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牧业是澳大利亚传统的重要经济来源其中以养羊业最为突出 就你学过的知识描述澳大利亚牧业生产对你印
2.国外著名的景点有哪些?
3.全球暖化会带来什么危害?(全面一点的)
4.澳洲旅游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呀?
5.中英旅游景点介绍对比 中英文旅游景点宣传册
6.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
7.世界著名旅游景点是什么?
农牧业是澳大利亚传统的重要经济来源其中以养羊业最为突出 就你学过的知识描述澳大利亚牧业生产对你印
一、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地区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课标解读:
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首都。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
3、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独特性及其成因。
4、记住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记住其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6、运用地图,记住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和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看以下,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有 、 、 、 等。
(2)登上澳大利亚国徽的是: 和 。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家)、
B (国家)、
C 岛、
D 洲、
E 洋、
F 洋。
(2)图中红色粗线为 纬线,这说明A国位于 半球。
(3)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上有 个国家,国名是 。
(4)A国领土包括 大陆、 阿 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在今天看来,他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亚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数量和种类 。
(2)澳大利亚被誉为 。
(3)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①位置(联系大陆漂移学说)
;
②自然条件(对比南极大陆) 。
学习主题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欧洲殖民者看到了养羊业的大好前景,随后又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经过不断选种改良,培育成产毛量高、毛质细长柔软的美利奴新种细毛羊。现在,澳大利亚的绵羊大部分是这种羊。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羊的数量多的原因是 自然 条件和人为因素: 挑选优良品种 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
(2)自然条件一般包括 地形、气候、水文、 等因素。
2、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答:
(1)澳大利亚大陆地势 ,地形大致可分为西部 、
中部 、东部 。
(2)中部地势最低处有湖面海拔为-16米的 湖。还有地下水丰富的 盆地,在低处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 井,但井水盐度高,不宜作灌溉用水,可作牲畜饮水。
(3)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 (山脉)。
(4)全国最大的河流 河,从大分水岭西侧发源,向 注入 洋。
(5)在东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
(6)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①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 的和大面积的 (地形), 丰富,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所以这些农牧业区为 带和 带;
②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 (地形)地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带和 带。
3、关于澳大利亚,读下图回答:
(1)判断下列各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写在图下横线上,并将其代表字母填到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的相应位置
(2)这里气候具有 半环状 分布特点。
(3) 纬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 带和 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 带(填温度带)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
(4)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①中、北、西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 干燥 ,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农牧业生产方式为__粗放_式畜牧业;
②东南部为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温和湿润 的 温带海洋性 气候和 亚热带湿润 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是冬季 温和湿润 ,夏季 高温干燥 的 地中海 气候,既适宜发展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农业生产方式为 混合 式农牧业。
(5)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是:
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而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只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这里。其他地区大多属于半干旱区,实行的是利用天然草场实行粗放的放牧饲养,低投入低产出。
学习主题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阅读下面的资料和课本P78阅读材料的内容,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铝土矿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居世界首位;铁矿、镍矿、锌矿和锰矿的储量居世界前5位;其他矿产,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矿、钨矿等的储量也很丰富。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 矿产 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 居世界前列。
(2)二战后,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在丰富的矿产的基础上迅速发展。
(3)由于矿产储量大,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工矿业收入超过农牧业。
2、计算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大约为中国的1/45,从人地关系来说,他是 的国家。
3、读右图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分布图,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找出铁矿石的地区分布回答:
(1)城市A______;B______; C_______。
(2)从图可知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共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_________国,因而有"_____________"之称,其铝土矿分布在__东北__部,煤在__东部沿海__部,铁矿在__西部__部。
(3)目前_______业已大大超过_______业和_________业,成为经济支柱。
(4)澳大利亚的经济属于_____半球______的资本主义国家。
(5)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在这里有澳大利亚着名的城市,指导学生找出堪培拉、悉尼、墨尔本三大城市,对这三大城市你都知道些什么?堪培拉--政治中心;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6)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发展较早。
全节总结:
地理位置 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广人稀。
领土组成 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海域的岛屿组成,首都堪培拉。
地形 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分布着山地(这里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中部为平原,以北艾尔湖为中心,这里有澳大利亚大盆地是一个大自流盆地(自流盆地里面的水只能用作牛羊饮用水); 西部是高原,地表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降水量自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递减,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关于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动植物 有许多的生物,有明显的原始性和独特性。有桉树、鸸鹋、袋鼠、鸭嘴兽、考拉。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世界上着名的农牧业国家,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农牧业区(见教材P73分布位置及原因,结合P74图上所得)。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的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很高、技术先进、耗用劳动力很少、效率高。小麦是重要的农作物,是世界上小麦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这里还有广阔天然的牧场,养羊业是发展最早和最重要的部门,羊只数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羊毛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矿产丰富,其中铅、镍、碳、铀、锌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工业以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矿业是最古老的、传统的工业部门;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铅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煤炭和铁矿石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三、 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 B.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
C.主要农产品大部分供出口
D.由于服务业及工矿业的兴起,农牧业已不占重要地位
2、澳大利亚的矿产品位于世界首位的是( )
A.煤 B.铝土 C.铁 D.铀
3、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 )
A、新西兰 B、巴西 C、澳大利亚 D、秘鲁
4、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属 ( )
A、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5、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是 ( )
A、铁矿、锡矿、小麦、羊毛 B、小麦、羊毛、煤、石油
C、铁矿、煤矿、小麦、水稻 D、铁矿、煤矿、小麦、羊毛
6、澳大利亚的居民和城市主要集中在 ( )
A、东南部沿海 B、西南部沿海 C、东北部沿海 D、西北部沿海
7、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 ( )
A.农牧业 B.工矿业 C.服务业 D.交通运输业
8、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
A.堪培拉 B.悉尼 C.墨尔本 D.达尔文
9、当我国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 )
A.夏季 B.春季 C.冬季 D.秋季
10、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品和国家的主导产业是( )
A.黄金和矿业 B.石油和服务业
C.铝土和农牧业 D.煤炭、铁矿石和服务业
(二)综合题: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家)、
B (国家)、
C 岛、
D (城市)、
E (城市)、
F 岭、
G 河
2、澳大利亚最大的港口城市是_ _(填字母),海边建有着名的__ __。
3、澳大利亚因为羊多,被称为" "的国家,因为矿产丰富,被称为" "国家。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B、 5D、 6A、 7C. 8B. 9 C. 10D.
