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初体验之天山大环线15天路书(上篇)

2.新山子地区的天气状况怎样

新疆初体验之天山大环线15天路书(上篇)

克拉玛依天气15天_克拉玛依天气15天的情况

情系天山——我的新疆初体验(下篇)

记得小时候,自己非常喜欢地理课。每次翻开中国地图,眼睛总是不自觉地落在中国西部,相比于诸多省份拥挤在一起的东部地区,这里的划分让人一目了然,分别是西北的新疆和西南的西藏。

尤其是新疆,这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雄伟绵长的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有苍凉雄浑的帕米尔高原,有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中国最低的吐鲁番盆地,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有美丽的伊犁草原,有神秘的喀纳斯湖,有丰富的物产,有数不尽的民族风情……

能够亲身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直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经过多年的策划准备,2018年8月,我终于开始了盼望已久的首次新疆之旅。

因为时间有限,我首次新疆之旅主要是围绕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和伊犁河谷进行路线设计。出行前得知,独库公路乔尔玛到那拉提段发生严重的落石导致封路,据此我又进行了适度调整。

15天的具体行程如下:

哈密→东天山→巴里坤草原→阜康→奎屯→乔尔玛→奎屯→赛里木湖→伊宁→昭苏→夏塔→特克斯→喀拉峻→特克斯→那拉提→巴音布鲁克→库车→库车大峡谷→吐鲁番→火焰山→哈密

路书详解

行程规划

从哈密出发,向北翻越东天山,经巴里坤草原、奇台县,最后到达乌鲁木齐边上的阜康市入住,全程约600公里,算上中间旅拍午餐时间,总共用时约12小时。

美景必看

1、东天山

雄伟绵延的东天山山脉由西向东贯穿哈密市全境,高大的山峰阻隔了水气的南下,这就造成了山南和山北截然不同的气候。以哈密市为典型的山南地区,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气候干燥;山北则是降雨充足,凉爽宜人,森林、草原、湖泊片片相连,在从南向北翻越东天山的时候,真是美景不绝,令人目不暇接。

2、巴里坤草原

位于东天山以北,东天山雄伟的山峰造就了这片面积广大的草原。夏季的巴里坤草原,蓝天似盖,绿草如茵,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再加上适宜的温度,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住宿酒店

基于性价比和出行方便的考虑,我们一家三口(三成人)选择在阜康市入住。入住酒店为7天连锁酒店(阜康 汽车 站店),地址是阜康 汽车 站斜对面准噶尔路388号,携程网预订,当时价格为220元/天。阜康市规模不算很大,但城市配套设施齐备,吃饭购物都很方便,是途中补给的好地方。

行程规划

从阜康市出发,一路向西,游览安集海大峡谷后,到达奎屯市入住,全程约360公里,算上旅拍午餐时间,总共需要9~10小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孩子在第二天身体不适,最后取消了安集海大峡谷的规划,直接入住奎屯,很是遗憾。

美景必看

安集海大峡谷

大峡谷位于奎屯附近,是安集海河经过常年的冲刷,在天山北坡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壮观非常。

住宿酒店

由于第二天准备走独库公路北段,有三个可选的入住城市,分别是克拉玛依独山子区、奎屯市和乌苏市。乌苏市距离较远,首先被排除。独山子和奎屯,其中独山子距离最近,食宿稍贵,而奎屯距离稍远,但住宿、吃饭、购物的条件要好上不少。经过综合比较,我最后选择奎屯市入住。

入住酒店为奎屯银通酒店,地址是博乐街64号,附近是个部队大院,那军号声非常的亲切。酒店价格为三人间320元/天,携程网预订。奎屯市比较发达,城市配套设施齐备,购物中心里 美食 广场大型超市一应俱全,吃饭购物补给都很方便,建议在此处购买下一天独库公路所用方便食品。

行程规划

从奎屯出发,一路向南,走著名的北段独库公路,直抵乔尔玛后再返回奎屯,往返总计300公里,由于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游览拍照,连同午餐预计11~12小时。

美景必看

独库公路北段

新疆本地人有句话,不走独库公路,等于没有来过新疆。的确,这条每年只开放几个月的天路,穿越天山山脉和伊犁河谷。行驶在这条公路上,无需找什么景区景点,抬眼望去,真是处处皆美景。

