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洛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气候

2.洛南历史

3.洛南县属于哪个市

4.陕西洛南属于易发洪涝的地区吗,该怎么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洛南县今天天气_洛南明天天气详情

都说中国最美的地方是洛南县,那是陕西省的一个地方,那里森林覆盖面积大,历史文化悠久,空气很清新。是都市人旅游的好去处。那么这个洛南县在哪里呢?到底好玩不好玩?下面跟着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离罗县不远,隔着秦岭就在西东南100公里处。

从华山山顶往南飞,就到了洛南县的地界,所以洛南县也叫华阳。

华山之南,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虽然离西安不远,但这个地方的知名度其实并不高。

因为躲在山里。至少我已经多年不知道这个地方了。2017年5月,罗县这个地方导致了一些麻烦。第一,《媲美乌镇!距西安1.5h,这个免费的江南小镇让时光慢下来!》的一篇文章,把大家欣赏风景的心都吊高了。

前瞻:2017年2月,记者从洛南县最美花溪巷华阳老街花溪巷项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文化旅游新势力“花溪巷景区”将于5月亮相洛南。

项目管理团队力争将这支陕西文化旅游市场新军打造成“中国最美的汉字历史古镇、西部最美的休闲之地、西北最美的江南园林小镇”。

再来点爆款:2017年3月,花溪巷景区已与国内一线影视传媒——华威影视、中山传媒签约,将在花溪巷拍摄网剧《宝莲灯传奇》。

这一切,早已让人的心牢牢地勾上了,早就着迷了。这个地方该有多美啊!

于是2017年端午节,数万大军蜂拥而至,结果,结果:网友纷纷吐槽。简直就是工地一日游,华西成了一个。

我很庆幸我没去,但我还是很期待这个景点。

2017年国庆前夕,花溪巷发布官方消息:“江南小镇”花溪巷黄金周卷土重来:我已经化完妆了,我不会再关注了!经过四个月的隐居修炼,花溪美景终于落成,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开园迎客!

正好国庆期间下着毛毛雨,可我对美景的渴望却丝毫不为所动。只要不是大雨或者暴雨,我总要去看看,雨中的风景可能更独特。

我们在蒙蒙细雨中早早出发,出了环城高速,车少了,稀稀落落,但天气并没有让我们变美,四周都是。这个时候我特别渴望阳光,万里。如果天空晴朗,估计高速公路会更拥堵,这就是平衡。

离开华阳出口的时候,我几乎是一个人走的。我怀疑我走错了路。为什么路上没有人?巷花溪景区准备战斗。几辆警车早就在这里等着了,还有几名警察在执勤。

警察在假期是最忙的时候。可能在这个时候,很难体会到人民警察。这是职责,这是工作。在花溪景区外看不到什么独特的东西,古色古香的建筑,略显特色的门廊。可能里面都很精致吧。

景区内部,没有北方的宽、直、阔,而是气势磅礴。而是模仿南方的小巷,曲折蜿蜒,充满诗意。到处都是花草竹子,妆容很有特色。

景区内有小溪、石板街、窄街,却精致巧妙,透露着别出心裁和园林的味道。景区内有流水、小桥、浸水的平台。水浅,桥短,一步就能跨越的平台。

景区内是小街、窄巷、阁楼、俯瞰街道的露台,紧凑而安静。弹一曲古筝,抚一曲古琴,穿着优雅的服饰走在小巷里,或许会让心情更美。

这里的名字也很优雅。这里叫雨巷,那里叫雨林套。雨巷,撑一把油纸伞,慢慢走。也许这就是风景。华西不大,不到一个小时就能逛完。

虽然景区宣称:我已经完成了

但是已经开始了,这里也没什么可做的。走在胡同小巷里的感觉和走在民俗村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只有当我在那里时,我才能感受到舒缓和愉悦的美。

离花溪巷不远还有一个音乐小镇。根据资料,格桑花或不知名的花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盛开。

于是我开车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远处有一片花海,但是进不去。因为下雨,水土混合成了泥水,地面泥泞不堪,我的脚几乎踩不上去。

