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所属的气候类型

2.黑龙江地理概况有哪些?

3.河南省的气候特点,

6月份气温最低的省份_牡香烟价格多少

全中国最冷的省份是内蒙古自治区。

根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县级市,“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20°12?~122°55?,北纬50°20?~52°30?。

东与鄂伦春自治旗为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呼中区。南北直线距离最长240.4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198.8公里,总面积2.001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年封冻期210天以上,是中国最冷的城市,素有“中国冷极”之称。

扩展资料

漠河是中国的“北极”,所以大多数人感觉这里应该是最冷的地区,其实未必。只要是生活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人们,说起根河和漠河哪个冷,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根河比漠河更冷,因为仅拿极端低温来衡量一个地方的寒冷程度是不够严谨的。

比较两地或多地寒冷程度单纯看极端低温参考意义有限,因为不少极端低温是强辐射降温所致,持续时间很短,而且往往在晴日白天回温迅速,对人体感觉影响有限。

最合理的类比是最冷月平均气温(北半球最冷月通常为1月),再结合某个较低温度持续时间(本文以极寒天气≤-40℃为标准)等指标来综合比较。

根河与漠河1959—1980年1月的平均气温均为-30.9℃;近二十年(19—2016年)根河1月的平均气温为-28.1℃,漠河为-28.4℃;近十年(2007—2016年)两地1月的平均气温均为-28.3℃。可见两者1月的平均气温相差无几。

但目前得到气象部门认可的是,根河市连续-40℃以下的极寒天数达到13天,为2001年2月2日到2月14日,居全国首位。

百度百科--根河市

百度百科--中国冷极

海南所属的气候类型

问题一:云南属于什么气候带? 同学你好云南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真可谓是“十里不同天”,著名的滇金丝猴就出没于此。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

问题二:云南是什么气候区? 云南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因为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气候类型很立体,大部分地区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鲜明特点。如果从滇南的西双版纳乘车北上,到达滇西北的迪庆高原,观察沿途的自然景色,就可以发现在这不到100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竟穿越了热带、南亚热带、中亚温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及寒带等7个气候带。

版纳的位置则比较特殊,过了北回归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问题三:云南有哪些气候类型? 云南省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西双版纳地区亥热带季风气候,在横断山区垂直地域分异显著,一山有四季。

问题四:云南省的气候特点? 特点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米,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叮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了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 *** 、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云南的这种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

问题五:云南省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一、类型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二、特点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米,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伐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了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 *** 、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云南的这种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

问题六:云南各地气候怎么样,气温差别大吗要去云南,有没有详 云南各地气候怎么样,气温差别大吗要去云南,有没有详

云南是气候特色丰富的省份,各地区差异比较大,北部包括丽江、泸沽湖是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也很大,最好的季节是春夏秋冬季;南部包括西双版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宜人,每年5-10月是雨季,最佳的旅游时间在10月至次年6月;而春城昆明属温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没有严寒或酷暑,但日温差大,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去时别忘了带件毛衣或外套.

问题七:我们云南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亚热带与热带季风.

问题八:云南的天气怎么样?一年四季? 你要看你在什么地方了啊,比如:在我们元谋的话下面说的只是参考啊,在云南有的地方气候是不一样的啊,我觉场还是元谋好啊!!!

春季(3-5),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建议着装:长衣长裤,毛衣备用;

夏季(6-8),早晚凉爽,中午较热,7、8月份雨水较多。建议着装:T恤+长裤。雨伞备用;

秋季(9-11),雨天居多,温度适中。建议着装:T恤+长裤,外套、毛衣备用,出门带雨具。

冬季(12-2),气温较低,干燥。建议着装:长衣长裤、毛衣+外套,羽绒服备用。

黑龙江地理概况有哪些?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省会海口市;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海南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间高耸,呈穹窿山地形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海南省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截至2021年,海南省常住人口1020.46万人,比上年增加12.34万。