从奎屯出发,经过克拉玛依独山子区,向南进入雄伟壮观连绵不绝天山山脉。开始几十公里的盘山公路坡度不算大但弯道非常多,公路两侧景色雄浑苍凉、壮观非常。穿过闻名于世的防雪崩隧道,翻越冰川脚下的冰达板,景色豁然开朗。那一望无际的山地草原,和高耸的险峰,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卷……

住宿酒店

同Day2

行程规划

从奎屯出发,沿连霍高速向西进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经过一段干燥的荒漠,最后抵达重山环抱的赛里木湖。环湖游览后,入住赛里木湖边上果子沟的蒙古包,全程约350公里,旅拍和用餐时间总计14~15小时。

美景必看

赛里木湖

重点推荐!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也是整个新疆乃至旅行以来见到的最美湖泊,没有之一。赛里木湖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可以到达的地方,有着“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浪漫美称!赛里木湖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在晴好的天气下,赛里木湖宛如一颗无比耀眼的蓝色宝石,镶嵌在群山间。那深邃的蓝色比天空更浓郁,比大海更鲜艳。

游赛里木湖最好的方式就是环湖自驾,不过听说现在已经不让自驾进入,真是遗憾。但赛里木湖那绝美的景色,确实值得一去。在湖东岸可以看下日落,很壮观!午餐自备,晚餐可以在赛里木湖大门解决,这里有成熟的餐饮服务,很不错。

住宿酒店

住宿是赛里木湖和果子沟地区唯一令人感到头疼的地方,赛里木湖大门附近有比较好的酒店,但非常贵且往往难以预定。而周边其他地方有宿营地和蒙古包,条件很差价格却很高,还要提前预定。我选择的是霍城金顶驿站的蒙古包,携程网预订,286元/天,公卫没法洗澡,其他就不提了,和衣而卧一夜。

行程规划

早起看完赛里木湖日出后,前往果子沟游览,然后上连霍高速直到终点霍尔果斯,在此小憩参观后折返向东,经清伊高速、218国道最后入住伊宁,全程共计约230公里,旅拍、休息和用餐时间总计约10小时。

美景必看

1、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日出,此行中最完美最壮观的日出,必看。最佳观看地点就在西侧果子沟的高山上,好在离住宿的蒙古包非常近。走到山顶,看着太阳冉冉升起,一阵阵涌来的金色暖流,将美丽的赛里木湖轻轻唤醒。那片金色的梦境,实在是让人陶醉!

2、果子沟

住宿酒店

美景必看

住宿酒店

新山子地区的天气状况怎样

历史、环境

位置、面积: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加依尔山南麓,地处东径80°44′~86°1′,北纬44°7′~46°8′之间。东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邻;东南与沙湾县相接;西部与托里县和乌苏县毗连;南边奎屯市把独山子区隔开,使这个区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一块飞地。市区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312千米,直线距离280千米;距北京公路里程4086千米,直线距离2600千米。市域东南最宽距离110。3千米,南北最长距离240。3千米,呈斜条状,总面积9500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于250~500米之间。市区面积16平方千米。独山子距市区150千米。

建制、沿革:“克拉玛依”维吾尔语为“黑油”,得名于市区东北部的天然沥青丘--黑油山。1956年克拉玛依油田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后,随着石油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一个新兴的石油工业城市初具规模。1957年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14次会议决定设立克拉玛依市;1958年5月29日,院批准克拉玛依设立县级市;同年7月25日,克拉依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市人民,正式宣告克拉玛依市的诞生。1982年2月16日,自治区人民批准克拉玛依市升格为设区的地级市;年8月17日,又改为自治区直辖的不设区的县级市,下辖街道办事处和乡、镇。1990年1月8日,自治区恢复克拉玛依市为区辖地级市。克拉玛依区是克拉玛依市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行政区划:克拉玛依市地处沙湾、乌苏、托里、和布克赛尔4县之间。建市前,独山子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县级建制镇,其余各地均为邻县辖区。其中乌尔禾属于和布克赛尔县;大、中、小拐属沙湾县,克拉玛依地区属托里县。1958年克拉玛依设市后,行政区域包括克拉玛依、独山子、六十户、乌尔禾、百口泉、红山嘴、前山捞坝、白碱滩、小拐、中拐、大拐等地区,下设独山子和乌尔禾两个区;撤销了独山子镇人民委员会建制。1982年2月,克拉玛依升格为地级市,下设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4个区。截至1999年4月,克拉玛依市下设克拉玛依、独山子、乌尔禾、白碱滩4个区,乌尔禾、小拐2个乡;还设有胜利路、昆仑路、天山路、路、金龙镇、五五新镇、金山路、西宁路、北村、中兴路、三平镇、百口泉等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人口与民族:克拉玛依1955年开发建设以来,随着油田生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5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从军队复员转业的军人;二是内地支援油田建设的职工和家属;三是从新疆各地招收和迁入的员工;四是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的学生。60年代后,在克拉玛依出生的人口比例逐渐增大,19年全市总人口(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为254560人。其中男性136109人,占53.5%,女性118451人,占46.5%;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6‰。

