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源是哪个省的城市

2.清凉寺(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寺、法眼宗祖庭)详细资料大全

3.萍乡的历史?

4.萍乡市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十二个月是哪一年

5.8月1号江西萍乡能见到日食吗?

6.江西的气候?

萍乡2014年8月气温_萍乡2018年6月天气记录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上栗、芦溪、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

萍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约1600小时,无霜期270天。

萍乡矿产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5.27万公顷,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钼、钨、铝、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等36种,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植物物种1200余种。水资源十分丰富,有袁水、萍水、草水、莲江五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为26.46亿立方米/年,水能源可开发量4万千瓦,地下水储量为4亿立方米。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唐武德二年(619),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贞观元年属江南西道袁州府,元元贞元年(1295)萍乡由县升格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由州改为县。清属江西省袁州府。民国3年(1914)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萍乡市现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经国务院批准,莲花县于1992年8月从吉安地区划归萍乡市管辖),安源、湘东二区,还有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28个建制镇、18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个村民委员会、128个居委会。

  全市总人口180.02万,非农业人口52.48万,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70人。

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5.45%,人口出生率为13.28‰,死亡率5.95‰,自然增长率7.30‰ 。

全市从业人员92.7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9.5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63.26万人。

全市在岗职工合计12.83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345元,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9.47万人,年平均工资117元。

以上引用数据为2003年末统计数。

  萍乡市是江西省重要工业城市,形成了以煤炭、机械、冶金、化工、建材、陶瓷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钢材、电瓷、工业瓷、烟花鞭炮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煤炭产量占全省的40%;钢材占全省的30%以上;化工填料产销量占全国70%;电瓷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低压电瓷在全国市场占有率60%以上,电瓷出口占全省的85%,PC电瓷为全国驰名商标;建材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重要建材生产基地,水泥年生产能力为500多万吨;浮法玻璃2001年产量达555万重量箱,全国排名第八;“安源牌”客车畅销全国。安源股份2002年7月2日隆重上市,成为我市首家上市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腾飞塑料总厂生产的“腾飞”塑料制品和武冠集团生产的防水材料、精炼茶油、“红安源”白酒畅销国内市场。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中华杜仲茶、“天天上”、“武功山”、“月池”矿泉水等日益走俏市场。

轻工业产品获各类名优产品奖达300多项(次),其中15项获国家奖。获新产品成果奖100多项(次),其中“飞碟”电风扇的“飞碟”商标获江西省著名商标,市毛巾厂的“皇后巾”获免检出口产品,市华海防雨服装厂的“奇款”牌透气式防雨服获“全国98年专利产品金奖”和“94年最大科技金奖”,上栗出口烟花生产的“中西友谊瀑布”、“组合礼花弹”等5个烟花品种在西班牙24届国际烟花大奖赛上获集体二等奖。

改革开放以来,萍乡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978年至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构成的比例由1978年的33.3:43.8:22.9变为2001年的13.6:54.8:31.6,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市工业企业单位12 243个,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55个;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2 088个。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75.60亿元。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654.47万吨,发电量21.02亿千瓦小时,钢185.28万吨,水泥373.58万吨,平板玻璃583.52万重量箱。2003年,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85.21亿元;工业增加值27.6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86.28亿元;实现利税12.10亿元,其中利润总额6.59亿元。

安源是哪个省的城市

邮编:337000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13°46′至114°09′、北纬26°57′至27°27′之间。东北与安福县接壤,东南和永新县毗邻,西南和湖南省茶陵县、攸县相连,北面与萍乡市芦溪县交界;县城琴亭镇距省会南昌330千米,距萍乡市政府所在地78千米。南北长约58千米,东西宽约38千米,总面积1062平方千米。总人口2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琴亭镇。邮编:337100。代码:360321。区号:0799。拼音:Lianhua Xian。www.xzqH.org

全县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属山地丘陵区。地势北、东、西三面高,中部和南部低,四周环绕中低山,高度由南向北递增,山峰多在700-1100米之间。全县平均海拔300米;最高点为石门山,海拔1300.5米;最低点为砻山口河岸,海拔146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在1600-1700毫米之间,无霜期年平均284天。

