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拉萨,深圳,昆明,哈尔滨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
2.哈尔滨宾县哈尔滨宾县天气预报15天
3.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气候怎样 一年中有多少时间女孩子会穿裙子的
4.哈尔滨是温带季风气候
5.海南省的海口 浙江省的杭州 黑龙江省的哈儿滨哪一个地方四季不分明?
6.哈尔滨一年四季天气怎么样
7.中国十大贫困县区是哪十个
北京,拉萨,深圳,昆明,哈尔滨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
北京四季天气状态
北京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但境内地貌复杂,山地高峰与平原之间相对高差悬殊,从而引起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带性。大体以海拔700—800米为界,此界以下到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此界以上中山区为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约在海拔1600米以上为寒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北京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四季气候特征如下:
春 季
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白昼时间加长,地面所得热量超过支出,因而气温回升迅速,月平均温可升高9—6℃,3月平均温4.5℃,4月为13.1℃。白天气温高,而夜间辐射冷却较强,气温低,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一般气温日较差12—14℃,最大日较差达16.8℃。此外,春季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由于急剧降温,出现“倒春寒”天气,易形成晚霜冻。并多大风,8级以上大风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0%。当大风出现时常伴随浮尘、扬沙、沙暴天气。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夏 季
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夏季除山区外,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温都在24℃以上。最热月虽不是 6月份,但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 6月份,1961年 6月 10日极端最高温为43.5℃。进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温接近26℃,高温持久稳定,昼夜温差小。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达到479毫米(12年7月27日)。因此,山区易出现山洪,平原造成洪涝,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此外,山区热对流作用较强,形成局部地区雷阵雨,并伴有冰雹,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
秋 季
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因此,初霜冻的过早来临时有发生。
冬 季
寒冷漫长。冬季长达5个月,若以平均温0℃以下为严冬,则有3个月(12—2月)。隆冬1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为-4℃以下,山区低于-8℃,极端最低气温平原为-27.4℃。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常出现连续一个月以上无降水(雪)记录。冬季虽寒冷干燥,但阳光却多,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时以上,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委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年无霜期100—120天。相对而言,3—10月份气候温暖而湿润,是西藏最好的旅游季节,而通常每年的“五一”是旅行季节的开始。
深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2℃。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毫米,日照2120.5小时,适合常年开展旅游。
昆明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130°13'之间,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安岭山地,东部和东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
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风强于夏季风,而且来得早,夏季风则来得迟。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温热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时,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步发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夏季风逐渐后退,即由北向南结束。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盛行偏西或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春、秋季较短,偏南、偏北风交替变更。
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
春季气候 春季(3-5月)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变幅大。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全市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5.1℃。低温中心在尚志、延寿和通河,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在4.4℃以下;高温中心在双城、阿城和宾县,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大于5.6℃。 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80.2毫米,少水年为39.0毫米(1989年),多水年为127.9毫米(16年)。春季降水是南部和东部偏多,易发生春涝;西部偏少,易出现春旱。 春季风速最大,4~5月最大风速在22~37米/秒,历年最大风速为37米/秒(阿城14年5月3日);平均大风日数为25天,依兰大风日数最多为63天。 全市各县终霜差异较大,历年平均为5月10日;双城、阿城和宾县在5月5日;五常、方正和依兰在5月上旬末;巴彦、木兰、通河和延寿在5月中旬;只有尚志在5月下旬初。终霜年际变幅较大,有时可比常年提早或后延10天左右。终霜拖后会造成晚霜冻,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