(二)1、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塔斯马尼亚 D悉尼 E堪培拉 F大分水 G墨累河 2、D 悉尼歌剧院 3、骑在羊背上 坐在矿车上
四、 探索与发现:
1、关于澳大利亚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
B.西南部是混合农业,而东南部是粗放农业
C.形成两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D.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2、在学习《澳大利亚》这节内容前,地理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谈谈你印象中的澳大利亚"下面是同学们谈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位于北半球 B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国,位于印度洋上
C澳大利亚靠近南极洲,气候寒冷 D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经济发达
3、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 ( )
A.树懒、犰狳 B.袋鼠、鸸鹋 C.巨嘴鸟、大食蚁兽 D.鸭嘴兽、考拉
4、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 )
A、棉花 B、羊毛 C、煤和铁矿砂 D、小麦
5、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多的原因是:( )
A、面积大,物种多 B、气候条件适合特有动物生长
C、人类活动干预少 D、孤立大陆有利于特有物种进化
6、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中的井水,不宜灌溉农田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量过少,仅能提供牲畜饮水 B、水位低,提水灌溉成本过高
C、井水盐度较高,会引起土地盐渍化 D、井水含沙量过大
7、读下图,对比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1)澳大利亚工业城市集中分布于______部沿海地区,这里气候____ ______,人口______,交通_____,是澳大利亚经济的重心。加拿大城市集中分布于_____部狭长地带,这里气候__ _,农产品_ __,人口_____,工业和交通_ ___。
(2)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_____国首都;B表示______________国首都。
8、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是指 。
(2)农牧业是澳大利亚传统的重要经济部门,其中以养羊业最为突出,就你学过的知识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源、动物、人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3)我国沿岸的---的钢铁企业从该国的 部进口优质铁矿。
9、活学活用:
如果你打算利用期去澳大利亚旅游,为了旅游前的准备(如准备届时穿的衣物、购买机票、准备资金)你需要获取哪些信息(这些国家的气候特点及近期天气预报、来往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交通方式及路线、人民币与这些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等),如果打算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带回些特产或小礼品,你需要了解哪些有关信息(这些国家的经济文化特色等),你打算从哪些渠道了解这些信息(《地理》杂志、旅游手册、旅游公司、电视、报纸、互联网、广告等)。写一篇短文,汇报你获得的信息,别忘了注明这些信息的确切来源。
[参考答案]
1AD. 2D 3B. 4D、 5D、 6C、
7、(1)东南部 温暖湿润 稠密 便利 南 温暖 丰富 稠密 发达
(2)澳大利亚 加拿大
8、(1)A悉尼 (2)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草原辽阔、引水丰富、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挑选优良品种等。(3)西
9、略。
国外著名的景点有哪些?
1、美国大峡谷-The Grand Canyon
美国大峡谷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
2、澳大利亚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世界上有一个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它就是有名的大堡礁- Great Barrier Reef。它纵贯蜿蜒于澳洲的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3、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
佛罗里达风景最亮丽的棕榈海滩是全球著名的旅游天堂之一,适宜的气候、美丽的海滩、精美的饮食、艺术展览和文艺演出,即使是最挑剔的游客,在棕榈海滩也能满意而归。每年的四月,棕榈海滩的艺术活动是最丰富多彩的,包括各种海滩工艺品展览,其中于4月4日启动的棕榈海滩爵士节以展示美国最杰出的爵士音乐而赢得了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4、新西兰的南岛-Sout Island
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西距澳大利亚1600公里,东邻汤加、斐济国土面积为二十七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00千米,海岸线上有许多美丽的海滩。 新西兰主要由南岛和北岛组成库克海峡将两岛分开。还有许多较小的岛屿。
5、好望角-Cape Town
到南非游览,千万不可错过到非洲尖端好望角参观的机会。 好望角距离开普敦约六十公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好望角为太平洋与印度洋冷暖流水的分界,气象万变,景象奇妙,耸立于大海,更有高逾二千尺的达卡马峰,危崖峭壁,卷浪飞溅,令人眼界大开。
全球暖化会带来什么危害?(全面一点的)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 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会渐渐灭绝。
4.许多小岛将会无影无踪;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7.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8.对生产领域的,例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
9 将感染疾病等传染病……气候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 ,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
对气候的影响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融化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疾病肆虐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新冰河期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 。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 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澳洲旅游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呀?
