚,带状披针形。花茎从叶茎中央抽出,总状花 序,花姿娇美,五彩缤纷,艳丽夺目,清香宜人。性喜阳光充足和凉爽湿润的环境,既适合盆栽,又适宜水养。水养时,将其鳞茎置于水培营养液中,外形洁净,观赏性强!
花叶万年青
百合科植物,基生叶厚革质,倒披针形、宽披针形或宽带状,长10—40厘米,宽2.5—5.5 厘米,顶端急尖,基部狭长,节处有须根。花茎短粗,连花序长4—8厘米;顶生肉序长椭圆形,花密生,无柄,淡**,半球形。品种丰富,有绿叶、花叶等 多种类型。喜阴湿环境,夏季放置在蔽阴处,以免强光照射。是适应较强的观赏花卉品种,通常为盆栽观赏,近年来,水养品种越来越多,不仅观赏性强,而且可以 有效清洁室内空气污染。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那么,寒露是什么意思?要知道寒露是什么意思以及寒露由来等,那就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寒露是什么意思?寒露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
寒露是什么意思
定义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节气,在10月8日或9日;表示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节气之后,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①指将欲凝结的寒凉露气。《素问·六寒露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②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
寒露由来
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天气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吃什么好
寒露,标志天气转寒,深秋已至。营养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公众要注意预防秋燥,在饮食调理上应常食蜂蜜少食辣。
秋天,尤其是寒露前后开始,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减少,空气趋于干燥,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躁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躁的饮食良方,即:“朝朝饮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躁而引起的便秘,可谓一举三得。
蜂蜜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蜂蜜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躁对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秋躁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应多食芝麻、糯米、粳米、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食物以增加体质。营养专家还建议,为防秋躁可多吃些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蔬菜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瓜果蔬菜中含有的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预防寒露时节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很有好处。
结语: 到了寒露说明离过年就不远了,这时候也就进入深秋了,我们在起居上面一点要注意,天气变化不定,要及时给自己增添衣服,不能着凉,尤其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腹部以免寒邪入体。在饮食方法,我们可以多喝一些蜂蜜,但是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
寒露节气怎么样养生?
露的节气一到来,昼夜温差会变得更加的大,而与此同时,天气也开始逐步走向冬天的步伐。那么,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寒露节气养生的方法寒露节气养生的方法1、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因而面板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面板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溼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面板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头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加重。
寒露节气养生的方法2、多饮汤水
秋季空气干燥,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比较适宜。一般人宜用食补,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如花生鸡爪汤、莲藕牛肉汤、菠 菜 猪 肝 汤、萝卜排骨汤等。还可食用有利尿解热作用的寒凉类水果,如苹果、雪梨、柑橘、荸荠、葡萄等,可补充大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秋季气候干燥,口渴感强,但不宜多饮含气体的饮料,可选用胖大海加冰糖或白菊花加蜂蜜浸泡,频频饮服,既可补充体内水分,又可起保健治疗作用。
寒露节气养生的方法3、增强体力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寒露节气养生的方法4、预防疾病
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复发、病情恶化。
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寒露节气养生的方法5、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 *** 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这类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寒露节气养生的方法6、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溼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溼,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有助于寒露节气养生的食谱1、月季雪梨银耳羹
原料:月季花三朵、贝母5克、雪梨2个、银耳50克、冰糖100克。
做法:月季花洗净,贝母用醋浸,雪梨切片,银耳泡软时去掉硬根。锅内加水,放人梨、银耳、贝母、冰糖,煮半小时,加入月季花稍煮片刻,随意饮食。
功效:益气、滋阴、止咳,适用于肺虚咳嗽、短气干咳等症。
2、白果南杏生鱼汤
配料:白果60克、南杏仁60克、腐竹90克、马蹄8个、生鱼1条***约500克***、生姜2-3片。
做法:白果去壳,开水稍煮去衣膜;南杏仁亦用开水烫去衣膜;腐竹浸软切段;马蹄去皮,洗净,切为两半;生鱼钡净,去鳞、腮、肠脏、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起放在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腾后,改用文火煲2个半小时至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量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白果、生鱼可捞起伴花生油和酱油佐餐用。
功效:白果南杏生鱼汤气味清润可口,具润肺化痰,敛肺止咳之功效。同时能辅助治疗咳喘日久,耗伤气阴,或平素阴虚气弱,证见口干渴,胃纳差,动则气短等。
3、百枣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4、双耳冬菇
原料:水发银耳、木耳、冬姑各100克,精瘦肉150克,鸡汤适量,黄酒、香油、盐、淀粉各少许。
做法:将上料摘好洗净放锅内,置火上,用鸡汤或精瘦肉汤爆炖熟透时,适入盐、黄酒、香油少许再调入淀粉汁,待汤汁黏稠明亮时即可。
功效:益气、滋阴、止血。体弱消瘦、低热者及出血病患者食用尤为适宜。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中医养生:24节气之寒露
国庆长假已经结束
寒露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到来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
天气越来越冷
那么寒露节气应如何 养生 呢?
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多吃银耳、核桃、番茄、萝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早餐宜吃温食,最好喝热粥,具有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苹果等水果。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因此经常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
寒露一到,冬天的脚步也不远了,你的身体是否做好了准备?
衣:寒露后注意脚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食:增加甘淡滋润之品,即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住:睡眠充足缓解秋乏,“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鸿俱兴”。
行:积极外出锻炼防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豁达快乐之心。
中医小贴士: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 艾灸 解决这个问题。
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 艾灸 对准神阙穴(肚脐),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一次,连灸10次为一疗程。
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冬季效果最佳。
宜宾市中医医院门诊理疗室 开展理疗项目(如:中药浴足、艾灸、刮痧、耳穴埋豆等理疗),科室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进行药物配伍,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予以适宜的理疗技术操作,从而调整血液循环,调节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消除致病因素,达到治病的目的。
地址:宜宾市西区大湾路2号
电话:0831-7865028
公交车路线:17路,18路,26路,31路,36路等
2.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