夏季气候 夏季(6-8月)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全市夏季历年平均气温为20.8℃,在19.4-22.4℃之间变化;19.4℃这个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最高22.4℃出现在1994年。夏季平均气温变幅虽然很小,高低只相差3℃,但是,对农业影响非常大。夏季气温也是西高东低。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3℃;其中尚志、延寿、通河和依兰不足22℃。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一般只有2-3℃,为各季最小。夏季降水全市历年平均为379毫米;历年变化在1.5~633.7毫米之间,多少之间相差2倍多。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大于400毫米的有尚志、五常和巴彦。降水强度不大,平均暴雨日数1~2天,特大暴雨少见。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易造成山洪或水涝之患。
秋季气候 秋季(9~10月)是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候由暖变寒。气旋活动仅次于春季,天气冷暖多变,每当冷锋过后,气温急剧下降。气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9℃。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4℃;年际变化范围在7.9~11.1℃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初霜全市年平均在9月23日;最早出现在9月7日(尚志和延寿16年)。由于霜受地形影响很大,造成了平原与山区的初霜日期早晚的差异。入秋后,降水量显著减少,但多于春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4.3毫米;年际变化在46.2~167.1毫米之间;东部山区的尚志、延寿、方正和通河大于100毫米。秋季风速较大,仅次于春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冬季气候 冬季(11~翌年2月)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降水极少,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历年平均气温为-14.2℃。1月份最冷,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9.6℃。 冬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雪)量为23.6毫米;年际变化在6.6-35.4毫米之间,多少相差近5倍。冬季全市盛行西南风,风速很小。有时出现暴雪天气。
气候极值 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1969年延寿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2.6℃(1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大降水量168.3毫米(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4年5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 (来源:哈尔滨市气象局)
哈尔滨宾县哈尔滨宾县天气预报15天
1、哈尔滨市宾县gdp2、哈尔滨到宾县多远?坐客车需要多久?3、哈尔滨的宾县有哪些景区?4、宾县属于那个市5、宾县在哈尔滨哪个方向哈尔滨市宾县gdp
178.9亿元。经哈尔滨市宾县人民核实,2022年本县GDP为178.9亿元。了解详细情况可关注当地官方网站。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哈尔滨到宾县多远?坐客车需要多久?哈尔滨到宾县有90公里左右哈尔滨宾县,坐客车大约1个半小时。
扩展资料哈尔滨宾县:
宾县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县,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东南以分水岭为界,与方正县、延寿县、尚志市接壤,北与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隔松花江相望,西以蜚克图河为界与阿城区为邻。总面积3844.6平方千米。
宾县总面积3844.6平方公里,2016年,宾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19.1亿元,比2015年增长11.9%。截至2016年,宾县辖12个镇、5个乡,总人口579303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宾县
哈尔滨的宾县有哪些景区?宾县位于松花江南岸,地处张广才岭和松江平原交汇处,是哈市的卫星城,1880年设宾州厅,自古素有先有宾州府后有哈尔滨之美称,是东三省的交通要地。宾县自然概貌是“五山半水四分半田”,共辖5乡12镇,14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户数19.8万户,户籍总人口62.0万。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8亿元,增长36.0%;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增长30.2%;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3亿元,增长15.1%。
1、二龙山风景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区之一。距哈尔滨54公里,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高、中、低档 旅游 宾馆、度村25家,总床位达3000余张,餐位5500个。二龙山滑雪场拥有12条高、中级雪道和两个大型初级滑雪场,以及跳台滑雪场地等,总面积10万平方米。每年来二龙山 旅游 观光的游客100多万人次。
2、长寿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级 旅游 风景区之一,位于宾西镇南15公里,总面积7.73平方公里。建有四栋 旅游 宾馆,总接待床位300张,餐位800个。建有两处滑雪场,可容纳400人滑雪。1993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3、大顶山风景区。位于糖坊镇北12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景区内现有5家 旅游 企业,总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年可接待游客20万人次。
4、猴石山风景区。位于民和乡双龙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
5、香炉山风景区。位于宾州镇南20公里,位于宾县二龙山和阿城松峰山之间,总面积12平方公里。省林业厅于1998年批准建立香炉山森林公园。黑龙江江龙集团正在开发建设,目前已完成山门、庙宇建设以及各景点的清理、建设与保护,接待服务设施正在建设中。