椰子鸡,是海南的特色菜。因海南盛产椰子,椰子鸡结合了当地人的智慧结晶。加积鸭,盛产于海南加积镇,海南四大名菜之一。陵水酸粉,是当地人的特色小吃之一。

河南省的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陆面海,海陆兼备。中国幅员辽阔,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o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0o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o多),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o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

国土面积中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貌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最高台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山峻岭,号称“世界屋脊”。最高台阶边缘是昆仑山-祁连山-龙门山-大凉山。越过边缘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级台阶,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组成。越过中级台阶的东缘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级台阶,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闽粤丘陵组成。低级台阶的东南边缘多属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国地形格局多以山脉为基线,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脉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①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地貌区;②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混营的西北干旱地貌区;③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区。

疆界与四邻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公里,中国陆上疆界长2万多公里,东有朝鲜,东北有俄罗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有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有缅甸、老挝、越南。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环绕大陆边缘的海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岛屿与海峡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

沿海海域中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等5大海区。其中,渤海是中国内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岛西南部的先岛群岛,南至巴士海峡。这片海区划分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从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完整齐备。

中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领海基线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领海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12海里的线。

中国的毗连海域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为12海里。毗连海域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24海里的线。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地理概况黑龙江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隅,北、东与俄罗斯接壤,边界长约3000千米。本省以边境大河黑龙江而得省名,简称黑。全省辖3地区,11地级市、18县级市、49县、1自治县。面积46万平方千米。人口3640万,有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伦春、赫哲、柯尔克孜、鄂温克等民族。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境内旅游丰富、特色鲜明,冰雪堪称全国之最。全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分别位于西部和北部。林地面积19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9%,绝大多数为天然林,是开展森林旅游的好地方。全省江河纵横,水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江河湖泊气势宏大。丰富多彩的人文别具一格,民俗、民情浓郁,少数民族历史源远流长。黑龙江省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作为自古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现已发现4.2万年前的先民遗址——嘎仙洞,拓拔鲜卑祖先最初居住的旧墟石室。在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中,有以为生的赫哲族,有以为业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达斡尔族等。特殊的人文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构成了黑龙江省古朴、原始、神奇的旅游。哈尔滨、大庆、伊春等一批城市都具有浓郁的北疆都市特色,秀美山川、森林草原、湿地、江河湖泊可提供生态旅游。此外还有东北虎园、丹顶鹤栖息地、北极光、火山口森林以及大厂矿、大农业、大油田等工、农业以及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界河开展的对俄边境和跨国旅游。以上旅游形成了冰灯雪雕观赏、滑雪游乐、探险、漂流观光、疗养休闲、避暑保健、环境生态、历史遗迹、民族风情、边境跨国等一批特色旅游。

从高空鸟瞰,黑龙江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分别位于西部和北部,东南部山地属长白山系的一部分,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及完达山。松嫩平原位于西南部由松花江及其支流嫩江冲积而成,三江平原则位于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两片平原均为省内主要的农产区。黑龙江省偏处北纬四十三点五度以北,最北端的汉河更在北纬五十三度的位置,故此冬季漫长而寒冷,长达七个月之久从十一月至翌次三月为严冬期,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其实,纬度犹如地球的一把量温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的高低还取决于太阳照射地面的角度。在南方地区,中午时分太阳直射地面,故气温急升,汉河的日照角度却只有大约十六度,因而昼短夜长,冬夜可长达十八小时。从九月上旬开始,西伯利亚的寒流便到达汉河,气温显著下降。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千里冰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也万里雪飘,气温低于摄氏零下十度的地方更会出现滴水成冰珠的现象。

黑龙江省偏处中国东北角,是中国气温最低的省份。在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世界公认的两大旅游:森林和冰雪。省会哈尔滨的冰雪节晶莹生辉,尽显冰雕艺术的魅力。桃山原始森林之旅,游客可享受雪猎的乐趣。黑龙江省夏季气候温和,太阳岛、五大连池、镜泊湖等,都是各具特色的避暑胜地。

