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天气的谚语有哪些二年级下

2.天气谚语有哪些?

3.描述天气的谚语

4.有关天气的谚语并对其进行适当解释(至少两条)

5.关于天气的俗语

6.根据云的特点判断天气的谚语

形容天气的谚语有哪些二年级下

天气方面的俗语的特征_描述天气的俗语有什么

1、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到。

2、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3、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4、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5、泥鳅跳,风雨到。

6、东虹日头,西虹雨。

7、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8、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9、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10、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11、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12、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13、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14、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15、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16、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17、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18、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9、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20、风乱转,不用算。

21、露水闪,来日晴。

22、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23、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24、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25、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26、东闪空,西闪雨,

27、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8、开门风,闭门雨。

29、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30、东风急,雨打壁。

31、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32、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及,冬起东风雪边天。

33、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天气谚语有哪些?

天气谚语有这些: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三月三,脱了袄换布衫

3.东虹日头西虹雨

4.朝雾晴,晚雾阴

5.朝雾不收,细雨淋淋

6.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7.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8.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9.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10.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11.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临

15.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16.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7.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18.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19.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20.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21.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22.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23.燕子低飞要下雨

24.鱼跳水,有雨来

25.雨中鸣蝉叫,预告晴天到

26.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27.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28.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29.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

30.早蚯迎太阳,晚蚯落一场

31.蜻蜓点水,连续阴雨

32.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33.泥鳅跳,大雨到,泥鳅静,天气晴

34.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35.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36.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37.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8.今晚花花雨,明天晒死人

39.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40.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41.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42.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43.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44.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45.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一、天气谚语适用性

地球上纬度较适中的地区,大约在北纬或南纬30°至60°,为人类主要活动地带。而在这些地方的天气转变较为明显,并不会长年持续相同的气候,今天是潮湿的晴天,明天可以是寒冷的雷雨天。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人生处于赤道地带,但在很多情况下这地带的气候并不会有明显变化。如撒哈拉沙漠,其终年均是酷热干燥,反之,印度次大陆与西太平洋地带则长年处于雨季,其日间的天气变化较少。

因此中文世界的天气谚语主要适用在纬度适中的地带,因为其有明显的气候变化。但天气谚语于不同地区的适用性亦有可能有所不同,如东虹日头,西虹雨,因为中国大部份地区均处于西风带,如果西方出现彩虹,说明西方已有云雨,不久将会向东移并降水。如果东方出现彩虹,说明云雨带已移走,晴天将至。

二、天气谚语可信度

经由不断的观察,配合反复的实证,天气谚语虽然是假设,但亦能提供部份有用的资料。因为天气谚语是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而得,因此并不能称其为不科学。然而,其有地区局限性,未必是全球通用。而使用天气谚语来作长期天气预测亦受到气象变化的主观局限,并不一定可行。

因为大多数天气谚语生成时科学知识并不发达,因此其欠缺了科学的求根精神,其实只是对现象作出描写,而没有作出解释,因此没有理论支持。然而,天气谚语在经过不断实践后已是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并足以在日常使用。

三、天气谚语特点

第一,这些谚语是千万年间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很多能与现代气象学理论相暗合。但因为受当时生产条件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这些谚语大多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尚不能提高到科学理论的境界。

第二,也正是因为这些谚语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所以就有很大的地方性的限制,某一谚语在北方非常灵验,在南方则昂事的人眼界狭窄,经验也有限,还不可能从全面联系中观察与分析问题。

第三,其中还包括着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的牵强附合,但如果我们能用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方法去研究,我们就不难去粗取精,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

天气谚语又称农谚,是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俗语。天气谚语基本上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口述与笔记的历史充满韵文、轶事与谚语来指示明日天气是天朗气清还是风雨飘移。不论是要耕种的农民,贸易的商贾还是其他人,能否预知明日的天气已是成败的关键。在水银晴雨表发明以前,收集任何有关天气的预测数据均是极为困难的。尽管有如天气棒般可提供湿度变化预测的工具,但最可靠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仍是人类的经验。

描述天气的谚语

描述天气的谚语如下:

1、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立春晴,一春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日出遇黄刮风,日出现红下雨,不黄不红晴空。伏里东风不下雨。

4、久雨现明星,天气将转晴。清晨雾浓,一日天晴。

5、三天北风两天雨。立春头一天,大雪纷飞是旱年。

天气谚语又称农谚,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各种有关天气变化的俗语。天气谚语基本上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口述与笔记的历史充满韵文、轶事与谚语来指示明日天气是天朗气清还是风雨飘移。

不论是要耕种的农民,贸易的商贾还是其他人,能否预知明日的天气已是成败的关键。在水银晴雨表发明以前,收集任何有关天气的预测数据均是极为困难的。

尽管有如天气棒般可提供湿度变化预测的工具,但最可靠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仍是人类的经验。地球上纬度较适中的地区,大约在北纬或南纬30°至60°,为人类主要活动地带。

而在这些地方的天气转变较为明显,并不会长年持续相同的气候,今天是潮湿的晴天,明天可以是寒冷的雷雨天。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人生处于赤道地带,但在很多情况下这地带的气候并不会有明显变化。如撒哈拉沙漠,其终年均是酷热干燥,反之,印度次大陆与西太平洋地带则长年处于雨季,其日间的天气变化较少。

因此中文世界的天气谚语主要适用在纬度适中的地带,因为其有明显的气候变化。但天气谚语于不同地区的适用性亦有可能有所不同,如东虹日头,西虹雨。

因为中国大部份地区均处于西风带,如果西方出现彩虹,说明西方已有云雨,不久将会向东移并降水。如果东方出现彩虹,说明云雨带已移走,晴天将至。

有关天气的谚语并对其进行适当解释(至少两条)