雨水和泥土很快裹住了你的鞋子,你开始厌倦了泥土。后来我想起了迟子建的文章《泥泞》,他写道:我爱这天然的泥巴。

泥巴孕育了跋涉者。当我们热爱脚下的泥土时,说明我们拥抱了一种精神。

当我们疲惫的走在被细雨冲刷的青石路上时,是否渴望在泥泞中跋涉?虽然无法靠近这片花海,但我并不讨厌脚下泥泞的路。

没有永恒的美丽,没有坦荡的旅程,无论需要多长时间。你要经历你该经历的。你不需要泥巴来欣赏风景,但这种作物没有雨水和土壤是无法生存的。土壤和雨水的天然混合物是庄稼幸福的温床。

人离不开脚下的大地,离不开天上的雨。生活往往是泥泞的,但谁也离不开泥泞的生活。

离开音乐小镇后,我们去了洛南县。此时,雨已经停了,天空依然阴沉,我们的脚下依然湿漉漉的,泥泞不堪。

洛南素有“汉字之乡”的美誉,仓颉造字站就设在洛南县。

河南洛宁,通过资料考证,也声称造字平台位于洛宁县,下辖一个“仓圣乡”和一个“仓台小学”。

但是洛南县有更多的考古证据。花石郎遗址和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被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仓颉传说和碑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白水有一座仓颉寺,号称“文祖仓颉故里”,谁也争不走,抢不走。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

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轩辕黄帝陵墓,在这里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突然有一天,另一个省也宣称是真正的黄帝陵,并高调宣传,大肆进行祭祀活动。

真心祭祖,没人能说闲话。

陕西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它是公元《史记》年唯一有记载的黄帝陵。

本来是花溪巷的意思。上面写着它偏离了航线。让我们言归正传。

离开洛南县城的时候,我还在想花溪巷,想着有空一定再来。

商洛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气候

陕西洛南云架山,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正是上山游玩的好时候。但远处的天边却有一黑点急速袭来,顷刻之间便坠落在地,云架山顿时地动山摇,浓烟四起,山上动物被惊得四处逃散,周边居民的窗户也被震碎,世界末日仿佛到来。

究竟是什么的掉落有如此大的威力?是陨石?抑或是外星飞船?

在一切平息后,大胆的居民、游客前往不明物体坠落的地点,一路上发现了许多碎片,可想而知这些是在该物体在坠落过程中受大气影响解体产生的碎片。到达坠落到达后,真相大白,原来不是陨石,更不是什么天外来客,只是一个火箭残骸,而且这个火箭残骸还是我国的产品,因为上面印着?中国航?三个大字。

这一残骸的出现让很多人感到疑惑,难道是我国的火箭发射失败了?还是天上的火箭掉了下来?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其实这个残骸极大可能只是漂浮在地球外围的太空垃圾,并不是发射火箭失败,也不是太空中的火箭失灵掉了下来。

在火箭的发射过程中,长长的火箭并不是整个发射进太空中,而是会发生一节一节的分离,这些分离出来的部分有些会坠落到地面上,而有些则会到达地球外围,成为太空垃圾。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及发射卫星、火箭的增多,如今的太空垃圾也是与日俱增。这些太空垃圾除了可能会与卫星发生碰撞,对卫星造成威胁外,还有可能会返回大气层,降落到地面上,对地面造成威胁。

因此此次的残骸很有可能就是掉落的太空垃圾,但这只是一家之言,事实如何还需要等待国家科研人员的调查。如今政府部门已经对此展开了调查,希望能尽快真相大白。

洛南历史

商洛的气候特点

 商洛市位于陕西东部秦岭南麓,属季风气候区,南部属北亚热带气候,北部属暖温带气候。

 全市冬春多旱,夏秋多雨、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降雨量为700毫米左右,日照2000小时,无霜期200天,年平均气温12.8℃。

 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3月到5月的春季和9月至10月秋天是去商洛旅游的最好时节。

商洛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与河南省南阳市、灵宝市、卢氏县、西峡县、淅川县等县交界;东南与湖北省郧县、郧西县相邻;西和西南与安康市宁陕县、旬阳县接壤;北和西北与渭南市的潼关县、华州区、华阴县及西安市的蓝田县、长安区毗连。介于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之间,总面积19851平方千米。距西安110千米;距洛南县48千米;距丹凤县51千米;距商南县117千米;距山阳县62千米;距镇安县174千米;距柞水县146千米。

 地质构造

 商洛市地质构造复杂。按构造特征及发育的差异性划分为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以铁炉子?楼村?灵口一线为界,以北属华北准地台南缘的商渭台缘褶皱带,以南属秦祁地槽的'东秦岭褶皱系。