近年来,依托优势,相继开发了冰雪风光、避暑休闲、边境跨国、、观鸟、蒸汽机车观赏、民俗风情、界江风光、生态环保、漂流垂钓和森林漫步等30多种特种专项旅游项目。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有的旅游,使黑龙江省成为初具规模的特种专项旅游基地。

本省周围有大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等山水环境。境内松花江、嫩江冲击平原为东北大平原一部分,有肥沃的黑土。以小兴安岭(平顶山海拔1429米,本省最高峰)为界,平原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三江平原,也叫三江低地,一般海拔不过50米,多沼泽湿地。西部称松嫩平原,呈波状起伏,海拔150-200米,北端有永久冻冻土分布。“鹤乡”扎龙设有自然保护区。小兴安岭西麓的德都县境内有因近代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多种火山地貌,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和药泉山,分别为著名的旅游和疗养胜地。张广岭深处的宁安县境内有“地下森林”奇观,古代火山爆发形成的山洞连绵曲折,内有杂草林木和野兽。

神州“北极”的气候本省属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白昼较长,日照充分。一月平均气温-30oC--18oC,七月18oC-22oC。西北端漠河被称为我国“北极村”,最低气温记录-52.3oC(1969年),常年无夏,夏至前后间或可见神奇的北极光。省内无霜期3-5个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60%以上降水集中在六、七、八月。时有春早、夏涝和秋季霜冻危险。

粮仓林海,农牧发达本省森理草原和宜农荒地广大、松花江、嫩江流域有大片沃土荒原,是有名的“北大荒”,解放后,建立起100多个国营农场。现全省有耕地1.3亿亩,人均6亩,居全国之冠。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商品率(50%)也最高,是全国最著名的余量省,“北大荒”成了“北大仓”。粮食作物有春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大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甜菜、亚麻和向日葵产量居全国第一:经营尚志烟、阿城蒜很有名本省也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木材蓄积量16.4亿立方米,约全国的四分之一而居首位。伊春有祖国林都之称。山区有貂、水濑等珍贵的毛皮兽,还有人参、鹿茸虎骨、麝香等名贵药材以及木耳、蘑菇、松子等林副产品。本省还是全国主要牧业省之一,牲畜主要是牛、马。嫩江下游为全国著名的奶牛饲养基地。哈尔滨的优良猪种白猪也很有名。河湖中盛产鲜鱼,本省境内松花江产鱼量约占全省一半。黑龙江、乌苏里江特产大马哈鱼,镜泊湖特产大白鱼。

“动力之乡”的工业交通本省解放后建成为我国机械、石油、煤炭、森林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号称动力之乡,以生产大型发电机、汽轮机、锅炉等动力设备和工具仪表著称。齐齐哈尔是我国机车工业中心之一。本省重工业还有大庆的石油和鸡西、鹤岗、双鸭山的煤炭,伊春的森林工业等。轻纺工业主要产化纤、亚麻布、冰鞋、皮革、乳制品、塘、酒、纸等。本省铁路长7400千米,居全国首位。公路以中南部最密集。松花江等通航河段冰期可通行马车。哈尔滨有航空通北京、沈阳和本省佳木斯等地。

重要的工业城市哈尔滨市为本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249万多。本市是东北解放较早的城市,市内有东北烈士纪念馆,市北松花江上的太阳岛为避暑胜地。冬天兆鳞公园的冰灯展览及其附近尚志滑雪场也很诱人。齐齐哈尔市为嫩江中游工商交通中心,人口109万多。伊春市为小兴安岭林区中心城市,人口79万,附近有铁力森林旅游区。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人口分别为58万、50万,为东南部新兴工业城市,附近有唐代满族地方渤海国古迹和壮观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大庆市为新兴石油工业城市,人口71万多。还有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市。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扩展资料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