行政区划

全县辖5个镇、8个乡:琴亭镇、路口镇、良坊镇、升坊镇、坊楼镇、闪石乡、湖上乡、三板桥乡、神泉乡、六市乡、高洲乡、荷塘乡、南岭乡。共有2个居委会、157个村委会。www.xzQh.org

琴亭镇面积:k_人口:55024人邮编:337100代码:360321101

县政府所在地。因唐朝名相包销姚崇布衣时曾操琴于莲花轿上而得名。全镇辖金城、永安等2个居委会,西门、南门、北门、西边、莲花、花塘、寨里、白马、斜田、幸福、白岭、凫村、杨枧、曙光、金家、六模、下梅洲、望山等18个村委会。

路口镇面积:50.3k_人口:14881人邮编:337108代码:360321102

辖路口、丰施、范家、街头、庙背、湖塘、汤坊、阳春、同坑、下垄等10个村委会。

良坊镇面积:117.2k_人口:32469人邮编:337112代码:360321103

辖良坊、布口、新田、白沙、下布、邑田、歧下、井一、井二、高丘、泉水、黄源、冲头黎族、白渡、下坊、湾溪、斜天、汤渡、清塘、泰垣、南湾、梅洲、田心、富民等24个村委会。

升坊镇面积:50.7k_人口:14630人邮编:337113代码:360321104

辖升坊、云溪、江口、石江、沙屋、花园、浯一、浯二、泰岭等9个村委会。

坊楼镇面积:117k_人口:23033人邮编:337103代码:360321105

辖坊楼、罗市、东边、富树、小江、奢下、新枧、沿背、田垄、洋桥、甘家、红源、东星、屋场、江山等15个村委会。

闪石乡面积:59.7k_人口:11553人邮编:337106代码:360321200

辖井屋、洞背、大源、暖水、闪石、江边、渭下、西江等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南头。

湖上乡面积:42.2k_人口:13814人邮编:337107代码:360321201

辖湖上、山下、小水、东田、江背、樊家、圳背、西山、曾家、南村等10个村委会。

三板桥乡面积:30.8k_人口:10080人邮编:337115代码:360321202

辖清水、田南、棠市、湖边、三板桥、镇背、桥头、山口垄等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敕古塘。

神泉乡面积:116k_人口:19710人邮编:337114代码:360321203

辖棋盘山黎族、谭坊、湖田、神泉、大湾、永坊、周屋冲、坪里、段家坊、珊田、上江、模背、竹湖、五洲、桃岭等15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坪里。

六市乡面积:124.2k_人口:8424人邮编:337101代码:360321204

辖六市、大沙、垭坞、海潭、西坑、黄桥、山口、山背等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鸡子寨。

高洲乡面积:103.1k_人口:15265人邮编:337102代码:360321205

辖高洲、上塘、小背、下湾、黄天、江畔、苍下、严家、朱家、黄沙、赤洧、高滩等12个村委会。

荷塘乡面积:132.1k_人口:14656人邮编:337105代码:360321206

辖楼下、白竹、安泉、寒山、文塘、珊溪、湾里、井下、严塘、庙下、双岭、长曲湾等12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庙下。

南岭乡面积:54.4k_人口:11620人邮编:337104代码:360321207

辖塘边、圳头、长埠、超村、湾源、四桂、砚溪、岭水等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塘边。

历史沿革

以莲花山为名,山五峰攒簇,状若莲花,又有莲花潭、莲花寨。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曾设置广兴县,县治在今琴亭镇附近,后几废几设。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析永新县二十个都、安福县十二个都置莲花厅,治莲花桥(今琴亭镇),属吉安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属庐陵道。民国十五年废道,莲花直属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属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28年6月30日,成立莲花县第一届工农兵政府。

1949年8月13日全县获得解放,属吉安专区。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1979年属吉安地区。1992年6月20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66号)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吉安地区的莲花县划归萍乡市管辖;同年8月11日正式实施。