 北部商渭台缘褶皱带,由太华下元隆起和石门下古凹陷两个三级单元组成,基底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岩,盖层为震旦亚介、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以火成岩、浅海相泥页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为主,与组成古老基底的太华群地层呈明显的区域性不整合。南部东秦岭褶皱系,由加里东褶皱带、华力西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所组成,其中间以营盘?杨斜?商州?商南复合断裂及两河?凤镇?牛耳川?高坝?竹林关复活断裂相隔,呈东西向展布,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性变化大,地层出露较齐全,与北部的商渭台缘褶皱带在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 质程度和成矿过程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根据地层发育和岩性又可将全区分为金堆城?石门、洛南?商州、柞水?山阳、镇安?竹林关、青铜?湘河五个小区。北部以太古介、古生介、震旦亚介和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分布广泛。岩石主要有花岗岩、石英岩、大理岩、片岩等。南部以古生介、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分布广泛,岩石以灰岩、泥灰岩、板岩、页岩等为主。中部以中、上泥盆统和下古炭统地层分布广泛,岩石主要有片岩、板岩、大理岩、灰岩和泥灰岩。

 地形地貌

 商洛市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岭谷相间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位于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2802.1米),最低点位于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215.4米)。

 水文概况

 商洛市境内沟壑纵横,河流密布,共有大小河流及其支流72500多条。其中流长10千米以上的约240条,集水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67条.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1.3千米以上。主要河流有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另有五条独流出境河流,即蓝桥河、许家河、滔河、黑漆河、新庙河。这些河流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黄河域的有洛河、兰桥河,流域面积2882.8平方千米,占河流总面积的15%;其余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6700.9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总量的85%。

商洛的景点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简称?金丝峡?,位于陕西商洛商南县境内,园内南北植物交汇,既有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又有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树种,森林覆盖率达98%,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 ?峡谷之都?、?中国奇峡?、?天下奇峡?、?中国最美的大峡谷?。

 丹江漂流:位于陕西省商洛丹凤县(古龙驹寨),丹江漂流从?北通秦晋、南连吴楚?,水走襄汉,陆入关辅,舟车如云,全长约8公里,一路山环水绕,两岸农田小舍,生态环境优美,被成为西北第一漂,?中国最佳漂流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商洛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海拔1000--2802米,总面积2123公顷,秦岭长隧穿腹而过,其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是都市人休闲的好去处。

 柞水溶洞: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城南,面积约17平方公里,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已发现的溶洞有115个,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誉其为?北国奇观?和?西北一绝?。 景区是陕西省人十大风景区之一,全国名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洛南县属于哪个市

一、有关商洛的历史文化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市 *** 所在地商州区。商州又名“鹤城”,因城区坐落于丹江之北,背靠金凤山,面对龟山,形如鹤翔,故有“鹤城”之称。

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淅川县市接壤;南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相邻;西南与安康、宁陕、旬阳,西北与长安、蓝田毗邻;北与潼关、华阴、华县相连。

界于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之间。东西长约229公里,南北宽约138公里。

全区总面积192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36% 。辖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7县区。

至201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24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66万人。

少数民族有19个,3000余户,13391人,分布于全市7个县(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49%;其中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4个,为 *** 、壮族、蒙古族、满族;10人以上的有7个,为藏、 *** 尔、苗、彝、土家、黎、侗族。市委、市 *** 所在地商州区,距省会西安110公里。

大秦·商於古城-商洛(20张) 商山,乃为今丹凤县城西7.5公里的商镇对面、丹江南岸之名山——商山。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

洛水,指的是南洛河,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源出商洛市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

东流入河南境,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县杨村附近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水经注》云:“洛水出京兆上洛县灌举山,东经熊耳山北(今河南卢氏县境),《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即此”。

初置上洛郡(县),因在洛水(东都洛阳因之而名)之上游,郡(县)域为洛水之源故而得名,郡(县)治在今商县。古郡(县)域较大,有后人因郡(县)治离洛水较之汉江著名支流丹江稍远,而误以为洛水是指较近的丹江,实属误读。

商洛-丹鹤楼 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

岭谷相间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位于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2802.1 米),最低点位于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2154米)。