克拉玛依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19年全市共有37个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达翰尔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白族、苗族、彝族、壮族、侗族、瑶族、水族土族、黎族、畲族、羌族、布依族、朝鲜族、东乡族、土家族、撒拉族、裕固族哈尼族、高山族、仫佬族、僳僳族、普米族、藏族、京族等。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数的76。5%;少数民族人口占23.5%。

地形、山脉:克拉玛依市地形呈斜条状,南北长,东西窄,西北高,东南低,绝大部分地区为戈壁滩,在海拔500米以下。平均海拔400米左右,最低点在艾里克湖,海拔250米左右。市区西部有加依尔山、青克斯山;北边有阿拉特山;中部、东部地形开阔平坦,向准噶尔盆地中心倾斜;南部独山子为山名,哈萨克语称“玛依套”,意为“油山”,地处独山子中西部,海拔1283米,独山子区由此而得名。

气候:克拉玛依市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春秋多风是其突出的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较短,冬夏温差大。年平均大风日数71.3天,年平均气温8.1℃,无霜期225天,平均日照时数2705.6小时。初霜一般在11月上旬出现,终霜一般在3月下旬结束。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为7月,平均气温27.6℃,最低月为1月,平均为-16.3℃。年平均降水量108.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达3008.9毫米,为降水量的20.8倍。

土壤、植被:克拉玛依市全境大部分地区为弋壁荒漠,从南到北,土壤分布依次为棕钙土、荒漠灰钙土和灰棕色荒漠土。土质低劣,遍地砂砾,不少地方土壤含盐量高。因缺雨水冲刷,盐分板结在土壤表层上,形成严重的土壤盐碱化。境内“白碱滩区”就是因遍地白茫茫的盐碱而得名。由于具有干旱、少雨、多风、温差大等特征,植被一般比较稀少、矮小,多属能耐干旱、抗风沙、抗盐碱的藜科类植被。常见的有梭梭、沙枣树、骆驼刺、苦豆子、红柳等约230余种。

克拉玛依植被较好的地区是白杨河流域,河流两岸的河滩地带生长着大片胡杨林和红柳。在小拐、大拐、乌尔禾等地区,因地势低,土质细,经常积水,生长着大片芦苇、芨芨草、狗尾草等。独山子地区由于地处天山北麓,降水较多,气候较湿润,从山上到山下,植被呈垂直分布景象。山的最下层为荒漠植被类型,山上生长着阔叶树。海拔1500米处有高大挺拔的云杉林。

水系:克拉玛依市属内流区,境内全属内流河与内陆湖。河流为流程短、水量小的季节河。主要河流有白杨河、克拉苏河、达尔布图河、玛纳斯河,独山子有奎屯河。湖泊有艾里克湖。

水利设施:为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五、六十年代,克拉玛依重点开发了百口泉地下水,通过长65千米的暗渠输水到克拉玛依市区。10年,在白杨河修建了1座库容量为3573.9万立方米的水库(白杨河水库)。同时,修建了与其配套的全长72.8千米的混凝土防渗明渠。19年,在白碱滩地区又修建1座库容量为1950.5万立方米的调节水库。为了充分利用白杨河水源,从1989年开始,又修建了库容量为5800万立方米的黄羊泉水库。市南部的独山子地区,主要引用奎屯河水。克拉玛依水利设施的建设,基本保证了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

矿产石油和天然气是克拉玛依的主要矿产。克拉玛依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大、油层浅、质地优良。油气田分布横向连片、纵向叠合,由多种油气层系和油气藏类型组成,便于开、加工、运输和使用,被誉为“黑色的金子”。1983年,在市辖白碱滩、红山嘴、风城地区以发现油层埋藏浅、物性好、储量丰富的重油,成为我国少见的宝贵。此外,还有天然沥青、煤、石膏、石灰石、芒硝、盐、石棉、水晶、耐火材料以及烧制砖瓦和超轻陶粒的黄土、砂石等建筑材料。