6、大青山风景区。位于宾县、尚志、延寿三县交界处,是张广才岭支脉,位于县城东南63公里处,主峰海拔994米,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为黑龙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尚未开发利用。
7、高丽帽子山风景区。位于胜利镇东2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帽峰海拔442米。
哈尔滨宾县单是景区就不下十几年吧,小有名气的也最少有五六个。在外地朋友眼中可能名气最大的要算英杰吧。嘿嘿。这完全得益于赵本山的乡村爱情了。连我上海的朋友都问过我一个问题,不是这家的老板叫英杰啊?哈哈不对哦。其实那是一个地名!英杰乡。一九四八年之前这个地方叫猞猁村,后来为了纪念当年在此地战斗时牺牲的齐英杰同志才改名叫英杰区,一九八四年改为英杰乡。景区座落于此因而得名。相当不错哦,有机会可以来转转。其实在哈尔滨人眼里,二龙山风景区才是大家所熟悉的游玩之地。二龙山“成名”可太早了。我小时候(70年代初)就知道宾县有个二龙山可以野游。80年代初的时候,爸爸的单位还经常组织去二龙山春游呢,记忆最深的是人生第一次打靶就是在二龙山。它也是是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区之一。首批啊,成名够早吧?现在这里又建了有12条各级雪道的滑雪场......也不再是“省内知名“而是全国知名,每年接待游客不下百万。
再有就是长寿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一处国家AA级 旅游 景区。本人去过两次,主要就是爬山。其它景区比如香炉山、大顶山、大青山这些地方都非常不错。想吃鱼的朋友可以直奔大顶山哦。保您满意!我有个同学在这里,几次去玩就是这里的鱼没吃够啊,而且您可以找到许多不太常见的品种。
我是宾县人,也是户外爱好者,几乎走遍宾县的山山水水。宾县比较知名的丰景区1二龙山丰景区:有二龙湖、白石峰、万佛寺、滑雪场等景点。2英杰凤景区:主要特色是温泉,在哈尔滨市及周边知名度比较高,也是_乡村爱情》的一个取景地点。3香炉山:也是比功能比较成熟的景区,这里的春天和秋天最美,适合自驾游。4长寿山风景区:距哈尔滨市区很远近,有途步穿越精品线路。5大顶山航电枢纽景区,位于松花江两岸,于巴彦呼兰交界处。可以吃江鱼笨鸡。其它景区还没开发,适合驴友。有高丽帽子山,大青山,花乐山。
宾县,科长的爬山教科书。所以,科长一定要来说说!宾县,是哈尔滨的一个下辖县,距离哈尔滨不到100公里,还是挺近的。宾县算是在松花江的南岸,是张广才岭西麓的一个支脉,所以宾县的景区中,山最多!科长曾经两三时间,爬了三座宾县的山,从此再去宾县是阴影。接下来就说说这三座大山吧。
宾县最有名的应该是二龙山,二龙山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在本地还是比较出名的。当年第一次去的感觉很好,游山玩水,品味开江鱼,大概也就是现在四五月份的样子。第二次去就是那一次的噩梦,也怪当年年少不知运动的重要性。
其次,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个景区的颜值还是很高的,有鲜明的主题——长寿。所以公园里会有各种寓意长寿的寿星啊神龟啊,海拔在当时的科长觉得好高,现在想想不过几百米,怎么能累成那样。
第三,就是香炉山。香炉山有了一点南方的气息,有索道有一线天有溪流,有穿越的感觉。大概十年前去的,也就这么多印象了。
宾县属于那个市属于哈尔滨市,宾县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下辖县。截至2019年,哈尔滨市下辖9个市辖区(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香坊区、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和7个县(依兰县、方正县、宾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延寿县),代管2个县级市(尚志市、五常市)。
宾县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东南以分水岭为界,与方正县、延寿县、尚志市接壤,北与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隔松花江相望,西以蜚克图河为界与阿城区为邻。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批准在苇子沟建宾州厅,”宾州”由此而来。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宾州厅升为宾州直隶厅,在厅属地东南成立延寿县,归宾州直隶厅管辖。
宣统元年(1909年)12月,宾州直隶厅升为宾州府。在厅属地西南成立阿城县,东成立方正县。宾州府管辖延寿、阿城两县,方正县划归依兰厅。
民国二年(1913年)3月11日,奉中华民国大总统令,取消府制宾州府改为宾县,成立宾县行政公署。这即是”宾县”的由来。
民国十九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民国二十年(1932年),成立伪宾县公署。
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10月,宾县由吉林省划归滨江省管辖,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
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11月初,建立宾县,归滨江省领导。11月中旬,滨江省改称松江省,宾县归松江省领导。
1954年,松、黑两省合并,宾县为黑龙江省直属县。
1958年8月,划归哈尔滨市所属。
1965年8月,划归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所属至今。
1967年2月22日,成立宾县临时接管委员会,同年3月22日成立”三结合”宾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10月8日,恢复宾县人民。
哈尔滨市人民-行政区划
哈尔滨市宾县人民-宾县概况
百度百科-宾县
宾县在哈尔滨哪个方向东部。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古称上京、会宁府、阿勒锦、滨江,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
宾县位于哈尔滨市东部,松花江南岸,地处张广才岭和松江平原交汇处,行政隶属哈尔滨市,是哈尔滨市卫星城。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气候怎样 一年中有多少时间女孩子会穿裙子的
气候成因 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130°13'之间,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安岭山地,东部和东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风强于夏季风,而且来得早,夏季风则来得迟。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温热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时,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步发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夏季风逐渐后退,即由北向南结束。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盛行偏西或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春、秋季较短,偏南、偏北风交替变更。