{}如下:
护照 所有进入澳大利亚境的人仕,需持有效国际护照或应可之明。离开澳大利亚后, 护照必须尚余至少三个月的有效期。 旅客护照需预留两个空白对页供澳大利亚签证和入境盖章之用。
去澳大利亚旅游签证 当抵达澳大利亚,游客会被要求出示其护照,签证及填写妥当的入境旅客登记卡(在船上/飞机上派发)。在澳大利亚停留期间备有足够金钱的证明,以及/或会被要求出示紧接行程的机票。
免税物品的限额规条
十八岁以上的游客允许携带的免税物品为:■250支香烟或250克雪茄或烟草。■1公升酒,包括葡萄酒,啤酒或烈酒。■其它作为贺礼之应课税品最高限额为400澳币(十八岁以下的游客限额为200澳币)。这些物品必须随身过关,并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货币管制
个人带入或带出澳大利亚的金额不受限制。但是,若金额超过一万澳币(或外汇的相等值),必须于入境时向海关申报。 有关货币兑换申报表可以向海港或机场的海关官员索取。 PS:〔货币〕指法定货币的纸币和硬币,但不包括旅行支票或其它货币工具。
机场税乘客离境税(Passenger Movement Charge)
乘客离境税每人为38澳币,由联邦向每从澳大利亚离境人士征收。这项税收已加在你的飞机票价中, 并已列明在机票上。此税收适用于:国际性旅游,在任何地方出售及发出的机票,每趟行程只需一次收费,任何由澳大利亚机场起飞的旅游人士,除目的地为澳大利亚本地及罗福岛(Norfolk Island)(即下一个停机点是第二个地点或首个停机点在收税国家以外) 此税收不适用于:旅客在同一日内经澳大利亚中转,小童或婴儿旅客,旅客从澳大利亚当地到罗福岛(Norfolk Island) ,飞机机组人员,国家(澳大利亚除外)外交人员及领使代表,旅客在同一旅程中已缴付乘客离境费,旅客从澳大利亚到印度洋地区,中转旅客而不经海关及入境检查,因紧急原而降落澳大利亚的中转旅客, 必须停留在机内。
药物监管
游客可以携带适量的处方类非物,这些药物应附有卷标并加以注释。如果要携带大量药物,则须出示医生证明。澳大利亚法律严禁或限制毒品,武器,便携式和其它需要进行检验的物品(参见禁止物品项目表)入境。违法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同时澳大利亚亦严格执行毒品法。
禁止进口的物品包括毛皮,皮革,象牙以及其它以动物和鸟类制成的物品。
游客不许携带任何种类的食品或植物入境。如果你已在入境旅客登记卡中申报了有关之食品,植物或动物制品,必须使用行李大堂的红色信道出口,在那里关员会指导你前往检验官员处进行物品检查。在检查或处理完成后,大部份物品都可以允许进境。对于被禁止进境的物品,你可以选择作物品重新出口之申请。
如你隐藏了需要检验的物品而又未办理有关之申报手续,你可能被当场要求罚款或被起诉。
游客不许携带宠物进境。
游客允许携带私人用的微型计算机进境。
下面是你可以携带但必须向检验官员出示的物品:
每名婴儿一公斤儿童食品。
带毛的皮革,未染色的皮革制品。
动物或植物制成的装饰品或古玩。
木制品。
竹制品。
花籽和硬果仁。
禁止物品及其危险性
禁止物品
危险性猫,狗和其它小动物。( 狂犬病,对所有温血动物和人类是致命的。)
鸟,羽毛,家禽制品。 (肺型脑炎,鸡瘟,会危害所有本国的鸟类和家禽)
蛋,蛋制品(肺型脑炎,鸡瘟,会危害所有本国的鸟类和家禽)
水产品(鱼类疾病,人体寄生物和其它害虫)
农作物(引发的植物疾病)
活的昆虫( 植物和动物害虫)
土壤(传播植物和动物疾病和害虫的高危险度环境)
培植菌,生物体,动物精子和卵子(属植物,动物和人体疾病)
奶制品,包括奶酪( 口蹄疫,对所有家畜造成严重威胁)
肉制品,包括腊肠和其它香肠(口蹄疫,非洲猪瘟)
罐装肉制品(口蹄疫,非洲猪瘟)
新鲜水果和蔬菜(果蝇和其它害虫和疾病)
活的植物,切片和球茎(大范围的植物疾病和害虫)
稻草和稻草制品(主要的禾谷类作物害虫和疾病)
货币
澳币用十进制,以币为基本货币单位(100澳分等于1澳币)。纸币面值有 $100、$50、$20、$10和 $5五种,硬币有5澳分、10澳分、20澳分、50澳分、1澳币和2澳币六种。国际机场普遍设有外币兑换店,为所有出入境航班乘客提供服务。而大部份银行也能有效和快速地办理外汇和旅行支票兑换手续。若游客的自动卡可于世界通用, 那么你便可以用自动卡透过澳大利亚自动机和在各大零售点进行交易。在帐户取款或接受其它服务时,持卡人会被要求键入私人密码(PIN)。至于能否使用此功能及其它服务收费,请自行与所属银行联络。澳洲使用澳元,1人民币约兑换0.62澳元(牌价仅供参考);美元在当地不流通,您可以在当地酒店、银行和免税商店自由兑换,或与当地导游兑换。
去澳大利亚旅游出租车
无论大小城市,都能随时找到出租车。游客可于各大交通总汇点的出租车站、大酒店及购物中心找到出租车,也可以在街上截车或之前安排预约服务。 空车车顶上一般都亮着灯,并标有空车标记。出租车通常设有最低车费,即起标价和行程费,另收额外费如行李费、电话预约车费等, 而车费在计程器上均有显示。出租车司机不收小费,但也乐意接受乘客因满意司机服务而给予的额外奖赏。
电话
澳大利亚的电话系统现代化、 高效率、 公众电话亭在大小城市更是随处可见。大多数地区的公众电话可以投币和插卡方式使用。现时一个当地公众电话最低收费为40分澳币,澳大利亚国内直拨电话(STD)或国际直拨电话(IDD)均可使用电讯公司的收费公众电话。公众电话接受各种面值的硬币及电话卡。许多零售店都有出售电话卡,面值分别为2澳币、5澳币、10澳币和20澳币。各国内和国际机场、市中心地区、酒店都有信用电话服务,而大部份主要都通行。
小费
澳大利亚一般没有收取小费的习惯,服务费也不加到帐单中。机场搬运员、出租车司机及发型师都不要求收取小费,纵使游客也会因满意他们的服务而给予额外奖赏。 火车站搬运员有既定的收费标准,但酒店的则没有。 一般而言, 顾客通常会给高级餐馆至少帐单的10%作为小费, 以表扬其优质服务 无论何时,给小费与否, 完全是个人决定。
电力
澳洲的电压一般是240V,50HZ,使用三角扁形插座,带有摄像机、移动电话的客人请自备插头转换器。(一般酒店会有提供,您也可以让领队帮您借)
饮用水 自来水可安全饮用。
时差
悉尼时间比北京时间早3个小时(夏令时为2个小时),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凯恩斯全年时间比北京快2小时。
去澳大利亚旅游气候与着装
游客应先查看天气一览表及天气预报, 才决定随身携带衣服种类。目前很多互联网站都提供未来五天最新的天气预告。有关天气情况的网址以供查询和参考。在热带地区[如开恩兹/凯恩斯(Cairns)和布里斯本(Brisbane)],全年都适宜穿著比较轻巧的天然纤维衣服。南部温带地区(如悉尼(Sydney)、坎培拉(Canberra)、阿得莱德(Adelaide)、荷伯特(Hobart)及柏斯(Perth),夏季-十二月到来年二月,气候温暖炎热,白天宜穿轻巧的衣物,夜间则天气较凉,不妨随身带备一件外套或毛衣。南部的冬季-六至八月,适合穿著毛衣、外套或其它较保暖衣服。一般而言,澳大利亚人不大讲究衣着。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商务会谈、剧院或到高级餐馆用膳,男子应穿外套、打领带或穿西装,女子也最好换上较隆重的套裙。
去澳大利亚旅游一般禁忌
在出租车站、巴士站或在商店、银行、邮局办理事务时应有秩序地排队等候。 公共场所严禁吐痰。 男子应让位给女子。上电梯、乘搭公车或火车时,应先让乘客落车。
希望上述资料对楼主有些帮助,关于更多{}推荐……