Www.Xzqh.Org

1988年12月10日,设立寒山乡,其行政区域为原属荷塘乡的寒山、安泉、白竹、文塘四个村委会的范围,乡政府驻寒山村(赣民函[1988]138号批复)。1994年8月26日,撤销坊楼乡,设立坊楼镇(赣民字[1994]136号批复)。

1998年,全县辖2个镇、16个乡:琴亭镇、坊楼镇、下坊乡、三板桥乡、六市乡、升坊乡、闪石乡、良坊乡、花塘乡、坪里乡、南岭乡、高洲乡、神泉乡、荷塘乡、寒山乡、湖上乡、琴水乡、路口乡。

1999年7月15日,撤销坪里乡、良坊乡、路口乡、升坊乡,设立坪里镇、良坊镇、路口镇、升坊镇(赣民字[1999]182号批复)。

2000年,全县辖6个镇、1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4668人;其中:琴亭镇 24932人、坊楼镇 22048人、升坊镇 13985人、坪里镇 11744人、良坊镇 14968人、路口镇 13385人、琴水乡 10276人、花塘乡 13543人、神泉乡 5983人、三板桥乡 9076人、南岭乡 11607人、荷塘乡 10966人、寒山乡 1724人、高洲乡 14553人、六市乡 7324人、下坊乡 15051人、湖上乡 12249人、闪石乡 11254人。

2001年7月9日,撤销琴水乡、花塘乡,划归琴亭镇;撤销寒山乡,划归荷塘乡(赣民字[2001]338号批复)。

2003年9月4日,撤销下坊乡,成建制划归良坊镇管辖;撤销坪里镇,成建制划归神泉乡管辖(赣民字[2003]213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4.3万人。

2004年,全县辖5镇8乡:琴亭镇、坊楼镇、路口镇、良坊镇、升坊镇,六市乡、高洲乡、闪石乡、湖上乡、南岭乡、荷塘乡、神泉乡、三板乡。

琴亭镇2004年辖:城东居委会、城南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城北居委会、西门村(镇政府所在地)、南门村、北门村、西边村、莲花村、花塘村、寨里村、白马村、斜田村、幸福村、白岭村、凫村、杨枧村、曙光村、金家村、六模村、下梅洲村、望山村。

路口镇2004年辖:路口村、丰施村、范家村、街头村、庙背村、湖塘村、汤坊村、阳春村、同坑村、下垄村。

良坊镇2004年辖:良坊村、布口村、新田村、白沙村、下布村、邑田村、歧下村、井一村、井二村、高丘村、泉水村、黄源村、冲头黎族村、白渡村、下坊村、湾溪村、斜天村、汤渡村、清塘村、泰垣村、南湾村、梅洲村、田心村、富民村。

升坊镇2004年辖:升坊村、云溪村、江口村、石江村、沙屋村、花园村、浯一村、浯二村、泰岭村。

坊楼镇2004年辖:坊楼村、罗市村、东边村、富树村、小江村、奢下村、新枧村、沿背村、田垄村、洋桥村、甘家村、红源村、小东村、屋场村、江山村。

闪石乡辖:江边村、井屋村、洞背村、大源村、暖水村、闪石村、渭下村、西江村。wWw.xZqh.oRg

湖上乡辖:湖上村、山下村、小水村、东田村、江背村、樊家村、圳背村、西山村、曾家村、南村。

三板桥乡辖:清水村、田南村、棠市村、湖边村、三板桥村、镇背村、桥头村、山口垄村。

神泉乡辖:坪里村、棋盘山黎族村、谭坊村、湖田村、神泉村、大湾村、永坊村、周屋冲村、段家坊村、珊田村、上江村、模背村、竹湖村、五洲村、桃岭村。

六市乡辖:六市村、大沙村、垭坞村、海潭村、西坑村、黄桥村、山口村、山背村。

高洲乡辖:高洲村、上塘村、小背村、下湾村、黄天村、江畔村、苍下村、严家村、朱家村、黄沙村、赤洧村、高滩村。

荷塘乡辖:庙下村、楼下村、白竹村、安泉村、寒山村、文塘村、珊溪村、湾里村、井下村、严塘村、双岭村、长曲湾村。

南岭乡辖:塘边村、圳头村、长埠村、超村、湾源村、四桂村、砚溪村、岭水村。

地图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莲花县位列第92名。

2019年11月13日,生态环境部授予莲花县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11月1日,莲花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10月29日,莲花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3月,莲花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井冈山片区、原中央苏区片、湘赣片区)。