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
春季气候 春季(3-5月)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变幅大。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全市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5.1℃。低温中心在尚志、延寿和通河,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在4.4℃以下;高温中心在双城、阿城和宾县,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大于5.6℃。 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80.2毫米,少水年为39.0毫米(1989年),多水年为127.9毫米(16年)。春季降水是南部和东部偏多,易发生春涝;西部偏少,易出现春旱。 春季风速最大,4~5月最大风速在22~37米/秒,历年最大风速为37米/秒(阿城14年5月3日);平均大风日数为25天,依兰大风日数最多为63天。 全市各县终霜差异较大,历年平均为5月10日;双城、阿城和宾县在5月5日;五常、方正和依兰在5月上旬末;巴彦、木兰、通河和延寿在5月中旬;只有尚志在5月下旬初。终霜年际变幅较大,有时可比常年提早或后延10天左右。终霜拖后会造成晚霜冻,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
夏季气候 夏季(6-8月)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全市夏季历年平均气温为20.8℃,在19.4-22.4℃之间变化;19.4℃这个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最高22.4℃出现在1994年。夏季平均气温变幅虽然很小,高低只相差3℃,但是,对农业影响非常大。夏季气温也是西高东低。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3℃;其中尚志、延寿、通河和依兰不足22℃。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一般只有2-3℃,为各季最小。夏季降水全市历年平均为379毫米;历年变化在1.5~633.7毫米之间,多少之间相差2倍多。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大于400毫米的有尚志、五常和巴彦。降水强度不大,平均暴雨日数1~2天,特大暴雨少见。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易造成山洪或水涝之患。
秋季气候 秋季(9~10月)是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候由暖变寒。气旋活动仅次于春季,天气冷暖多变,每当冷锋过后,气温急剧下降。气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9℃。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4℃;年际变化范围在7.9~11.1℃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初霜全市年平均在9月23日;最早出现在9月7日(尚志和延寿16年)。由于霜受地形影响很大,造成了平原与山区的初霜日期早晚的差异。入秋后,降水量显著减少,但多于春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4.3毫米;年际变化在46.2~167.1毫米之间;东部山区的尚志、延寿、方正和通河大于100毫米。秋季风速较大,仅次于春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冬季气候 冬季(11~翌年2月)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降水极少,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历年平均气温为-14.2℃。1月份最冷,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9.6℃。 冬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雪)量为23.6毫米;年际变化在6.6-35.4毫米之间,多少相差近5倍。冬季全市盛行西南风,风速很小。有时出现暴雪天气。
气候极值 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1969年延寿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2.6℃(1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大降水量168.3毫米(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4年5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
哈尔滨是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成因
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130°13'之间,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安岭山地,东部和东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风强于夏季风,而且来得早,夏季风则来得迟。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温热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时,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步发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夏季风逐渐后退,即由北向南结束。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盛行偏西或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春、秋季较短,偏南、偏北风交替变更。
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
春季气候
春季(3-5月)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变幅大。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全市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5.1℃。低温中心在尚志、延寿和通河,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在4.4℃以下;高温中心在双城、阿城和宾县,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大于5.6℃。 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80.2毫米,少水年为9.0毫米(1989年),多水年为127.9毫米(16年)。春季降水是南部和东部偏多,易发
生春涝;西部偏少,易出现春旱。 春季风速最大,4~5月最大风速在22~37米/秒,历年最大风速为37米/秒(阿城14年5月3日);平均大风日数为25天,依兰大风日数最多为63