中英旅游景点介绍对比 中英文旅游景点宣传册
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中英对照
现在的中国人物质水平提高了,有空就会外出旅游。但是出国旅游总要学点英语,我在此献上旅游英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五大洲著名旅游胜地名中英对照
亚洲
the himalayas 喜马拉雅山
great wall, china 中国长城
forbidden city, beijing, china 北京故宫
mount fuji, japan 日本富士山
taj mahal, india 印度泰姬陵
angkor wat, cambodia 柬埔寨吴哥窟
bal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borobudur,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波罗浮屠
sentosa, singapore 新加坡圣淘沙
crocodile farm, thailand 泰国北榄鳄鱼湖
pattaya beach, thailand 泰国芭堤雅海滩
babylon, iraq 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mosque of st, sophia in istanbul (constantinople), turkey 土耳其圣索非亚教堂
美洲
niagara falls, new york state, usa 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
bermuda 百慕大
honolulu, hawaii, usa 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
panama canal 巴拿马大运河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statue of liberty,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times square,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usa 美国华盛顿白宫
world trade center,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central park,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yosemit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尤塞米提国家公园
grand canyon, arizona, usa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
hollywood, california, usa 美国加利佛尼亚好莱坞
disneyland, california, usa 加利佛尼亚迪斯尼乐园
las vegas, nevada, usa 美国内华达拉斯威加斯
miami, florida, usa 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ity, usa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acapulco, mexico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cuzco, mexico 墨西哥库斯科
非洲
suez canal, egypt 印度苏伊士运河
aswan high dam, egypt 印度阿斯旺水坝
nairobi national park, kenya 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
cape of good hope, south africa 南非好望角
sahara desert 撒哈拉大沙漠
pyramids, egypt 埃及金字塔
the nile, egypt 埃及尼罗河
大洋洲
great barrier reef 大堡礁
sydney opera house, australia 悉尼歌剧院
ayers rock 艾尔斯巨石
mount cook 库克山
easter island 复活节岛
欧洲
notre dame de paris, france 法国巴黎圣母院
effiel tower, france 法国艾菲尔铁塔
arch of triumph, france 法国凯旋门
elysee palace, france 法国爱丽舍宫
louvre, france 法国卢浮宫
kolner dom, koln, germany 德国科隆大教堂
leaning tower of pisa, italy 意大利比萨斜塔
colosseum in rome, italy 意大利古罗马圆形剧场
venice, italy 意大利
parthenon, greece 希腊巴台农神庙
red square in moscow, russia 莫斯科红场
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 英国伦敦大笨钟
buckingham palace, england 白金汉宫
hyde park, england 英国海德公园
london tower bridge, england 伦敦塔桥
westminster abbey, england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monte carlo, monaco 摩洛哥
the mediterranean 地中海
旅游英语:欧洲地理集锦
1 岛屿
Great Britain Islands,大不列颠岛,英国,面积219800平方公里,欧洲面积最大岛屿。
Ireland Island,爱尔兰岛,爱尔兰
Ice Island,冰岛,冰岛
Sicily Island,西西里岛,意大利
Island of Sardine (Isle di Sardegna),撒丁岛,意大利
Corse (Corsica Island),科西嘉岛
Crete Island,克里特岛
Baleares Islands,巴利阿里群岛,西班牙
Svalbard Islands,斯瓦尔巴群岛,挪威
Novaya Zemlya (Nova Island),新地岛,俄罗斯
Shetland Islands,设得兰群岛,英国
Faeroe Islands,法罗群岛,法罗群岛
2 半岛
Kolsky P-ov (Kole Peninsula),科拉半岛,俄罗斯
Scandinia Peninsul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瑞典、芬兰,欧洲最大的半岛,面积75万平方公里,分属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