2018年2月22日,莲花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1年12月20日,莲花县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清凉寺(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寺、法眼宗祖庭)详细资料大全

安源是江西省的城市。

安源区隶属于江西省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中部,毗邻湖南,历为萍乡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98.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6万,常住人口60万。辖4镇6街1管委会,是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区、江西省十强县区。

浙赣铁路复线横贯全区东西,与京广,京九两条大动脉相联。公路交通发达,320、319国道,沪瑞、萍栗高速公路,双十字纵贯境内。安源是中国近代工业采煤较早的地区之一,光绪年间成立了汉冶萍公司,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股份制集团公司。安源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

安源区的地理环境介绍:

1、地形地貌

安源区属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岭多东南走向。山地、丘陵、盆地错综分布,地貌较为复杂。有古墓岭、马鞍岭、芭蕉岭等500米以上山岭。全区平均海拔152.4米,境内最高处芭蕉岭位于五陂镇,海拔538.9米,最低处龙洲上,位于青山镇海拔80米。

2、气候特征

安源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霜期较短。有春冷、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1月平均气温5.3℃,极端最低气温-9.3℃(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高气温41.0℃(2003年8月2日)。无霜期年平均278天。

3、水文条件

安源区区内水系地域分属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萍水、栗水、草水、袁水、莲水。袁水、莲水发源于罗霄山和武功山,流入赣江;萍水、栗水、草水发源于武功山与罗霄山、杨岐山之间,最终注入湘江。主要支流有长平河、福田河、东源河、楼下河、高坑河、万龙山河、张家坊河、金山河、大山冲河、鸭路河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源区

萍乡的历史?

清凉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始建于南唐时期,李昪到清凉山避暑,改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高僧文益禅师居住在寺内,创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命名为兴教寺。明初称清凉寺,沿用至今。寺原有规模较大,寺内建筑屡毁屡复,佛殿为清末所建。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出自于清凉寺。

清凉寺是南唐金陵首刹、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法眼宗祖庭,也是禅宗五家七派之中,祖庭尚未恢复的道场。