草场、林地:克拉玛依市有天然草地10.52万公顷。其中草场2。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乌尔禾、小拐、独山子等地。草场质地较差,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和超量放牧,草场质有逐年退化现象。市境内有林地2.74万公顷,覆盖率为3.5%,主要是胡杨次生林、梭梭、红柳等荒漠灌木林。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生活用柴而砍伐植被,使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从80年代开始,随着燃料和供热方式的改变,再不需要砍伐植被作燃料,荒漠植被有所恢复。

动植物:克拉玛依市境内主要野生动物有鹅喉羚(黄羊)、野兔、野猪、盘羊、狐狸、蜥蜴、野鸡、野鸭、天鹅、麻雀、布谷鸟以及狼、鼠、蛇、蟾蜍、黄鹂、喜鹊、百灵、鹰、乌鸦、斑鸠、蚜虫、蚧壳虫、红蜘蛛、天牛、步甲、蝗虫、瓢虫、芽茧蜂、蜜蜂等;家畜有绵羊、山羊、骆驼、牛、马、猪、鸡等鱼类有鲫鱼、鲤鱼、草鱼等。野生植物主要有胡杨、榆树、沙拐枣、沙枣、梭梭、铃铛刺、枸杞、芦苇、香蒲、红柳、白刺、芨芨草、羊茅、赖草、苍耳、针茅、白茅、蒲公英、羊栖菜、珍珠猪毛菜、木贼、粉色苣、黄芪、郁金香、贝母、党参、乌头、柴胡、大黄、甘草、肉苁蓉、锁阳、地肤、大蓟、小蓟、苦豆子、牛旁等。

经济状况

财政、金融:克拉玛依市建市40年来财政收入比较稳定,财政收支不断扩大。1992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方位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财政和金融事业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19年,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7亿元(现行价),实现工业总产值176.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99亿元。

克拉玛依市的金融事业是随着石油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金融事业主要为石油生产服务。建市40年来,金融事业从单一的存、放、汇发展为专业进行分工的比较完整的金融体系。

石油工业:石油是克拉玛依的支柱产业,并在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油田勘探开发40多年来,原油产量连上新台阶,石油生产已建成克拉玛依和独山子等4个主要石油生产基地,是一个拥有地质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炼油化工、产品销售、油田建设、科研设计、机修制造以及生产服务等门类齐全的特大型石油联合企业。

地方工业:克拉玛依市的地方工业起步于50年代后期,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市属地方工业规模小,数量少,主要是为职工生活服务的面粉加工、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和木器制作等轻型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在“以油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相继建成一批小型企业,市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地方工业以大力扶持,使地方工业逐步发展。1992年后,地方工业发展较快,主要产品有劳保服、皮鞋、家具、红砖、电子制品以及油漆、塑料、防冻液等化工产品。

农村经济:克拉玛依市由于受水和草场的影响,使农牧业生产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农牧业生产规模在市属经济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小,生产地区仅有市属的2个乡、3个牧场以及石油企业自办的农场等农副业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主要畜牧及养殖业有牛、羊、马、猪、鸡、鸭、鱼等。1992年后,由于加大了投入和扶持,使农牧业发展较快。19年,全市农作物总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大副增长,农牧业总产值与1992年相比,年平均增长近20%。

个体私营经济:克拉玛依市的个体私营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较快。1981年出现了第一家私营工商企业;1992年底,有个体工商户4000多家,从业人员4700多人。截至19年11月,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7496户,从业人员11402人。

商业、贸易:克拉玛依市商贸机构从50年代建立以后,随着油田生产和人民生活必须的日用百货、食品、蔬菜、粮油和肉食供应等。1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种经济成分相继出现,打破了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把国营企业逐步推向了靠竞争求生存的境地,全市形成国有、集体、个体和私营“三位一体”的市场经济体系。19年,市属商贸系统有百货公司、纺织品公司、五金交电化工公司、蔬菜果品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饮食公司、医药公司及日杂土产公司等,有较大的商场6家,较大的贸易市场10个。克拉玛依的集体商业主要有市供销系统和劳动服务公司组成,构成集体商业经济的重要部分,其贸易额在商贸系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城建、通讯、交通运输