Cremea Peninsula,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
Juteland Peninsula,日德兰半岛,丹麦、德国
Iberian Peninsula,伊比利亚半岛,欧洲西南部著名半岛,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分属西班牙和葡萄 牙。
Apennines Peninsula,亚平宁半岛,位于欧洲南部,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分属意大利、圣马力诺和 梵蒂冈三国。
Balkan Peninsula,巴尔干半岛,欧洲南部著名半岛,面积50万平方公里,分属希腊、保加利亚、罗马 尼亚、塞黑、马齐顿、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土耳其。
Peloponnesos Peninsula,伯罗奔尼撒半岛,希腊南部半岛。
3 海、海湾
Aegean Sea,爱琴海
Black Sea,黑海,面积42万平方公里,为东南欧和小亚细亚之间的内海。
Azovskoye More (Azov Sea),亚速海
Mediterranean Sea,地中海,面积25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Norwegian Sea,挪威海
Baltic Sea,波罗的海,面积42.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千分之6-15。
North Sea,北海,面积5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上交通最繁忙的海和著名的渔场之一
Suomen Lahti (Bay of Finland),芬兰湾
Rizhskiy Zal (Bay of Riga),里加湾
Barents Sea,巴伦支海
Karaskoye More (Kara Sea),喀拉海
More Leptevyhk (Leptev Sea),拉普捷夫海
Shelekhova Zaliv (Shelehkov Bay),舍勒霍夫湾
Beloye More (White Sea),白海
Helgolander Bucht,黑尔格兰湾
Fehmarn Belt,费马恩海峡
Lille Baelt,小贝尔特海峡
Store Baelt,大贝尔特海峡
Mecklenburger Bucht,梅克伦堡湾
Pomerania Bay,波美拉尼亚湾
Strait of Dover (Pas de Calais),多佛尔(加莱)海峡
English Channel (La Manche),英吉利(拉芒什)海峡
Celtic Sea,凯尔特海
Irish Sea,爱尔兰海
St.George's Channel,圣乔治海峡
Little Minch Strait,小明奇海峡
North Minch Strait,北明奇海峡
the North Strait,北海峡
Bay of Biscay,比斯开湾
Baie de la Seine,塞纳湾
Mare Ligure (Ligurian Sea),利古里亚海
Bouches de Bonifacio,博尼法齐海峡
Lion Gulf,利翁湾
Gulf of Valencia,巴伦西亚湾
Strait of Gibraltar,直布罗陀海峡
Tyrrhenian Sea,第勒尼安海
Ionian Sea,伊奥尼亚海
Adriatic Sea,亚得里亚海
Stretto di Messina,墨西拿海峡
Malta Channel,马耳他海峡
Canal de Tunis,突尼斯海峡
Strait of Oranto,奥兰托海峡
4 山脉
Vesuvio (Vesuvius),维苏威火山,欧洲著名活火山,海拔1277米,从公元79年开始喷发,曾将古城庞 培(Pompeii)淹没。
Alps,阿尔卑斯山脉,欧洲最大最高的山脉,全长1200公里,宽130-160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最高峰勃朗峰(Blanc)海拔4807米。
Pyrenees,比利牛斯山脉,欧洲西南著名山脉,为法国和西班牙的天然国界。
Carpatii Orientali,Carpathians,Carpathian Mountains,喀尔巴迁山脉,全长1450公里,海拔在 2000米以下。
Gora El'Brus,厄尔布鲁士山,为大高加索山脉(Great Caucasus)的主峰,海拔5642米,为欧洲最高 峰。
5 河流、湖泊、水电站
Rhein,莱茵河,全长1320公里,欧洲最大的水运大动脉。
Donau,Don,Dunarea,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为欧洲第二大河,干流流经德国(Germany)、奥地利(Austria)、斯洛伐克(Slovakia)、匈牙利(Hungary)、塞黑(Serbia and Montenegro)、克 罗地亚(Croatia)、保加利亚(Bulgaria)、罗马尼亚(Romania)、乌克兰(Ukraine)等九个国家 ,为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Seine,塞纳河,法国著名河流。
Volga,伏尔加河,全长3690公里,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为欧洲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俄罗斯母亲 ”。
Dnepr,第聂伯河,东欧著名河流。
River Elbe,易北河
Thames,泰晤士河
Loire,卢瓦尔河
Rhone,罗讷河
Kiel,基尔运河,全长98.7公里,将北海和波罗的海之航程缩短了760公里。
Portile be Fier,Gvozdena Vrata,铁门水电站,东欧著名水电站,位于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边境。
Ijsselmeer,艾瑟尔湖,荷兰
Nes,内斯湖,位于荷兰境内,因其怪物而著称。
Ladozhskoye,Lake Ladozha,拉多加湖
Kuybyshevskoye,古比雪夫水库。
Lac Leman,Lac de Geneve,Lake of Geneva,拉芒湖(日内瓦湖),位于瑞士境内。
盘点国内外著名景点「中英对照」
The Himalayas 喜马拉雅山
Great Wall, China 中国长城
Forbidden City, Beijing, China 北京故宫
Mount Fuji, Japan 日本富士山
Taj Mahal, India 印度泰姬陵
Angkor Wat, Cambodia 柬埔寨吴哥窟
Bal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Borobudur,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波罗浮屠
Sentosa, Singapore 新加坡圣淘沙
Crocodile Farm, Thailand 泰国北榄鳄鱼湖
Pattaya Beach, Thailand 泰国芭堤雅海滩