2014年4月,清凉寺着手恢复,根据现存历史资料,崇古遵今,拟依次恢复山门、天王殿、南唐还阳井景观、法眼宗纪念馆(大殿)。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清凉寺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公园内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扫叶楼、崇正书院 现任主持 :理海法师 始建时间 :南唐时期 历史沿革,主要景点,扫叶楼,崇正书院,寺庙保护,文化价值,文化,价值,佛事活动,历代主持,旅游贴士, 历史沿革 清凉寺创建于南朝,具体年代不详,唐中和年间渐兴。 五代十国之杨吴顺义中,(921年—927年间)大丞相徐温重建,名兴教寺,请悟空休复禅师住持。 南唐升元初(938年)元宗李璟扩建兴教寺为清凉大道场,礼请文益禅师住持,从此,石头山改称清凉山。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72年)改称清凉广惠禅寺,后屡废屡建。 明洪武三十五年(1403年),周王朱橚(sù)重修山寺,成祖朱棣题额“清凉禅寺”。该寺当时规模甚大,基址占地20亩。寺内建筑有山门三楹、天王殿三楹、钟楼一座、佛殿五楹、伽蓝殿一楹、祖师殿五楹、毗卢殿三楹,另有方丈室八楹及僧院九房。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时,对南京城内的文化胜迹进行了大规模毁坏,清凉寺也未幸免于难。清同治年间,寺院在原址恢复重建,但规模已大不如前。 到“文革”才被迫终止了佛事活动,但仍有僧众居住,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2009年1月1日,正式交给佛教界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同年6月20日,举行了恢复开放暨佛像开光。 南京清凉古寺 主要景点 扫叶楼 扫叶楼在西侧山坡上,是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为龚贤旧居,始建于16年,明清式样,砖木结构,覆小瓦,长约25米,宽约16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他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因之称扫叶楼。 扫叶楼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在清凉寺东侧山坡上,明嘉靖年间修建。书院共三进,前两进两侧有游廊相连,第三进称“清凉胜境”,是一座高6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后崇正书院辟为中华奇石馆。馆东边有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 崇正书院 1980年,南京市 *** 拨款重修崇正书院,由建筑专家杨廷宝指导设计方案,历时两年竣工。 寺庙保护 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2014年7月至10月,对清凉山兰苑地块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950多平方米,基本完成清凉寺明代、清代建筑遗存的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两座建筑基址,第一座是带月台式建筑平面呈“凸”字形,有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的月台,建筑尺度与佛殿吻合。第二期部分沿用了第一期的建筑基础。主体建筑为长方形,是《金陵梵刹志》所标示法堂位置。 清凉寺 (法眼宗祖庭、南京清凉寺) 2014年4月,南京市规划局公布南京金陵邑·石头城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指出清凉山上的清凉寺是法眼宗祖堂,规划设计提出,要开展古清凉寺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设计将以保护山体和树木为指导思想,保持天王殿以南的场地原貌结合现在的路北花房用地,新增大雄宝殿、佛事广场、法眼宗博物馆(清凉寺新地宫)以及东西两厢。清凉寺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崇古遵今,拟依次恢复山门、天王殿、南唐还阳井景观、法眼宗纪念馆(大殿)。 文化价值 文化 “解铃还须系铃人”成语出自古清凉寺 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后来这句话就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 价值 1、南京这座文化名城的根在清凉山,清凉文化最核心的内容离不开清凉山的佛教文化。 2、清凉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发源地,在海内外的影响极高。 3、佛教敲击“幽冥钟”的起源在清凉寺,“清凉钟声”驰名中外。 4、清凉寺开创了皇帝以国家形式支持佛教兴办放生池之先河,清凉寺的放生池就是乌龙潭。 5、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清凉问佛”盛况空前。清康熙年间的《金陵名胜图》载,清凉山又名小九华,相传为地藏菩萨驻锡地。每逢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前来清凉山礼佛者络绎不绝,川流不息。据说仅供香客休息的进香茶棚,从大中桥一直摆到清凉山,此一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繁荣盛况,形成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清凉问佛”,传诵至今。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清凉寺诗记说:“塔庙当年甲一方,千层金碧万缁郎。” 6、明清两代江南最大的书院——崇正书院,就座落在清凉山上,它与因明末清初的金陵八大家之首龚贤而闻名的扫叶楼,共同构成不朽的清凉文化。 禅宗五家七派祖庭的恢复情况 沩仰宗的祖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沩山密印寺,于1979年修复开放。2003年,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仰山栖隐禅寺恢复开放。 云门宗的祖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云门山大觉禅寺,于1983年修复开放。 临济宗的祖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临济寺,于年恢复开放。 曹洞宗的祖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洞山普利禅寺,于1986年修复开放。1993年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宝积禅寺修复开放。 杨岐宗祖庭,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杨岐山杨岐普通寺,于1996年修复开放。 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黄龙寺,于1994年修复开放。 法眼宗祖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清凉寺,是禅宗五家祖庭中唯一仍未恢复修建的寺院。 佛事活动 2015年11月8日凌晨,法眼祖庭清凉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众姓供佛、斋天法会,感恩十方三宝、龙天护持,祖道昌隆,海众安和,祈愿国泰民安,正法久住。 2015年12月31日晚九时整,清凉寺举行了洒净祈福。将近子时,法师们带领大众吟唱叩钟偈,继而有序撞钟。 2016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九,恭逢观世音菩萨圣诞。法眼祖庭清凉寺十八日晚举行了祝圣祈福法会,法会期间甘露遍洒,大众安于香云梵呗,如如不动,祥和喜悦。 2016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初八),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法眼祖庭清凉寺初七晚祈福祝圣,佛诞日上午大众浴佛,法喜充满。 2017年12月24日,清凉寺举行了慈悲放生暨皈依弟子年度共修活动。放生仪式后,理海法师带领随缘参与的众弟子共诵《清凉皈依祈愿文》,并礼佛108拜,增益共修的功德。 历代主持 文益禅师(885年—958年),俗姓鲁,七岁到新定智通院依全伟禅师出家,二十岁到越州(浙江绍兴)开元寺受具足戒。文益禅师于后周显得五年七月十七日(958年)剃发澡身,告别僧众。南唐中主李璟曾在他病中亲往礼问,南唐公卿皆穿素服送葬于江宁县。南唐国主諡文益禅师“大法眼禅师”之号,后人称此宗为“法眼宗”。 悟空休复、法灯泰钦、觉海文遂等禅师都曾在清凉寺住持。 理海法师:南京清凉寺现任主持、南京市佛协副会长。 旅游贴士 交通 捷运:乘南京捷运2号线到汉中门站下车,从2号口出来即可。 公交:乘6路、60路、91路、317路、511路、532路、552路至清凉山公园下。 地址 清凉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上 清凉寺