城建:克拉玛依市的城市建设是随着油田开发建设起步的,大致可分为18年前和18年后两个阶段。18年前,城市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全市住宅面积仅有106万平方米,且大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城市道路除友谊路、准噶尔路外,大都为土沙石道路。18年后,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1992年,市区城建区扩展到17平方千米,建成市区道路43条,总长57.5千米。近几年来,城市建设规模进一步发展,工业设施、民用设施和交通道路等成龙配套,形成体系。19年,完成了人民广场改造南半部分的施工任务、体育中心改造第一期工程、群众艺术馆改造和档案馆建设、克拉玛依市第一家社会院建设、康复中心主体建设、乌尔禾区闭路电视工程建设、南林小区部分配套工程等主要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通讯:克拉玛依市的邮电通讯行业由油田专用通讯网和邮电通讯网两部分构成。近几年来,通讯事业迅猛发展,通讯技术设施不断改进和完善。截至19年,全市有通讯站9座,程控交换机容量6。9万线,总容量已达10.8万门。电话用户达8.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6.5万户),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33部,每百户拥有电话84部。19年,市邮电局市话总容量已达5万门,“126”寻呼系统实现全疆全国联网漫游。

交通运输:克拉玛依市交通便利,建市40多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公路网由2条国道公路、3条省道公路、3条县乡道公路和100多条(段)油田专用公路组成。乌伊公路(乌鲁木齐----伊犁)横跨独山子地区;阿独公路(阿勒泰----独山子)纵贯克拉玛依全境;独库公司(独山子----库车)穿越天山通往南疆各地;岔巴公路(塔城岔道口----巴克图)向西通往塔城及其边贸口岸巴克图;呼克公路(呼图壁----克拉玛依)全长223千米,使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87千米。油田公路四通八达,遍布百里油区,总长2000余千米,沥青路面和能达到阴雨通车的等级公路占总数的90%以上。随着油田公路的发展,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和运输规模也不断发展。截至19年,建成一级客运站1座,二级客运站3座,开辟长途各运线路20多条。有民用机杨1座,可供小型飞机起降,航线为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有克拉玛依公路运输管理总站、新疆石油管理局客运公司等10多家专营运机构;共有各类营运车辆及机动运输车辆近2万辆,实现了“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目标。

科教文卫体

科技工作:克拉玛依市的科技工作主要以石油生产为中心,油田开发40多年来,科研水平和机构队伍都具有相当规模。截至1996年,全市拥有科研机构20多家,有专业技术工作者2万多人。

教育:克拉玛依市的教育事业随着油田建设的发展而稳步发展,多年来,逐步形成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截至19年,全市共有大中专院校6所,技工学校3所,职业中学和聋哑学校各1所,普通中学23所,小学37所,幼儿园42所;各类学校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等价值达4亿多元。19年,全市有各类教职工9124人,在校学生64062人,毕业学生15069人,招收新生16241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8%。共有1168人参加高考,上线率32.6%,有865人被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录取,录取率为74.1%。有105万多人次参加自学考试,64538名干部和工人参加教育培训。

文化、体育:克拉玛依建市后,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迅速。至19年,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各1座,有电视差转台8座,市内有职工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矿史陈列馆、少年宫、少儿活动中心、图书馆各1座,有专业演出团体和业余演出团体各1个,有新华书店和集体、个体书店30多个。此外,在市属各单位还有不同程度的文化设施和业余文艺团体。市图书馆藏书15.6万册,全年接待读者16.2万人次,借阅书刊19.1万册次;市新华书店全年发行图书565.2万册;市邮电局全年发行报纸1774万张、杂志164.2万册。

40年来,克拉玛依市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至19年,全市拥有体育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射击场以及篮、排、网球、足球场等体育场所200多处,文体项目多次获全国和自治区奖项。19年,派队参加了全国、石油天然气总司、西此协作区和自治区的多项赛事,共获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10枚。

医疗、卫生:克拉玛依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是随着油田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医疗卫生服务事业遍布百里油区。至19年,全市有人民医院、职工医院、乌鲁木齐明园石油医院等综合性医院及保健站、卫生所等医疗卫生机构40多个。仅克拉玛依、独山子两地就拥有综合性医院6所,乡卫生院2所,卫生防疫机构3所;拥有病床153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63人,其中医生1069人,护师、护士1044人。全年出院病人治愈率74.8%,好转率21.8%,病床周转率15。5%次/年,基础免疫建卡率100%,“四苗”覆盖率98.9%,基本形成全方位的防治结合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克拉玛依建市40多年来,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二是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三是贵重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度增长;四是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五是居民储蓄存款幅度增加。全年新建住宅4990套,总面积32.02万平方米,使居民居住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参考资料:

://.chinaxinjiang.cn/rsxj/xzqh/t20050925_57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