天。 全市各县终霜差异较大,历年平均为5月10日;双城、阿城和宾县在5月5日;五常、方正和依兰在5月上旬末;巴彦、木兰、通河和延寿在5月中旬;只有尚志在5月下旬初。终霜年际变幅较大,有时可比常年提早或后延10天左右。终霜拖后会造成晚霜冻,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
夏季气候
夏季(6-8月)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全市夏季历年平均气温为20.8℃,在19.4-22.4℃之间变化;19.4℃这个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最高22.4℃出现在1994年。夏季平均气温变幅虽然很小,高低只相差3℃,但是,对农业影响非常大。夏季气温也是西高东低。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3℃;其中尚志、延寿、通河和依兰不足22℃。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一般只有2-3℃,为各季最小。夏季降水全市历年平均为379毫米;历年变化在1.5~633.7毫米之间,多少之间相差2倍多。季
降水量历年平均大于400毫米的有尚志、五常和巴彦。降水强度不大,平均暴雨日数1~2天,特大暴雨少见。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易造成山洪或水涝之患。
秋季气候
秋季(9~10月)是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候由暖变寒。气旋活动仅次于春季,天气冷暖多变,每当冷锋过后,气温急剧下降。气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9℃。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4℃;年际变化范围在7.9~11.1℃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初霜全市年平均在9月23日;最早出现在9月7日(尚志和延寿16年)。由于霜受地形影响很大,造成了平原与山区的初霜日期早晚的差异。入秋后,降水量显著减少,但多于春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4.3毫米;年际变化在46.2~167.1毫米之间;东部山区的尚志、延寿、
方正和通河大于100毫米。秋季风速较大,仅次于春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冬季气候
冬季(11~翌年2月)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降水极少,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历年平均气温为-14.2℃。1月份最冷,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9.6℃。 冬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雪)量为23.6毫米;年际变化在6.6-35.4毫米之间,多少相差近5倍。冬季全市盛行西南风,风速很小。有时出现暴雪天气。
气候极值
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1969年延寿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2.6℃(1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大降水量168.3毫米(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4年5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
海南省的海口 浙江省的杭州 黑龙江省的哈儿滨哪一个地方四季不分明?
是海南海口,下面是简单的气候对比介绍,作为参考
海口市处于热带滨海,热带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海口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
浙江省杭州市
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黑龙江哈儿滨气候成因
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
~130°13'之间,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安岭山地,东部和东
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
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而且来得早,夏季风则来得迟。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温热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时,夏季风
由南向北逐步发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
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夏季风逐渐后退,即由北向南结束。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
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盛行偏西或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春、秋季较短,
偏南、偏北风交替变更。
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
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
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
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
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
春季气候
春季(3-5月)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天气多变,
气温变幅大。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全市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5.1℃。
低温中心在尚志、延寿和通河,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在4.4℃以下;高温中心在双城、阿城和
宾县,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大于5.6℃。 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80.2毫米,少水年为
39.0毫米(1989年),多水年为127.9毫米(16年)。春季降水是南部和东部偏多,易发
生春涝;西部偏少,易出现春旱。 春季风速最大,4~5月最大风速在22~37米/秒,历年
最大风速为37米/秒(阿城14年5月3日);平均大风日数为25天,依兰大风日数最多为63
天。 全市各县终霜差异较大,历年平均为5月10日;双城、阿城和宾县在5月5日;五常、
方正和依兰在5月上旬末;巴彦、木兰、通河和延寿在5月中旬;只有尚志在5月下旬初。终
