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2.甘肃什么时候去最好甘肃旅行时间表
3.甘肃平凉灵台县年降水和海拔?请问是否适合种植核桃树(什么样的核桃树比较适合种植,急!)
与宁夏固原市常年气温相差不大的城市有附近的甘肃平凉和定西市。
一、固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年平均日照时数2518.2小时,年平均气温6.1℃,年平均降水量492.2mm,年蒸发量1753.2mm,大于10℃的活动积温2000-2700℃,无霜期152天,绝对无霜期83天。
二、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
三、定西气候属于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年均气温5.7~7.7℃,无霜期122~160天,年均降雨量35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而蒸发量高达1400毫米以上。以渭河为界大致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两种自然类型。前者包括安定区和通渭、陇西、临洮三县和渭源。北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为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后者包括漳县、岷县两县和渭源南部,占全市总面积40%,为暖温带半湿润区海拔高气温低。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890~1520米之间,地处东经107°00′—107°57′,北纬34°54′—35°14′。年平均气温8.6℃,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23.2℃。年平均降水量654.4mm,降雨分布不均匀,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453小时,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2804℃,全年无霜期159天。境内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本省崇信、泾川县毗邻。
甘肃什么时候去最好甘肃旅行时间表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已崆峒山而文明于全国.现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
崆峒区辖3个街道、4个镇、13个乡(其中7个民族乡):东关街道、中街街道、西郊街道、四十里铺镇、崆峒镇、白水镇、草峰镇、安国乡、柳湖乡、花所乡、索罗乡、香莲乡、西阳回族乡、大秦回族乡、白庙回族乡、寨河回族乡、大寨回族乡、上杨回族乡、麻武乡、峡门回族乡。
全区辖13个乡、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有252个村、14个城市社区。全区总面积1936.1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48.73万人,人口密度251.7人/平方公里。有回、满、藏、布依等18个少数民族。
历史沿革
平凉市崆峒区建制始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2年),此后一直为郡、府、县治所,历设过州、府、道 、郡 、军 、太仆寺 、苑马寺 、行省等重要军政机构。民国时期设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国后一直为平凉地委、行署 、军分区所在地。1949 年成立平凉县,1950年设平凉市,1964年撤市复县,1983年恢复县级市至今。1985年经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2年8月28日改名为平凉市崆峒区。
区域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540米。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4.5℃,最低气温-16.7℃, 年平均气温9.4℃,年降雨量644.2毫米,日照2288.4小时,无霜期178天。
2005年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58亿元。全区人均地区生产值为8516元。
自然
崆峒区境内自然丰富,地下矿藏有煤 、铁 、铜 、磷 、石灰岩 、水泥石灰岩、白云岩、陶土 、粘土、耐火粘土、石膏等16种12大矿点,其中水泥石灰岩和化工石灰岩品位较高, 储量达5亿多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量1.1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2亿立方米。植物1300多种,动物50多种。
电力供应充足,有120万千瓦火电厂1处,330、110千伏和35千伏特等变电站7处,小水电站1处。
农副土特产品主要有百合 、山药 、杏干 、黄花菜 、蕨菜 、洋芋等,畜产品质优量大,尤以牛肉 、羊肉、皮毛出名,植物1300多种,沙棘等经济植物和甘草等药用植物100余种,动物50多种,水产以淡水鱼 、甲鱼为主。有750千伏变电站330千伏变电站各1处,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处, 小水电站一处,120万千瓦平凉火电厂已正式投入营运,电力供应非常充足,同时探明市郊南塬地热水水质优良,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平凉市崆峒区太统铁矿属小型矿床,本矿点属于二迭统山西组煤系地层中, 含矿岩系为厚层状石英砂岩及薄层状砂质、碳质而页岩,夹菱铁矿结核。菱铁矿共有三层:底层矿厚为15米,结核连接成似层状,含矿系数6.54%;中层矿厚5.52米,结核为球状,含矿系数6.54-3.7%;上层矿厚3. 94米,含矿系数为4.87-3.67%;主要铁矿物为菱铁矿,少量褐铁矿。铁品位30-40%,Mgo1.1-2%,Sio29%,地质储量43.1万吨。目前还没有开发利用。
铝土 :铝土矿属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产生于山西组(P1S)底 部,矿产地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境内,有大台子、红庄子、王店三地,其中大台子铝土矿规模较大, 其它两地皆为矿点。大台子铝土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2′31″, 北纬35°22′14″,位于贺兰褶带的南端, 矿床生于寒武系古地形中的喀斯特凹陷内,属陆相沉积矿物,产品位AL2O352- 69%,Sio2-20%,Fe2O30.75-1.8%,已探明C级储量5.5万吨。
石灰岩:丰富,主要分布在太统山至大台子一带,长约20公里,已探明地质储量10亿吨,地质运量储量21亿吨,其中太统山化工灰岩储量为3000万吨。矿床赋存条件好 ,矿体厚度大,矿石品位优,其主要化学成份Cao50-52%,MgO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崆峒区麻川乡大台子、水泉湾等地,已探明地质储量500多万吨,地质远景储量2亿吨。矿石产于上寒武系和奥陶系,露天矿床,矿体厚度大、矿石品质好,主要化学成份MgO20.8-22%,CaO27%,MgO1.1-2%,SiO膨润土:膨润土矿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南东,东经106°48′02″-106°48′42″;北纬35°21′41″-35°22′24″。 矿区地层属上三迭统延长群中亚群,共有三个矿层,累计厚度为10. 64米,走向长200米至1000米,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蒙脱石占46-78%,膨润土地质储量141.37万吨。膨润土具有特殊的吸水性、 膨润性、胶结性、阳离子交换性和分散性及润滑性等,可在冶金、铸造、石油钻探、化工等工业中充当粘结剂、增塑剂、交换剂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目前平凉市崆峒区地矿局准备开发利用。