主要河流有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纵横交错,支流密布。横垮长江、黄河两个流域。

北部气候属暖温带,南部气候属亚 热带。年平均气温7.8~13.9℃,最高37℃~40.8℃,最低―11.8℃~―21.6℃。

降水量年均710~930毫米,日照1860~2130多小时。无霜期为210天。

山高,并不危岩耸天,水多,亦很少激浪泛滥。其风土人情,既兼北国之旷野,又融南国之灵秀。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 商洛地区历史悠久。

据考古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期,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岸,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

《史记· 殷本纪》载,契(xiè)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国名也。《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古之商国。

秦岭·江南风光-龟山 《水经注》曰: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契即帝喾之子。

随着朝代的更替,地方建置先后为郡、州、路、道、区、分区、专区、地区,称谓不一,隶属各异。夏商时期,属豫、梁二州,西周和春秋时期属晋,战国属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部和南部分属关中郡内史区和汉中郡。西汉时分属弘农郡和汉中郡。

东汉时分属京兆尹和汉中郡,晋泰始二年(257)设立上洛郡。北魏在境内先后设荆州、洛州,置上洛、上庸、苌和、魏兴等郡。

西魏增设拒阳郡。北周撤销苌和、魏兴二郡,设慎政郡。

宣政元年(578)改洛州为商州。隋时撤销上洛、拒阳、上庸、慎政四郡,保留商州。

后撤销商州,复设上洛郡。唐时撤销上洛郡,复设商州,归山南道。

后改商州为上洛郡 。宋时撤销上洛郡再设商州,属永兴军路,后又改属河南路。

元时属奉元路。明时属陕西省西安府。

清时,商州升为直隶州,仍属西安府。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撤销商州,原属县分别划归关中道、汉中道。

后废道制,由省直接领县。嗣后,设立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领属商县、洛南、山阳、镇安、商南、柞水六县和民国末年设立的龙驹寨设治局(三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陕南行署商洛分区,后改为商洛专区、商洛地区,2002年经批准设地级商洛市。

二、有关商洛的历史文化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市 *** 所在地商州区。商州又名“鹤城”,因城区坐落于丹江之北,背靠金凤山,面对龟山,形如鹤翔,故有“鹤城”之称。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淅川县市接壤;南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相邻;西南与安康、宁陕、旬阳,西北与长安、蓝田毗邻;北与潼关、华阴、华县相连。界于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之间。东西长约229公里,南北宽约138公里。全区总面积192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36% 。辖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7县区。至201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24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66万人。少数民族有19个,3000余户,13391人,分布于全市7个县(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49%;其中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4个,为 *** 、壮族、蒙古族、满族;10人以上的有7个,为藏、 *** 尔、苗、彝、土家、黎、侗族。市委、市 *** 所在地商州区,距省会西安110公里。

大秦·商於古城-商洛(20张) 商山,乃为今丹凤县城西7.5公里的商镇对面、丹江南岸之名山——商山。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 洛水,指的是南洛河,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源出商洛市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东流入河南境,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县杨村附近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水经注》云:“洛水出京兆上洛县灌举山,东经熊耳山北(今河南卢氏县境),《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即此”。初置上洛郡(县),因在洛水(东都洛阳因之而名)之上游,郡(县)域为洛水之源故而得名,郡(县)治在今商县。古郡(县)域较大,有后人因郡(县)治离洛水较之汉江著名支流丹江稍远,而误以为洛水是指较近的丹江,实属误读。 商洛-丹鹤楼

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岭谷相间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位于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2802.1 米),最低点位于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2154米)。主要河流有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纵横交错,支流密布。横垮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北部气候属暖温带,南部气候属亚 热带。年平均气温7.8~13.9℃,最高37℃~40.8℃,最低―11.8℃~―21.6℃。降水量年均710~930毫米,日照1860~2130多小时。无霜期为210天。山高,并不危岩耸天,水多,亦很少激浪泛滥。其风土人情,既兼北国之旷野,又融南国之灵秀。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 商洛地区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期,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岸,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 《史记· 殷本纪》载,契(xiè)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国名也。《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古之商国。 秦岭·江南风光-龟山