Babylon, Iraq 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Mosque of St, Sophia in Istanbul (Constantinople), Turkey 土耳其圣索非亚教堂
Suez Canal, Egypt 印度苏伊士运河
Aswan High Dam, Egypt 印度阿斯旺水坝
Nairobi National Park, Kenya 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
Cape of Good Hope, South Africa 南非好望角
Sahara Desert 撒哈拉大沙漠
Pyramids, Egypt 埃及金字塔
The Nile, Egypt 埃及尼罗河
Great Barrier Reef 大堡礁
Sydney Opera House, Australia 悉尼歌剧院
Ayers Rock 艾尔斯巨石
Mount Cook 库克山
Easter Island 复活节岛
Notre Dame de Paris, France 法国巴黎圣母院
Effiel Tower, France 法国艾菲尔铁塔
Arch of Triumph, France 法国凯旋门
Elysee Palace, France 法国爱丽舍宫
Louvre, France 法国卢浮宫
Kolner Dom, Koln, Germany 德国科隆大教堂
Leaning Tower of Pisa, Italy 意大利比萨斜塔
Colosseum in Rome, Italy 意大利古罗马圆形剧场
Venice, Italy 意大利
Parthenon, Greece 希腊巴台农神庙
Red Square in Moscow, Russia 莫斯科红场
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 英国伦敦大笨钟
Buckingham Palace, England 白金汉宫
Hyde Park, England 英国海德公园
London Tower Bridge, England 伦敦塔桥
Westminster Abbey, England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Monte Carlo, Monaco 摩洛哥
The Mediterranean 地中海
Niagara Falls, New York State, USA 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
Bermuda 百慕大
Honolulu, Hawaii, USA 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
Panama Canal 巴拿马大运河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Statue of Liberty,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Times Square,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USA 美国华盛顿白宫
Central Park,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Yosemit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尤塞米提国家公园
Grand Canyon, Arizona, USA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
Hollywood, California, USA 美国加利佛尼亚好莱坞
Disneyland, California, USA 加利佛尼亚迪斯尼乐园
Las Vegas, Nevada, USA 美国内华达拉斯威加斯
Miami, Florida, USA 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ity, USA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Acapulco, Mexico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Cuzco, Mexico 墨西哥库斯科
附:背单词之庖丁解牛法
当一些英语单词比较长而无法用合成记忆法和构词分析法来识记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庖丁解牛法尝试一下。此法原理出自中学课本里的古文《庖丁解牛》所记叙的故事。文中说庖丁在解剖牛体时,技艺高超,动作敏捷,姿态优雅,原因就是他对牛体的骨架脉络结构了然在胸,知道关键环节之所在,故能操刀自如,游刃有余。据此,对于那些较长的单词,我们可以先仔细观察其词形特征,从便于记忆的角度出发,将其人为地分解成自己所熟悉的.单词、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拼音字母或拼音的首字母,然后用奇特联想法串起来,造成了深刻印象,就能达到以旧带新、速记单词的目的。庖丁解牛法实际上就是合成记忆法、构词分析法以及借梯上楼法融合之后的演变,当属英语单词的 说文解字 之三。
1 ache vi./n. 疼痛 〔一扯〈che〉绷带,伤口就疼〕
2 banquet n. 宴会〔宴会未过半〈ban〉,宾客却〈que〉退〈t〉席〕
3 career n. 生涯,职业〔家长都关心,儿〈er〉子的职业〕?
4 desire v./n. 愿望,要求〔愿望得〈de〉到满足,先生见到嫦娥〈e〉〕
5 island n. 岛,岛屿 〔岛是水中的陆地〕
6 panda n. 小熊猫 〔小熊猫盼〈pan〉长大〈da〉〕
7 rare a. 稀有的,难得的〔人〈r〉是稀有的高级动物〕
8 shoulder vt. 肩负,承担〔应该让儿〈er〉子肩负重任〕
9 tenant n. 房客〔房客一巴掌,揍扁十蚂蚁〕
10 weather n. 天气,气象〔我们正在听她预报天气〕
上海著名旅游景点的中英文对照
上海各个旅游景点英文介绍详解 作为一名导游,经常会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上海著名旅游景点的中英文对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海著名旅游景点的中英文对照:
上海外摊ShanghaiBund
陆家嘴LuJiazui
南浦大桥Nampobridge
城隍庙Towngod'stemple
南京路步行街NanjingRoad,PedestrianStreet;Nanjingroadwalkstreet南京路商业街NanjingRoadShoppingStreet
南京路商务楼OfficeBuildingsalongNanjingRoad
南京路工贸中心NanjingRoadIndustrialTradeCenter
闸北区不夜城夜景NightViewofEverbrightTowninZhabeiDistrict上海宝山钢铁总厂ShanghaiBaosteelGroupCorporation