霜年际变幅较大,有时可比常年提早或后延10天左右。终霜拖后会造成晚霜冻,也是农业
生产的一大灾害。
夏季气候
夏季(6-8月)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全市夏季历年平均气
温为20.8℃,在19.4-22.4℃之间变化;19.4℃这个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最高22.4℃出现
在1994年。夏季平均气温变幅虽然很小,高低只相差3℃,但是,对农业影响非常大。夏季
气温也是西高东低。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3℃;其中尚志
、延寿、通河和依兰不足22℃。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一般只有2-3℃,为各季最小。夏季降
水全市历年平均为379毫米;历年变化在1.5~633.7毫米之间,多少之间相差2倍多。季
降水量历年平均大于400毫米的有尚志、五常和巴彦。降水强度不大,平均暴雨日数1~2天
,特大暴雨少见。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易造成山洪或水涝之患。
秋季气候
秋季(9~10月)是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候由暖变寒。气旋活动
仅次于春季,天气冷暖多变,每当冷锋过后,气温急剧下降。气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9℃
。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4℃;年际变化范围在7.9~11.1℃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初霜全
市年平均在9月23日;最早出现在9月7日(尚志和延寿16年)。由于霜受地形影响很大,
造成了平原与山区的初霜日期早晚的差异。入秋后,降水量显著减少,但多于春季。全市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4.3毫米;年际变化在46.2~167.1毫米之间;东部山区的尚志、延寿、
方正和通河大于100毫米。秋季风速较大,仅次于春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冬季气候
冬季(11~翌年2月)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降水极少,气候严寒、干
燥。冬季历年平均气温为-14.2℃。1月份最冷,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9.6℃。 冬季全市
历年平均降水(雪)量为23.6毫米;年际变化在6.6-35.4毫米之间,多少相差近5倍。冬季
全市盛行西南风,风速很小。有时出现暴雪天气。
气候极值
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1969年延寿
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2.6
℃(1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
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
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
大降水量168.3毫米(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4年5
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
哈尔滨一年四季天气怎么样
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130°13'之间,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安岭山地,东部和东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
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风强于夏季风,而且来得早,夏季风则来得迟。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温热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时,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步发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夏季风逐渐后退,即由北向南结束。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盛行偏西或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春、秋季较短,偏南、偏北风交替变更。
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
春季气候 春季(3-5月)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变幅大。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全市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5.1℃。低温中心在尚志、延寿和通河,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在4.4℃以下;高温中心在双城、阿城和宾县,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大于5.6℃。 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80.2毫米,少水年为39.0毫米(1989年),多水年为127.9毫米(16年)。春季降水是南部和东部偏多,易发生春涝;西部偏少,易出现春旱。 春季风速最大,4~5月最大风速在22~37米/秒,历年最大风速为37米/秒(阿城14年5月3日);平均大风日数为25天,依兰大风日数最多为63天。 全市各县终霜差异较大,历年平均为5月10日;双城、阿城和宾县在5月5日;五常、方正和依兰在5月上旬末;巴彦、木兰、通河和延寿在5月中旬;只有尚志在5月下旬初。终霜年际变幅较大,有时可比常年提早或后延10天左右。终霜拖后会造成晚霜冻,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
夏季气候 夏季(6-8月)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全市夏季历年平均气温为20.8℃,在19.4-22.4℃之间变化;19.4℃这个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最高22.4℃出现在1994年。夏季平均气温变幅虽然很小,高低只相差3℃,但是,对农业影响非常大。夏季气温也是西高东低。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3℃;其中尚志、延寿、通河和依兰不足22℃。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一般只有2-3℃,为各季最小。夏季降水全市历年平均为379毫米;历年变化在1.5~633.7毫米之间,多少之间相差2倍多。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大于400毫米的有尚志、五常和巴彦。降水强度不大,平均暴雨日数1~2天,特大暴雨少见。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易造成山洪或水涝之患。