《水经注》曰: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契即帝喾之子。随着朝代的更替,地方建置先后为郡、州、路、道、区、分区、专区、地区,称谓不一,隶属各异。夏商时期,属豫、梁二州,西周和春秋时期属晋,战国属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部和南部分属关中郡内史区和汉中郡。西汉时分属弘农郡和汉中郡。东汉时分属京兆尹和汉中郡,晋泰始二年(257)设立上洛郡。北魏在境内先后设荆州、洛州,置上洛、上庸、苌和、魏兴等郡。西魏增设拒阳郡。北周撤销苌和、魏兴二郡,设慎政郡。宣政元年(578)改洛州为商州。隋时撤销上洛、拒阳、上庸、慎政四郡,保留商州。后撤销商州,复设上洛郡。唐时撤销上洛郡,复设商州,归山南道。后改商州为上洛郡 。宋时撤销上洛郡再设商州,属永兴军路,后又改属河南路。元时属奉元路。明时属陕西省西安府。清时,商州升为直隶州,仍属西安府。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撤销商州,原属县分别划归关中道、汉中道。后废道制,由省直接领县。嗣后,设立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领属商县、洛南、山阳、镇安、商南、柞水六县和民国末年设立的龙驹寨设治局(三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陕南行署商洛分区,后改为商洛专区、商洛地区,2002年经批准设地级商洛市。

三、陕西省洛南县的祥细解绍

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洛河上游 ,因县治所在洛河之南而得名,是陕西省南部唯一属黄河流域的县份,洛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境内最高点草链岭海拔2646米,最低点兰草河口海拔670米。

洛水从县境中部穿流而东,大小支流均以指状分布,构成了山峰林立,河川交汇,丘陵起伏的山地地貌。总面积2830.16平方公里,总人口450975人。

洛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据考证,远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河口、焦村遗址山土的大量石器带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显著特征。

近年来,考古学者又在洛河、石门河、县河交汇处的“龙牙洞”中相继发掘出古猿人牙齿化石及大熊猫和貘的牙齿化石,把洛南的文明史又向前推进了近百万年。史载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曾随黄帝南巡到洛南,“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指掌而创文字”。

其字28个。 洛南属革命老区,是鄂豫陕、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唐澍、刘志丹、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刘华清、 *** 、汪锋等曾挥戈秦蟒,转战洛水。 洛南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初期,先民们就在此安居,繁衍生息。唐虞时代属商国。

夏商时隶于梁州。周时武王、成王归马于华山之阳,称华阳地。

春秋为晋。战国属秦。

秦统一中国后,属内史地,设华阳县,故治在今县城东南武谷川的古城街。西汉属弘农郡。

东汉属京兆尹。魏又属弘农郡。

晋、后魏属上洛郡。均设上洛县。

后周设拒阳郡拒阳县。隋属商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拒阳,以县城在洛水之南易名洛南。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秦岭东段南麓,洛河上游。

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之间。北依秦岭与华阴、潼关县相邻,南凭蟒岭与商州市、丹凤县毗连,东与河南省灵宝、卢氏县接壤,西同华县、蓝田县、商州区交界。

东部有近百里长的省界线,延伸于秦豫边陲。 县城与相邻县距离为:西经葡萄岭距商州市区72公里,西南经胡河妗子沟距商州市区45公里,南经杨洞距丹凤县城71公里,北经黑彰距潼关县城72公里,东南经箭杆岭距河南省卢氏县城135公里,西距西安市155公里,东北经河南道距首都北京1200公里、经山西道距北京1100公里。

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 全县共有25个乡镇,383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3029个村民小组。

耕地资源:洛南县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全县土地总面积423.8万亩,其中耕了49.6万亩。 林业资源:全县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林业用地面积248.91万亩,常见树种160多个品种,主要有柏、松、壳斗、桦 树、杨树、玄参、核桃、柿子、蔷薇、漆、苦木、槭及竹亚等科。

水资源: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河流遍布,饵类生物丰富,全县水库22座,总库容1348万立方米。 矿藏:洛南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矿藏资源丰富,经地质普查勘探,探明矿藏有34种。

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钼、铅、铼、锌、钨、稀土等,集中分布在秦岭小山脉中;非金属矿有煤、钾长石、白云石、水泥灰岩、水晶、硅石、大理石、叶腊石、透辉石、透闪石、麦饭石、磷灰石、粘土等,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和东南部。 洛南县属于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