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ShanghaiEconomic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Zone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ShanghaiInternationalConventionCenter上海农业展览馆ShanghaiagriculturalExhibitionHall
上海书城ShanghaiCityofBooks
上海大剧院ShanghaiGrandTheater
上海影城ShanghaiFilmArtCenter
上海马戏城ShanghaiCircusWorld
浦东远东大道YuandongFreeway,Pudong
浦东国际机场Pud
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变暖的条件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编辑本段]
全球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
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编辑本段]
全球持续变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编辑本段]
全球变暖的温度预测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
有资料说,再过七年,全球气候将不可逆转的变暖。
[编辑本段]
全球升温的后果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
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
,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对气候的影响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融化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疾病肆虐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新冰河期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 。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 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编辑本段]
如何减缓全球变暖
地球升温使地球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的一些变化本身也会抑制地球升温的趋势。
其一,地球升温使地球上的部分冰雪消融,全球液态水总量增加。而液态
巨型空中森林
水的比热高于冰雪,因温室效应而增加的热量因为地球上液态水总量增加而未使水的温度显著上升,因温室效应而增加的热量虽然使地球上的岩石、土地等温度显著上升,但由于其与地球上的液态水发生热交换,使整个地球不再显著升温,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室效应,延缓了地球上冰雪的融化。
其二,地球升温使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生长旺盛,其光合作用比地球升温前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要部分),固定了一部分温室气体,使这部分温室气体不再阻止地球上的热量向外辐射,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室效应。
地球升温使地球上液态水总量增加,绿色植物吸收更多温室气体,反过来延缓了地球升温的趋势,有利于达到均衡。当然,随着地球升温趋势的缓解,地球上液态水增量和被吸收的主要温室气体增量越来越小,如果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地球又会升温,在地球上引起新一轮的液态水总量增加和绿色植物生长峰值,再次延缓地球升温的趋势。所以,在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情况下,上述均衡会交替地形成和打破,如此循环使地球气温较之以前发生更大的波动,而不是单调递增;而如果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或将排放的温室气体固定,可平复地球气温的波动。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不过,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这一的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到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目前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的关键一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古代农民的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一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现在低2℃,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很多地区。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还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污染,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中退化。
冰川是在第四纪冰川时形成的,因为气候极具严寒,被封冻在冰川里。现在应该还有部分在尚未融化的南北极冰川中,至于这些冰川到底有多大的力量还是个未知数。
1:南极洲:冰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
2:乞力马扎罗山:“雪帽”将在15年内被摘掉。
3:北极冰盖:北极冰山和冰盖正在消融。
4:马尔代夫群岛:由于海平面上升,将在100年内变得无法居住。
5::海水回灌现象威胁着它的存在,据预测,将在本世纪中叶被海水完全淹没。
6:阿拉斯加:冰河萎缩,永冻土解冻。
7:大堡礁:到2050年,95%的活珊瑚礁将被杀死。
8:奥地利基茨比厄尔。
9: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两种珊瑚虫被列入“极危”类。
10:巴塔哥尼亚地区:冰河近年不断出现大面积崩塌的现象。
并且,地球气候已经进入最近1000年来最为温暖的时期.