秋季气候 秋季(9~10月)是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候由暖变寒。气旋活动仅次于春季,天气冷暖多变,每当冷锋过后,气温急剧下降。气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9℃。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4℃;年际变化范围在7.9~11.1℃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初霜全市年平均在9月23日;最早出现在9月7日(尚志和延寿16年)。由于霜受地形影响很大,造成了平原与山区的初霜日期早晚的差异。入秋后,降水量显著减少,但多于春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4.3毫米;年际变化在46.2~167.1毫米之间;东部山区的尚志、延寿、方正和通河大于100毫米。秋季风速较大,仅次于春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冬季气候 冬季(11~翌年2月)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降水极少,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历年平均气温为-14.2℃。1月份最冷,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9.6℃。 冬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雪)量为23.6毫米;年际变化在6.6-35.4毫米之间,多少相差近5倍。冬季全市盛行西南风,风速很小。有时出现暴雪天气。
气候极值 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1969年延寿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2.6℃(1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大降水量168.3毫米(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4年5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 (来源:哈尔滨市气象局)
中国十大贫困县区是哪十个
没有十大贫困县的说法,只要低至国家最低标准,就是贫困县,全国有很多: 河 北 39 石家庄市(3):平山县、灵寿县、赞皇县 张家口市(1 O):康保县、张北县、阳原县、赤城县、沽源县、怀安县、崇礼县、 尚义县、蔚县、万全县、(涿鹿县赵家蓬区) 承德市(6):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宽城县 秦皇岛市(1):青龙县 保定市(4):阜平县、涞源县、顺平县、唐县 沧州市(6):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献县、孟村县 衡水市(2):武强县、武邑县 邢台市(3):临城县、广宗县、巨鹿县 邯郸市(4):魏县、大名县、涉县、广平县 山 西 35 太原市(1):娄烦县 大同市(5):天镇县、灵丘县、阳高县、广灵县、浑源县 朔州市(1):右玉县 长治市(3):平顺县、武乡县、壶关县 忻州市(11):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静乐县、繁峙县、河曲县、保德县、 岢岚县、代县、宁武县 晋中市(2):和顺县、左权县、 临汾市(5):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吉县 运城市(1):平陆县 吕梁地区(5):中阳县、兴县、临县、方山县、岚县、石楼县 内蒙古 31 呼和浩特市(3):托克托县、和林县、清水河县、 包头市(1):固阳县 赤峰市(8):宁城县、林西县、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翁牛特旗、 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 通辽市(2):库伦旗、奈曼旗 鄂尔多斯市(5):准格尔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 兴安盟(2):科右中旗、扎赉特旗 锡林郭勒盟(2):多伦县、太仆寺旗 鸟兰察布盟(8):武川县、商都县、化德县、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 四子王旗、达茂旗 吉 林 8 白城市(3):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 白山市(1):靖宇县 延边州(4):汪清县、安图县、龙井市、和龙市 黑龙江 14 哈尔滨市(1):延寿县 齐齐哈尔市(3):拜泉县、甘南县、泰来县 大庆市(2):林甸县、杜蒙县 鹤岗市(1):绥滨县 佳木斯市(5):同江市、桦南县、桦川县、抚远县、汤原县 双鸭山市(1):饶河县 绥化市(1):兰西县 安 徽 19 合肥市(1):长丰县 阜阳市(4):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利辛县 安庆市(5):太湖县、宿松县、枞阳县、岳西县、潜山县 六安市(6):寿县、霍山县、霍邱县、裕安区、舒城县、金寨县 巢湖市(1):无为县 池州市(1):石台县 宣城市(1):泾县 江 西 21 九江市(1):修水县 萍乡市(1):莲花县 赣州市(8):安远县、赣县、宁都县、寻乌县、兴国县、于都县、会昌县、上犹县 上饶市(4):上饶县、波阳县、余干县、横峰县 抚州市(2):广昌县、乐安县 吉安市(5):永新县、遂川县、井冈山市、吉安县、万安县 河 南 31 三门峡市(1):卢氏县 洛阳市(5):汝阳县、洛宁县、嵩 县、宜阳县、栾川县 新乡市(1):封丘县 安阳市(1):滑县 濮阳市(2):台前县、范县 开封市(1):兰考县 商丘市(4):虞城县、睢县、民权县、宁陵县 平支持山市(1):鲁山县 南阳市(4):桐柏县、淅川县、南召县、社旗县 信阳市(5):淮滨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光山县 周口市(2):沈丘县、淮阳县 驻马店市(4):确山县、平舆县、上蔡县、新蔡县 湖 北 25 十堰市(6):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 孝感市(2):大悟县、孝昌县 黄冈市(5):麻城市、红安县、蕲春县、英山县、罗田县 黄石市(1):阳新县 宜昌市(2):秭归县、长阳县 恩施州(8):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恩施市、宣恩县、来凤县、成丰县、鹤峰县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神农架林区 湖 南 20 张家界市(1):桑植县 益阳市(1):安化县 岳阳市(1):平江县 郴州市(2):桂东县、汝城县 永州市(2):新田县、江华县 邵阳市(3):隆回县、城步县、邵阳县 怀化市(2):沅陵县、通道县 娄底市(1):新化县 湘西州(7):古文县、泸溪县、保靖县、永顺县、凤凰县、花垣县、龙山县 广 西 28 南宁市(4):马山县、天等县、隆安县、龙州县 桂林市(1):龙胜县 柳州市(4):忻城县、融水县、三江县、金秀县 百色市(10):凌云县、乐业县、平果县、德保县、田林县、西林县、田东县、靖西县、 那坡县、隆林县 河池市(9):天峨县、凤山县、南丹县、东兰县、环江县、罗城县、巴马县、 都安县、大化县 海 南 5 保亭县、琼中县、五指山市、陵水县、白沙县 重 庆 14 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秀山县、黔江县、 酉阳