由于群山连绵,起伏悬殊,具有明显山区气候特征。季风影响明显。

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为一年中干燥季节;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逐渐增多,如果伴有大风,土壤蒸发加剧,极易形成春旱,当寒潮入侵时,往往出现冻害;夏季是一年中最高气温季节,也是降水量最大的季节,雨量集中,多有雷阵雨、暴雨出现,有时伴有冰雹,有时还出现局部伏旱和夏旱;秋季气温速降,初期多有连阴雨,常常形成涝灾,末期偏少,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在植物生长季节中,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数多。但因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霜雹等灾害出现。

四、商洛市历史名人(1940年以来的)都有谁啊

商洛始名于汉朝。 汉代指上雒(县)和商(县)的地域合称。隋朝是指一个县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商雒建制是代表领6县的地级建制名称。之后由商洛市名称取代,是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临河南省,东南临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别与陕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地处秦岭山地,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商洛市共辖商州区和镇安县、丹凤县、商南县、洛南县、山阳县、柞水县1区6县。面积约19851平方千米,[1] 2014年人口249万。[2]

商洛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和稻谷,“岭沟红米”最为出名。是陕西核桃、板栗、柿饼、木耳的集中产区。水貂养殖业居陕西省之冠。有大熊猫、苏门羚、青羊、林麝、水獭、黑鹳等珍稀动物。主要矿产金、银、煤、铝、锌等。钾长石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商洛名胜古迹有笔架山风景区、柞水溶洞、二郎庙、丰阳塔、大云寺等及陕南地区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商南金丝大峡谷、牛背梁、天竺山、月亮洞及待开发的佛诞地等,自2010年开始,一年一度的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始在秦岭山中魅力城市商洛举办。 商於古道文化景区为陕西省十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之二。[3]

陕西洛南属于易发洪涝的地区吗,该怎么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洛南县隶属于陕西省商洛市

洛南县位于商洛市东北部,东临河南省的灵宝市、卢氏县,南与商州区、丹凤县毗邻,西接渭南市的华州区、西安市的蓝田县,北与华阴市、渭南市的潼关县相邻,区域面积283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洛南县辖2个街道、14个镇。2021年,洛南县户籍人口451665人。

洛南是汉字故里,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史官仓颉5000多年前在此指掌而创文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历史。唐虞和夏商时期,属梁州。秦时,隶属内史地南境,称为“京畿之地”。西汉元鼎四年,置上洛县,属弘农郡。

洛南县气候特征:

洛南县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属于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逐渐增多,如果伴有大风,土壤蒸发加剧,极易形成春旱,当寒潮入侵时,往往出现冻害;夏季是一年中最高气温季节,也是降水量最大的季节,雨量集中,多有雷阵雨、暴雨出现,有时伴有冰雹,有时还出现局部伏旱和夏旱。

秋季气温速降,初期多有连阴雨,常常形成涝灾,末期偏少,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为一年中干燥季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1℃,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为~18℃。年平均降水量754.8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125天。年均无霜日195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洛南县

(一)暴雨导致洪涝灾害频发,陕西洛南地区已经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亿元

8月6日陕西洛南就因为暴雨导致的洪水灾害,导致该地有多个县市地区受灾严重,并且已经有5人死亡10人失踪。目前已经派出专业的救援人员前往救灾,并且首先帮助居民们开通道路。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山坡上的泥石流导致道路堵塞,还有超过1375 公顷的农田被损毁,已经导致了今年的庄稼是收获不成了。目前救援人员已经帮助部分村落打通了电路,保证了家家户户的用电正常,同时在受灾地区也尽量帮助居民抢电器等大型机械。

(二)局部地区降雨量过高,或成此次灾害的主要原因

其实陕西洛南地区此次灾情只是由于下雨过多,而导致湖泊蓄水能力达到极限,大坝决堤而冲毁农田和村落。洪涝灾害在我国这几年也有发生,但是其最后治理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天灾难以阻挡我们只能够减少此次洪水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最近韩国釜山附近地区也是接连几天下雨导致了洪水灾害,所以在夏季雨天比较多的季节里,洪水灾害也是时有发生难以避免。

(三)洪水灾害到来之前,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是必要之举

虽说天气原因没办法阻止,但是我们在有害天气的情况下,遇到洪水灾害,首先要远离低洼路段,远离高大建筑物。同时如果有雷电还有暴雨的时候也要远离大树,尽可能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呆着等待救援。此次洪水受灾人达到了7万多人,当地政府也是及时的搭建好了应急避难所,同时也有米面粮油等供给受灾群众们,国家也会给予受灾村民一定的经济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