水稻生长季节气温异常上升将使收成减少。另外,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问题,也将对粮食产量构成影响。
冰川是在第四纪冰川时形成的,因为气候极具严寒,被封冻在冰川里。现在应该还有部分在尚未融化的南北极冰川中,至于这些冰川到底有多大的力量还是个未知数。
影响城市供水,供水不足。
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世界著名旅游景点是什么?
世界七大著名旅游景点:
一、富士山(日本)
富士山在日语中的意思是“火山”,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这座被日本人奉为“圣岳”的山峰自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共喷发了18次,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
山顶上的两个火山口形成了两个美丽的火山湖,山麓处还有火山喷发后留下了千姿百态的山洞,有些仍在不断喷气。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则结满了钟乳石似的冰柱,被称为“万年雪”。从东京都厅观景台眺望,在天气晴好时,可以看到富士山的优美景色。
二、普罗旺斯(法国)
普罗旺斯是世界闻名的薰衣草故乡、旅游胜地。普罗旺斯是欧洲的“骑士之城”,位于法国东南部,毗邻地中海和意大利,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内陆的丘陵地区,中间有大河“Rhone”流过。自古就以靓丽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迷人的地中海和心醉的薰衣草,令世人惊艳。
1960年代,法国被重新划分为22个大区,普罗旺斯属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普罗旺斯境内有艾克斯、马赛等名城,还有阿尔市、葛德市、阿维尼翁、尼姆市等组成,并出产优质葡萄酒。此地区物产丰饶、阳光明媚、风景优美,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就吸引着无数游人。
三、尼亚加拉瀑布(加拿大)
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它那丰沛而浩瀚的水汽和磅礴的气势,使所有前来观赏的游人都为之震撼。
听其声如雷电轰鸣,观其势如排山倒海!无论在瀑布的湖盆底部或其心脏深处,还是伫立在巨大的约13层落差的马蹄形峭壁边缘喷雾之中,都会人感受到心灵在震颤。
四、库肯霍夫公园(荷兰)
每到3月底,荷兰著名的库肯霍夫公园就会有六百多万株的鲜花,毫不羞怯地展露独特的风。色彩斑斓的郁金香、藏红花、风信子、水仙争先预报春来的讯息。
荷兰人最引以为傲的郁金香争奇斗艳,粉紫、鲜黄、嫩红、纯白,仿佛无边的花毯浓艳热烈地铺展在大地上,想忽视它们也难。除了室外缤纷绚丽的花海,展览馆内也有各种各样的花展、花卉栽培的示范活动,以及绘画和摄影的展示。
五、多瑙河(欧洲)
多瑙河位于欧洲东南部,发源于德国黑森林地区,河流南侧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及巴尔干山;北侧则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
蓝色的多瑙河缓缓穿过维也纳市区。河岸两旁山清水秀,风景绮丽,优美的维也纳森林伸展在市区的西郊,郁郁葱葱,绿荫蔽日。每年夏季,这里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音乐节。
六、东非大裂谷(肯尼亚)
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伤痕,是世界上最大的断层陷落带。据说是由于三千万年前的地壳板块运动,非洲东部底层断裂形成,有关地理学家预言,未来非洲大陆将沿裂谷断裂成两个大陆板块。
裂谷分东西两支,东支南起莫桑比克,向北穿越肯全境,一直延伸到西亚的约旦河岸。全长8700多公里,其中以肯尼亚境内的一段最具显著的地貌特征,在肯尼亚一直有三个吉祥数字:平均800公里长,80公里宽,800米深,肯尼亚是东非大裂谷的最佳观赏地点。
七、京打玛尼火山(巴厘岛)
京打玛尼火山是座活火山。1917年曾经喷发过,摧毁了无数神社、村庄。但是也同样带来了土地的肥沃,火山周围一带栽种着柑桔、香蕉、咖啡、椰子等作物。这一带村民的习俗也和普通巴厘岛人不同。他们不进行火葬、土葬,而是。这里常年飘着毛毛雨,气候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