地热水:平凉市崆峒区地热水主要有下白垩系盆地厚层状矿岩构成的蓄热和蓄水层,其上为第三条泥岩构成的保温或隔水层。其热源和水源主要来自盆地西部地六盘山山前断裂带的补给,其地热水大概范围西至六盘山,东至庆阳宁县一带, 属甘肃省陇东地热区。平凉市崆峒区西南坡村地热井,水温17-20℃,矿化度0.81克/升,水文队普查钻孔深250米揭露出下白垩系含水层,水头高土地面30余米,自流量8800吨/昼夜,水温25℃,属地热异常点。
社会发展
农村经济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减免农业税收,及时落实了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补助,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思路,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生产,建成了一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蓄果菜草为支柱、区域性多种经济为补充的大农业格局。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08亿元(可比价),粮食总产量达到16.77万吨,油料产量达到6657.3吨,水果产量达到6.15吨,蔬菜产量达到20.19万吨。以黄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良好。当年新增温棚养牛大户335户,建成了景兴肉牛分割生产线,西开牧业分割肉产销两旺,全年屠宰肉牛13.4万头,肉牛产业的品牌效益进一步显现。奶产业发展较快,新增奶牛2010头。黄牛饲养总量达到24万头(含存栏、出栏和短期育肥),现已成为甘肃集约化肉牛生产基地和西北地区最大的畜产品加工基地。
工业经济立足原有基础,发挥优势,做大优势行业,扩张经济总量。2005年辖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9亿元,其中区属企业实现18.亿元。辖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1亿元、工业增加值9.23亿元,其中区属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7.17亿元、增加值2.16亿元。辖区企业产销率98.46%,其中区属企业92.98%。
平凉市崆峒区科技服务机构294个,从事各项科技活动人员近六千人。有各类学校334所,专任教师4616名,在校学生10.21万人,小学入学率为99.99%,初中入学率.19%。各类医院37个,病床1829张,医务工作者1784名。环境治理投资继续增加,居民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发展。
平凉市崆峒区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 ,宝中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跨东西。银武高速、平定高速公路,平西铁路即将开工建设。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05年,辖区共实施投资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148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3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3.8亿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全年依托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完成造林4.5万亩。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58.8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134.2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6.02平方米。
交通邮政通信业快速发展。2005年完成货运量732.9万吨,客运量452.7万人次。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2.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含移动固话)8.71万部,移动电话10.4万部,宽带互联网用户6367户。
旅游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胜古迹百余处,山势雄伟,烟波浩淼,林海幽深,建筑独特。2006年全区总旅游人数117.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秦汉时期,崆峒山开始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近年来,新修了寺、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三十五处,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1986年5月,前中央总书记胡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我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来,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址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崆峒玄鹤、太统屯云、龙泉滴珠、柳湖晴雪、宝塔曦照、东湖荷花、天坛月夜和浚古烟村等十大景观闻名省内外.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崆峒区位列第425名。
2020年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崆峒区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16日,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崆峒区榜上有名。
2019年3月15日,崆峒区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1月3日,农业农村部认定崆峒区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崆峒区在列。
2018年8月16日,崆峒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12月20日,国家民委命名崆峒区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甘肃平凉灵台县年降水和海拔?请问是否适合种植核桃树(什么样的核桃树比较适合种植,急!)