“游丝天外飞;久晴便可期”:游丝天外飞指毛卷云。这种云孤立地出现,一般说明高空比较稳定;如果云不是系统地增多变厚,一般预示天气继续晴朗。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即气象上的钩卷云。钩卷云出现后往往有低气压或明显的低压槽移来,要下雨了。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这种云也是下雨或刮风的征兆。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是高气压控制下的征兆。故一般短期内天气仍晴好。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往往出现在低压槽的前部,表示空气不稳定,要下雨。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指太阳下山时,西边天空的乌云接住太阳,并且乌云自西向东移动,预示当天夜里要下雨。

“西北开天锁,明朝太阳大”:在下雨或阴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有一块蓝天出现,称“开天锁”。它预示很快就要雨止云消。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出现霞,预示天气要下雨;傍晚出现霞,预示天气晴朗。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两层云或者几层云移动方向不一致,说明这几层风向不一致,它通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面附近,故预兆要下雨。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春季或者春夏过渡时期在下雨的日子里,中午云层一度裂开,太阳露一露,但不久云层又聚积变厚。这通常是对流日变化所造成的暂时现象,阴雨天气仍将继续维持。类似的谚语还有“太阳笑,淋破庙”、“太阳现,三天不见面”、“亮一亮,下一丈”等。

“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少”:“乱云”指天空云多,上下有几层。“绞”指云系又不稳定,扰动性大,上下对流旺盛。这些现象预示风雨要来临了。

“馒头云,晒死人”:天上出现象馒头一样的云(淡积云),预示短期内天晴。

“梭子云,定天晴”:梭子云指荚状高积云,这种云如果云量少,变化不大,预兆短时期内天晴。

“云向东,一场空;云向南,雨成潭;云向西,披蓑衣;云向北,雨没得”:从云的走向来预示晴雨。云向东、向北移动,一般不会下雨;云向南、向西移动,预兆要下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故兆雨;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故兆晴。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兆未来要下雨。

“天上赶羊,地下雨不强”:“天上赶羊”指碎积云。这种云一般不会下雨,即使下也是很小的雨,一扫而过。

“悬球云,雷雨不停”:夏天,在乌黑的雷雨云的底部有时是波浪形状,出现象悬球状的云,预示雷雨大而强,常伴有短时间的偏北大风。

“东虹口头,西虹雨”:虹出现在东方,预兆天晴;虹出现在西面,则预兆要下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白天太阳旁出现晕环,预兆半夜前后要下雨;晕环出现在月亮周围,预兆不久要刮风。当然日晕不一定只兆雨,月晕不一定只兆风,只是说明天气将转坏。

“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早晨太阳初升时,天空中出现胭脂一样红的颜色,说明水汽增多,预兆风雨要来了。

“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黄伞,有小雨;月亮撑蓝伞,多风云;月亮撑黑伞,大晴天”:根据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周围的不同颜色光轮来预兆晴雨。月亮周围红色光轮表示空气中水汽丰沛,**次之,蓝色、黑色更少。

“大华晴,小华雨”:月亮周围的华在增大,说明大气逐渐稳定,云中水滴或冰晶变小,兆晴;相反,华越小,则预兆下雨。

“星光含水,雨将临”:晴天的夜晚,有时会看到星星的周围有个亮圈,看上去蒙蒙亮,称“星光含水”。这现象预兆要下雨了。

关于天气的俗语

关于天气的俗语如下:

1、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2、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3、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4、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5、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6、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7、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8、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9、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10、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天气介绍: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一个标准气候计算时间为30年。

根据云的特点判断天气的谚语

根据云的特点判断天气的谚语

晴雨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有雨的时候,天边无云;没雨的时候,头顶无云。天干打夜雨:不时打点夜雨的年份常常是天干年。天黄有雨,人黄有病:天空出现**,是要下雨了;人的脸色发黄呢,是生病了。乌云拦东,不落雨都要起风:东面有大量乌云聚集,天气就要变坏。先打雷后下雨,当不倒一泼大露水:打过雷再下的雨,雨量不大。莽雨三灿:突然而来的大雨,下两三阵就会停息。风来雨来,撵得尿来:又是风,又是育,躲都躲不赢。雨不过午:中午的时候,雨常常会停歇一会儿。早饭雨,鸡歇笼:吃早饭的时候开始下的雨,往往要下到鸡歇笼的时候。蚂蚁搬家大雨至,屋内泛湿大雨临:蚂蚁搬家屋内泛湿是大雨来临的先兆。一哇晴,二哇雨,三哇四哇涨大水:“哇子”(一种叫声是“哇,哇”的鸟)一声一声地叫,预示天气晴好;双声双声地叫,预示天要下雨;三声四声连续地叫,预示天要下大雨。天上斑斑云,明天晒死人:天上出现斑斑云,明天必是大太阳。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天上出现鱼鳞斑的云彩,肯定是大好晴天。黄昏早雨大太阳:黄昏时和一大早落雨,常常预示着天气晴好。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朝霞出现,预示当天要下雨;晚霞出现,预示明天天气晴好。上撑太阳下撑雨:云遮着太阳,太阳光下射,天气晴好;云遮着太阳,太阳光上射,天气会变坏。云跑南,落不完:乌云朝南飞,大雨将继续。久晴必有久雨:长时期的晴天之后,会是长时期的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