萍乡市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十二个月是哪一年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

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

唐武德二年(619年),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代属江南西道袁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萍乡由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州改为县。明清均属江西省袁州府。

民国3年(1914年)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1906年12月,领导的同盟会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1922年9月,刘少奇、李立三等在此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萍乡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同时也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

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宜春专区。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

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1979年1月,经江西省批准,萍乡设四个县级区。

1983年,改社为乡,撤销萍乡镇设立五街(凤凰街、八一街、后埠街、东大街、丹江街)。年,萍乡市设置白源镇,管辖长溪、横板大队;设置广寒、万龙、鸡冠、五陂乡。

1986年2月15日,同意萍乡市湘东区设置泉田乡,管辖区为农科所的樟里、青泥、甘泉、盆形、五里、流田六个村。1992年6月20日,将吉安地区的莲花县划归萍乡市管辖。

1997年11月13日,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以原上栗区的行政区域为上栗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上栗镇。

撤销萍乡市芦溪区,设立芦溪县,以原芦溪区的行政区域为芦溪县的行政区域。上栗县、芦溪县由萍乡市管辖。

扩展资料:

萍乡乃古之吴楚咽喉,今之赣西明珠,是中国近代工业起始最早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商贸繁荣,已成为江西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下辖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安源区、湘东区,全市土地面积3823.99Km2,人口192.50万。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本省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

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

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随着沪昆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完成,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200Km/h的铁路干线将成为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通道。

319和320国道呈十字型在市区交汇通过,沪昆高速、萍洪高速贯穿全境。市中心城区距湖南长沙黄花机场仅120Km,具有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

萍乡市属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东、南、北大多为山地,西部地势较低,境内山地、丘陵、盆地错综分布,地貌较为复杂。

东南部有武功山脉,海拔一般在800~1900m,最高峰(白鹤峰)海拔1918.3m。北部杨岐山至大屏山一带地势较高,地形险要,海拔在600~900m左右。

西部萍水河河床最低点的海拔只有m。中部偏东地势较高,成为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分水岭。

萍乡市地貌类型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四类。其中中、低山和丘陵区分布广泛,面积分别为1535.92Km2和1591.0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17%和41.61%;

岗地面积为256.4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71%;河谷平原区面积440.5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52%。

区内水系地域分属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萍水、栗水、草水、袁水、莲水。袁水、莲水发源于罗霄山和武功山,流入赣江;

萍水、栗水、草水发源于武功山与罗霄山、杨岐山之间,最终注入湘江。主要支流有长平河、福田河、东源河、楼下河、高坑河、万龙山河、张家坊河、金山河、大山冲河、鸭路河等。

规划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类型。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极端最高气温达41℃,极端最低气温~9.3℃,年平均气温17.3℃。

据萍乡市气象局资料(1955~2009年),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596.7mm,最大年降水量2184.0mm(1997年),最小年降水量1086.4mm(1971年);最大月降雨量659.4mm(1982年6月),最大日降雨量225.6mm(1972年8月18日)。

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2%;空间上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

百度百科—萍乡

萍乡市人民政府—萍乡概况

8月1号江西萍乡能见到日食吗?