甘肃,苍茫和壮美属于这里,秀丽和柔情亦有之,虽然地势多起伏,环境多干燥风沙,但并不耽误这里的美丽,长久以来,甘肃就以自己独有的美丽,安静的毅力在中国的西北部,吸引着数不清的游客前来这里游览。
但是,美丽也要恰到好处的,所以,来这里的旅游要找准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这里是最美的,这样大家才可以寻找到最美的甘肃景色,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甘肃那些城市什么时候最美吧!
1.兰州兰州地处内陆腹地,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夏短暂、秋冬漫长,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温和干燥、降水少,全年平均气温9℃左右。
不可错过的美景:百里黄河风情线、甘肃省博物馆等。
最佳旅游时间:春夏交接之际
2.天水天水深居西北内陆,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天气温很少低于-10℃,夏天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日子也不是很多,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
不可错过的美景: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南郭寺等。
最佳旅行时间:9月-11月
3.白银白银地处黄土高原向祁连山脉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旱多风,降雨稀少。年平均气温9℃左右,年平均降水量250毫米左右,而且集中在7—9月份。
不可错过的美景: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永泰古城等。
最佳旅行时间:夏秋季节
4.平凉平凉地处甘肃省东部,位于陇东高原之上,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凉爽降水量丰富;因为海拔地形的原因,各山区的气候垂直变化较大,降水量由西南向西北依次递减,风沙较大。
不可错过的美景:崆峒山、泾川县王母宫景区、大云寺、龙泉寺等。
最佳旅行时间:秋季
5.庆阳庆阳位于甘肃省东北部,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内陆,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刮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多晴,夏热丰雨;年平均气温9℃左右;南湿北干,南暖北凉,总体呈干旱、温和、光照充足的特点。
不可错过的美景:北石窟寺、周祖陵景区等。
最佳旅行时间:秋季
6.定西定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和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这里年平均气温为5.5—7.5℃,年均降水为500毫米左右且集中在夏秋两季,干旱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是定西气候的最大特点。
不可错过的美景:贵清山风景区、渭河源头等。
最佳旅行时间:夏秋季节
7.陇南陇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的影响,区内气候复杂多样,分布独特,水平分布带和垂直分布带均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
不可错过的美景:官鹅沟、西狭颂,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等。
最佳旅行时间:夏季
8.张掖由于深处大陆腹地,张掖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仅13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为7℃左右。
不可错过的美景:张掖七彩丹霞、扁都口油菜花、平山湖大峡谷、大佛寺等。
最佳旅行时间:6月—9月
9.金昌金昌北部地势平坦,干旱少雨,炎热干燥,日照丰富;南部山峦叠加,海拔高而潮湿多雨,气候寒冷,终年无夏,呈现北部以大陆性沙漠干旱气候为主和南部祁连山高寒气候为辅的特征。金昌年均气温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市区年平均气温9℃左右。
不可错过的美景:金昌紫金花海、骊轩古城等。
最佳旅行时间:5月—10月
10.武威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的河西走廊上,这里北邻内蒙,南接青海,气候总体呈现温带大陆性特点。日照充足,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左右。
武威市可分为三部分,北部荒漠区干旱少雨、风沙较大,中部平原区地势平坦、气候良好,南部祁连山区凉爽多雨、林木茂盛。
不可错过的美景:雷台汉墓、马牙雪山、天梯山石窟等。
最佳旅行时间:夏秋季节
11.嘉峪关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气温在6.7℃到7.7℃之间,年日照3000.2小时。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不可错过的美景:嘉峪关关城、悬臂长城、透明梦柯冰川等。
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12.酒泉酒泉属中温带半沙漠干旱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年均温度7.5℃,昼夜温差大。年平均蒸发量2140毫米,超过降雨量27倍。
不可错过的美景: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
最佳旅行时间:5月—10月
13.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清爽宜人,年均气温6.3℃。
不可错过的美景:黄河三峡、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等。
最佳旅行时间:夏秋季节
14.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常年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1.7℃,没有绝对无霜期。
高原天气多变,常有风雨骤至的时候,每逢此时,道路极为泥泞,且昼夜温差大,所以来甘南一定要准备好防寒衣服及雨鞋,以备不时之需。又因为这里地处高原,日照强烈,防晒用品也是旅途必备之物。
不可错过的美景: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尕海湖、扎尕那等。
最佳旅游时间:春夏季节
甘肃,就像是一位久经风霜的老人,岁月的沉淀让他更加的安静,所有的美丽词汇放在这里都不为过,因为历史,因为时光,从来都是带来着很多的美丽,每一处的景色即使风吹雨打,也是美丽的如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一般。
甘肃平凉灵台县年平均气温8.6℃,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23.2℃。年平均降水量654.4mm,降雨分布不均匀,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453小时,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2804℃,全年无霜期159天。适合北方核桃生产,品种选择上注意选择抗寒品种。本地优良品种、“辽1”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