最大年降水量是1997年,最小年降水量是1971年。

根据萍乡市人民政府官网资料显示,据萍乡市气象局资料(1955~2009年),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596.7mm,最大年降水量2184.0mm(1997年),最小年降水量1086.4mm(1971年);最大月降雨量659.4mm(1982年6月),最大日降雨量225.6mm(1972年8月18日)。

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

江西的气候?

只能看到偏食。这次日食在国内的全食区自新疆北部开始,经河西走廊、陕西中部,到山西、河南西部为止。江西只能看到偏食。萍乡日食开始的时间是18时35分55秒,非常接近日落。到日落时日食尚未结束,是带食日落。不过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景象。

另外明年7月22日长江流域有一次日全食,萍乡那次的条件不错。

概况: 江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春季阴冷多雨,偶有桃花汛;夏季高温多雨,间有台风影响;秋季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冬季湿冷,多偏北大风。年平均气温 11.6℃~19.6℃,无霜期长达240-307天,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50%以上集中在4-7月,该时期为江西的雨季。

江西地域广,南北跨越 5个多纬距,东西相隔5个多经度,境内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间丘陵起伏,北部为鄱阳湖及其平原。复杂的地形、地貌分布,使得江西气候资源分布复杂多样:光资源北多南少;热量资源南多北少;水分资源东多西少;风能资源湖区、山区多,其他地区少。

全省四季主要特点、气候资源分布如下:

春季: 受大陆冷高压和南支槽的共同影响,我省多过程性天气,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是低温阴雨和强对流。长期低温阴雨会造成烂种烂秧,对早稻播种危害很大,平均约 2年出现1次。

夏季: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旱酷热。全省 7月平均气温除周边地区外,南北各地相差甚小,都在29.0~30.0℃之间,极端最高气温都在40℃以上。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除鄱阳湖受湖水调节和龙南、全南、定南等地植被条件较好的山区为10~20天外,其他地方都在20天以上,赣东北和赣江中游一带多达40~50天,可算是我国的“火炉”之一。

全省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31.1℃~42.1℃。

秋季: 雨季结束之后,西太平洋副高北跳,我省多处太平洋副高脊区之中,使得我省多晴好天气,且湿度较小,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干旱与寒露风。

冬季: 受大陆季风影响,不断有冷空气侵入,特别是鄱阳湖区域为向北开口的盆地,冷空气长驱直入,使北部平原气温显著下降,有时伴有雨雪或冰冻。 1月平均气温为3.5~5.0℃,最低气温较低。赣南盆地因受山脉阻挡,加之位置偏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1月的平均气温为7.0~8.0℃,有的在8.0℃以上,但极端最低气温仍可下降至-5℃左右。全省多年极端最低气温-3.8℃~-16.7℃.

光资源分布:

我省全年的日照时数绝大部分地区在 1600~2100小时,星子、都昌、德安、永修、景德镇和上饶地区北部超过1900小时,其中波阳多达2145小时。宜春地区西部和萍乡稍少,不足1700小时,其中铜鼓只有1560小时。山区的日照时数亦较少,如崇义仅为1521小时。

热量资源分布:

江西的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全省各地的年平均气温为 16.4~19.8℃,自北向南递增,平原高于山区。赣东北、赣西北边缘山区和长江南岸一带年平均气温较低,为16.4~17.0℃;赣南盆地年平均气温较高,为19.0~19.8℃;其余地区多为17.0~19.0℃。

近年来,我省冬季气温与最冷月最低气温逐渐上升,每 10年约增加0.05~0.19℃;夏季气温与最热月最高气温逐渐降低,每10年约降低0.01~0.17℃;春季和年平均气温,各地有升有降,其幅度均较小;秋季气温略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